Tuesday, February 13, 2007

誇大的「賀年禮品過度包裝」

每逢過年送禮時,都有一個習慣﹕名貴的本身已很體面,通常省得去包花紙﹔不怎樣名貴的,便包一張精緻花紙,既可以令禮物好看一點,又可以避免萬一那位朋友覺得禮物不合心意時,「四目交投」的尷尬場面。

是勢利也好,是實際需要也好,包不包花紙,是個人情世故的個人擇選,與「環保」本來沾不上關係,直至環保份子「無中生有」地把兩者相連起來。

最近,「地球之友」召開記者會,告訴我們賀年禮物包花紙是「過度包裝」,本來的「賀年禮盒」也應改稱「誇大裝禮盒」,是「製造大量無中生有的包裝廢物」。他們又做了一個調查,指「有近九成人說不介意收到沒有花紙的禮物」。

「地球之友」當這個調查結果是大發現,值得花錢去開一個記者會宣傳開去。但送過禮的人都會知道,花紙本來就是為送禮者製造,讓他們把禮物包裝得精美一點﹔至於收禮者,最重要的是禮物本身,如果是合心意的話,當然「不會介意是否有包花紙」﹗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甚麼才算是「過度包裝」呢?李嘉誠先生送朋友一瓶數萬元的Lafite紅酒,半張花紙也沒有包﹔而我的錢則只夠送朋友一盒數十元的糖果,但卻肯花心思為它「過分裝璜」一下,那就代表我的禮物比李嘉誠先生的更「浪費」、更「過度包裝」了嗎?

其實,稍為通曉世情的人都會明白,對於所謂「無中生有的包裝」,需求最大的決不會是李嘉誠般的有錢人,而是像你和我一般的平民百姓。說真的,「地球之友」擺在記者會上的「過度包裝」商品,如金莎朱古力、錦鯉年糕等,你和我都可能會買來拜年,但有多少有錢人會買來送禮?

便宜的包裝,可以令小市民生活上多一點情趣,社交上活得體面一點。但「地球之友」卻說是「不環保」,要額外收費、要立法管制,試問到頭來,受這些「無中生有」額外負擔影響最大的,是有錢人還是一般市民?

再看深一層,市民不包花紙、商戶不攪「誇大裝」的禮盒,就會真的如「地球之友」所說般,有助「環保」了嗎?

基本上,任何消費行為都會產生廢物,有沒有浪費,視乎當中的成本與效益。如果說一張只用過一次的花紙是「浪費」,那麼一份厚甸甸、每天基本上沒法從頭到尾讀完的報紙,豈不是更「浪費」?再者,從前的報章,在農曆年假都是停刊一、兩天的,直至在市場競爭下,部分報紙選擇了在年初一、初二也照常出版,環保份子為甚麼不呼籲那些報紙不要再在農曆年「過度出版」呢?

「地球之友」指商品愈來愈「過度包裝」,充其量只是說了事實的一半。因為在市場和科技的推動之下,商品的包裝其實是愈來愈「環保」,而非愈來愈浪費。

網上雜誌《美國企業》(The American Enterprise)就指出,個別商品包裝的重量,在過去二十五年間是減少了三成至七成 ─ 包裝的罐子愈來愈輕、包裝的物料愈來愈薄。有這樣「環保」的成果,並不是依靠環保份子的「教育」,或其鼓吹的強制立法,而是市場經濟的誘因,逼使企業更有效運用資源,提高企業利潤。

順便一提,這次「地球之友」批評禮品過度包裝,在其新聞稿內安插了一個數據﹕「根據環境保護署統計顯示,2005年本港每日棄置超過2,000噸的包裝廢物,佔都市固體廢物21%」。

這「超過2,000噸的包裝廢物」全是禮物包裝的廢物嗎?新聞稿沒有說明。翻查過環保署05年的「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亦沒有為「禮品包裝」作出分類。由於禮物包裝以紙品為主,而該年包括家居、工業及商業在內的所有紙料廢物,每日才有2400多公噸,所以有理由相信,「地球之友」所說的「超過2,000噸包裝廢物」,應該是包括由紙料、玻璃、金屬及塑料等材料所製成的所有產品包裝的總量。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地球之友」的「誇大性」,似乎與他們反對的「誇大裝禮盒」不遑多讓。

1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恭賀黃牛兄復刊!

Anonymous said...

謝謝。你的恭賀,就如收到一件精心裝潢的禮物,令人感激又興奮。

Anonymous said...

long time no see la yellowcow!!

Anonymous said...

個人選擇大x 晒咩! 強姦犯強人時都係個人選擇啦! 布殊打伊拉克時咪又係共和黨等人的個人選擇啦! 一句個人選擇,就做乜都得?!

再者,包裝多是一次性(即用即棄)的東西,用左丟左,就會去左堆填區,咁都唔算污染咩!

環保唔係咩都唔用,只不過叫人用少d啫!

Anonymous said...

"精心裝潢"咁送一舊屎送俾你,你咪好開心?

Anonymous said...

>>再者,包裝多是一次性(即用即棄)的東西,用左丟左,就會去左堆填區,咁都唔算污染咩!
其實好多野都一次性啦,咁又唔見D人用少D!
到底包裝同發保膠盒邊樣野無咁污染呢?

Anonymous said...

既然「地球之友」所附數據沒有指明是包裝廢物,何來有「誇大性」,最多可以話「地球之友」所附數據不知所指或語意不清,似乎黃牛派帽方式言論重誇啦!

Anonymous said...

黃牛兄,本人第一回瀏覽你的blog,看到你對「自由經濟」可以克服一切,包括可以達致環保的單向(更正確地說是單純) 觀念,實在不敢苟同。


「李嘉誠與我」—可笑的掩眼法
一句「李嘉誠買數萬元紅酒,唔包花紙;草根市民買金莎,包花紙」便把「我們」與「李嘉誠」二元對立起來,真可怕。根據本人觀察,這張花紙包不包,是取決於人們對物件本身的包裝態度:我草根市民買五十元一瓶紅酒,也不見得會用hello kitty花紙包著去叩門吧?至於李嘉誠,假設他對金莎朱力有所嫌棄,但不見得他買GODIVA時會不包花紙?甚麼有花紙無花紙的……黃牛兄這個掩眼法,小學生也能分辨出來吧?

最正常不過的新春焦點
把整件事都用「花紙」去談論,實在太過粗疏。地球之友要針對的,很明顯不只是包在賀年禮物外的那張花紙,而是整個消費文化中過度包裝的問題。只是用賀年禮品這種有節日性的話題,較易在新春期間製造討論氣氛,引起傳媒及市民的關注,這樣的動機和做法其實極之合理,(每天都有BB出世,何以新年第一個搶閘BB卻能年復一年的成為焦點……類似的節氣新聞,大家都熟悉不過)自認對傳媒極之熟悉的黃牛兄應該能夠理解吧!?

消費者能「直接拒絕」的花紙
黃牛兄說得對,如果「包花紙」浪費,難道每天厚厚一疊報紙便不浪費麼?本人也覺得,現在的報紙每天只能讀其五分之一 ,沉甸甸的便丟進垃圾筒(好一點是回收箱),是天大的浪費呀!我想這是不少環保份子,包括地球之友的心聲。不錯,報紙大部分也是廣告,也是一種「包裝」,消費者不能循直接途徑去拒絕這種浪費,但近年才興起的「報紙+膠袋」,卻很明顯是一種消費者可以直接拒絕的浪費。由於可以直接拒絕,綠色團體也曾在年前呼籲市民購報時拒絕膠袋。假如這一步不走,環團又怎能走第二步(呼籲報商減少報紙版數)?

自由經濟能打倒「報紙+膠袋」?
黃牛兄這樣推崇自由經濟,認為其是唯一合理方法令企業走向環保,就在剛提到的「報紙+膠袋」一個例子,已教我摸穿頭腦了。「報紙+膠袋」這樣天下最不環保的事,很明顯就是100%自由經濟造成的怪胎,為了讓雙手乾淨(奇怪的是,我倒是沒有見過有愛乾淨的人戴著手套閱報??),每天棄丟一個要用石油提煉即用即放棄然後埋在地下千年不腐的膠袋。在沒有膠袋稅沒有環團教育下,我看不出你所說的自由經濟會令這種不環保的膠袋報紙消失。 現在只做了環團教育而未做膠袋稅,所以情況未見好轉,便是最好的例證。

輕‧薄=環保?
黃牛兄引出《美國企業》的言論,最教我震驚。「……個別商品包裝的重量,在過去二十五年間減少了三成至七成 ─ 包裝的罐子愈來愈輕、包裝的物料愈來愈薄。有這樣「環保」的成果,並不是依靠環保份子的「教育」,或其鼓吹的強制立法,而是市場經濟的誘因,逼使企業更有效運用資源,提高企業利潤……」 如果黃牛兄認為包裝「輕」了或是「薄」了,便等於「環保」了,那你對「環保」的知識未免膚淺得可笑……膠樽比玻璃樽輕,哪較環保?膠袋比紙盒輕,哪較環保? 黃牛兄說的經濟誘因,的確是能逼使企業更有效運用資源,但「資源」二定與「錢」絕對掛勾,他們只會考慮最低的成本,「輕」和「薄」大概是為了減低運費和吸引消費者而演變來的。 去到這個層面,除了立法控制,較軟性的教育便是唯一途徑。只有教育,能令消費者知道二十元一個M記快餐,背後可能要五十元甚至更多的環境代價,消費者有這個常識,便能更有意識去選擇甚至控制商家,造出真正「環保」的產品。可惜的是,教育的確改變了部分人的想法,卻絲毫未能動搖黃牛兄的自私,我為你感到悲哀。

新的一年,好好學習環保的定義吧!祝學業進步。

Anonymous said...

多得羊瑾兄的回應, 讓我知道黃牛言論的破綻!

Anonymous said...

謝謝羊謹兄的回應。

‧對,像「李嘉誠和花紙」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的確連小學生也可分辨得出誰的花費更大,但你卻講來講去也說不清誰更「浪費」﹗看來,「環保的定義」真的是「複雜」得可以﹗

‧按照你的「環保定義」,原來「輕」也不能代表「環保」,那麼請羊瑾兄促請環保分子,以後不要每次都提醒我們每天棄置了「xxxx噸」廢物那麼煩,好嗎?

‧「報紙+膠袋」只是小本經營的報販,為招徠客人所提供的增值服務,環保組織要打壓他們、「直接拒絕」他們,當然遠較反對報業財團在報紙登廣告容易,這個我倒明白﹗

‧在自由經濟旳推動下,很多人,包括本人在內,已絕少買報紙了,改為上網閱報,這個現象,似乎羊瑾兄和一眾環保精英還未知,故仍為所謂「報紙+膠袋」而煩惱也

yellowcow

Leung Wang Hei said...

似乎黃牛仍搞不清討論方向似乎黃牛兄仍搞不清討論方向,仍在字面上團團轉,還是閣下對李家誠情有獨鍾,硬要李家誠和小巿民”誰更「浪費」”?

好一包”原來「輕」並不能代表環保”,可見到閣下對環保一字有極深誤解。政府/團體研究統計得出的垃圾量重點不在於有幾重,而是整體數量,大家要求的是:減少廢物,而不是減輕廢物。我很不明白為什麼你會有減輕廢物就是環保的見解。

我看不到環團要打壓小報販的動機,這講法實在太過偏激,難道要求超巿每月首週三不派膠袋是打壓超巿?鼓勵各大中小學參加無冷氣日是打壓各學校?

閣下對自由經濟和上網閱報奇情怪狀的拉上關係,實在看不出一個所以然。

Anonymous said...

黃牛的說法對偏激環保宣傳有一個警惕作用。試看這麼多傳媒人和環保人被燒著條尾就知啦。

Anonymous said...

我現時已沒有買報紙來浪費紙張。所以我用一兩張花紙來包禮物地球都有賺。

Anonymous said...

偶然路過,有感而發。
我想羊僅和raccoonwao已表達了我的大部份看法,只想補充一點。閣下的擁有的知識實在不少,在文章裡經常能引經據典的說項。只是再多的學識,假如缺乏地人與自然的關心,這樣又有何益處呢? 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科學,但世界上沒有一個學科能夠解決人類和世界面臨的威脅。「經濟」與「自由」不代表一切, 想想我們生存的數十年, 為地球帶來的污染, 遠比我們的生命長久。有再多的學識, 假如沒有關心人類共同福祉, 比那些教育程度不高卻真正關心人類之士更不可取。願版主多多思想這個問題。

p.s. 我也是自由經濟的支持者, 大學亦主修經濟, 但我並不迷信經濟學能解決一切。在擁有自由之餘, 請抱一份謙恭的心, 用真亦用求善的精神去做學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