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28, 2006

環保分子的矛盾

明報2月28日報導港府和煤氣公司合作, 利用污水廠和堆填區產生的沼氣。 這似乎是好事。但報導提到政府和煤氣公司的合約年期長達25年而每年只分得45萬, 引來環保團體「批評政府將寶貴資源「拱手相讓」」。文章并沒有提到是哪個環保團體提出批評。

但如果這些沼氣的成本和其他燃料在價格上沒有分別的話, 煤氣公司有什麼理由要使用呢? 低廉的價格不正好吸引煤氣公司日後更大量使用嗎?

環保分子不是經常要求政府花錢支持環保嗎? 為什麼在這似乎有實際成果的事上又要替政府不值呢? 環保分子似乎沒法擺脫其左派的情意結, 就是不願意看到大公司在這事上有任何得益。

一段國際版編輯們忘記了的歷史

2月28日,各大報章國際版均有報道,東歐國家塞爾維亞因涉及90年代屠殺回教徒,在國際法庭被控種族滅絕。

蘋果日報引述英國廣播公司指,有關屠殺令「八千回教徒沒一個活著」。

但似乎沒有報章提及當年是誰出兵塞爾維亞,終止這場回教徒大屠殺。

答案是美國為首的北約。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被指違反聯合國決議的情況下,出兵塞爾維亞,逼使當時的南斯拉夫總統米諾舍維奇讓步,容許包括北約在內的維持和平部隊進駐。(詳情可參閱此網上百科全書)

可能香港報紙的國際版編輯們都習慣了「美國便是反回教的」這個概念,所以「有意冇意」地忘記提及這一段歷史﹔又或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過這段歷史﹗

報紙有需要嗎?

環保組織在做報販贈紙巾民意調查時, 其實為什麼不問市民每天報紙都這麼大份有需要嗎? 真正會看整份報紙的人相信少於三成, 我也有理由相信沒人看的報紙比紙巾更浪費樹木。

報刊相信都會說要有競爭力, 這樣做是有必要的, 但這不是和報販贈紙巾和膠袋同一道理嗎?

我建議環保組織應該提倡大家減少看報紙, 這樣對樹木, 膠袋和其他資源的節省會更明顯。

扭曲事實的報道

2月27日,傳媒又再報道環保組織所做的民意調查。明報的標題是﹕「報販贈紙巾 七成受訪者﹕無需要」

但看清楚內文,其實是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報販送贈的紙巾「可有可無」或「無需要」,報道沒有清楚說出選擇「可有可無」和「無需要」的人各佔多少,便在大字標題宣稱七成受訪者說「無需要」,明顯扭曲了事實。

我們可以把「可有可無」當成「無需要」嗎?事實上,有關調查非常無聊,人家買的是報紙,你問他附送的紙巾是否「可有可無」,大部分人都會答是,這樣就推斷七成人認為不需要送紙巾,亦擺明是歪曲事實﹗

再談漫畫事件

漫畫事件發生了這麼久, 本地各報章都出了很多的評論, 似乎大部份, 除了蘋果之外, 都認為應該有法律禁止這類漫畫的出版。 我個人有以下問題:

1. 在這問題上反應最激烈, 最引起關注的數個國家, 如伊朗, 印尼, 沙地等, 除了回教外, 其他宗教都受不到尊重, 還受到迫害, 由這些人來說自己如何受到傷害, 而我們竟對他們同情, 是否不很合邏輯。
2. 很多評論都把是否認同登漫畫的做法, 和那些應否受到法律制裁這兩件事分不開來。要知道如果要禁止, 便要定出如果不理禁止的後果。請問大家是否覺得登那些漫畫的人應該受法律制裁呢?
3. 如果要禁止, 那麼是否應該所有宗教都一視同仁呢? 如果是, 那結果就是言論自由的程度就會由一群最保守, 最封閉, 但同時最激進的人所決定, 這不是很荒謬嗎?
4. 回教徒在丹麥是新移民, 不應該是由他們去適應丹麥的言論自由尺度嗎?
5. 本地評論會同意在香港訂立這些法律嗎?
6. 其他所謂弱勢社群如何?

Monday, February 27, 2006

明報的反美意識形態

明報2月25日的一篇專訊「人民力量是假 豪族力量是真」, 引述《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分析, 把菲律賓民主的失敗歸咎於由美國搬來的政治制度。但引述這句「1989年美國把國會兩院選舉運作模式照搬到菲國...」卻有一希望是無心之失的錯誤。正確的年份應是1898年。不清楚背景的讀者看後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結論。

要知道這可是過百年前的事, 至今菲律賓經歷了無數變化, 1946年已經獨立, 1987年人民力量成功推倒馬可斯後也通過了新憲法。

《華盛頓郵報》這分析的理據其實很弱, 但仍被引述相信是因為這正合明報記者的反美意識形態。在引述之前便有這一句「由80年代末的「蘇東波變天」至近年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變天」,...美國也經常被指是連場「人民力量」的幕後推手以伸張本國政治利益。」這句其實和接著的分析毫無關係, 還貶低了各地推翻獨裁爭取民主的人。

Sunday, February 26, 2006

菲律賓報章有被「查封」嗎?


2月26日多份香港報章(如蘋果日報、明報)的國際版,都說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查封」了當地報章Daily Tribune 。

「查封」的意思明顯是指「搜查」和「封閉、關閉」了吧。可是,看過多個外國新聞資料後,都只看到Daily Tribune沒錯是被突擊搜查,但卻並沒有說過該報章已被關閉。

其中,彭博Bloomberg的報道指出,「被搜查的報章Daily Tribune可以(繼續)出版」(The newspaper that was raided -- The Daily Tribune -- was able to publish). 至於Daily Tribune本身的總編輯Ninez Cacho-Olivares在該報的網上新聞中,亦只是估計「搜查明顯是嘗試要關閉我們」([The raid] was a very clear attempt to close us down)。

那麼,蘋果、明報等的編輯們,是根據甚麼消息來源說該報章已被「查封」呢?還是他們根本就以為「搜查」和「查封」是同一意思?

為甚麼不問問李華明?

2月24-25日,部分傳媒批評港府,在閃電立法禁止散養家禽之後,又急急轉軚說會准許那些沒有交出家禽的人,繼續飼養家禽﹔蘋果日報指這是「明蝦」當初自願交出家禽的人。

當傳媒批評政府當初立法過於倉卒、以至朝令夕改時,他們似乎忘記了當初極力支持閃電立法的一眾議員﹗

例如,民主黨的李華明便是當初極力主張政府盡快修例禁止市民飼養活雞的人﹕「若市民不准養雞,便不會出現攜帶活雞入口問題、自己雞場的雞亦不會如小型炸彈般,會有被野鳥傳播禽流感的風險。」(2月2日,星島)

另外, 按蘋果2月2日報導, 「李華明要求政府緊急立法,除農場外嚴禁飼養家禽,...」

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我都看不到傳媒報道李華明對這事件的任何回應﹗

Saturday, February 25, 2006

誰的壓力更大?

2月25日明報報道﹕

‧上月連續有兩名教師輕生,觸發社會關注教師的壓力問題,教協發起萬名教師大遊行向教統局表達不滿‥‥教統局先後推出多項措施為教師減壓,包括撥16億元增加學校發展津貼。

「上月連續有兩名教師輕生」的確很令人擔心,不過,自己粗略計算過,只在過去一個星期,便有四名學生自殺或企圖自殺﹕

- 2月21日(見報日期)﹕名校生跳樓
- 2月23日(見報日期)﹕小六生跳樓
- 2月24日(見報日期)﹕中二生割脈
- 2月25日(見報日期)﹕中四生仰藥

由此來看,學生的壓力比教師理應大很多、很多、很多‥‥

然而,學生們似乎比他們的老師更冷靜﹕他們沒有因此而發起萬人示威,又沒有因此而要求政府多給津貼﹗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扶貧」與「膠袋稅」的不同待遇

蘋果日報在報道財政預算案的扶貧措施時,強烈批評有關措施是冇料到,「只 向 窮 人 派 餅 碎」。

但另一版報道預算案要引入膠 袋 稅時,則只如實報道有關建議的細節,並沒有如報道扶貧措施般,加入大量批評。

其實,只要想深一層,是甚麼人用膠袋用得最多呢?是有錢人抑或窮人呢?如真的有心要幫窮人的話,蘋果的編輯們何不算一算,引入膠袋稅究竟對窮人的影響會有多大﹗

Thursday, February 23, 2006

原來新聞採訪是這麼容易的

蘋果2月23日港聞「扶貧仲好過輸入專才」指某中學的學生堂上看預算案直播, 「意見多多」, 但全文只提到一位學生扶貧比輸入專才有用這意見, 其他學生的意見一個字也沒有提到, 也沒有對學生的看法作任何簡單的總結。

全篇報導字數和我這評論差不多, 蘋果編輯讓這樣的所謂報導出街不覺面紅的嗎?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06

另一更不知所謂的比較

翻看舊報紙,發現明報2月12日國際新聞版中,一篇標題「閱讀先知漫畫事件的反例」的評論,其中一段將恐怖份子將人質斬首片段,和穆罕默德漫畫相比﹕

‧扎卡維把人質斬首的片段不為西方正面刊登,論據是基於人道立場‥‥由此邏輯推論,西方傳媒認為先知漫畫激起穆斯林反感的嚴重性,不及斬首片段激起受害人親友不安的嚴重性‥‥內裏隱隱涉及對穆斯林潛能量的輕視,在不尊重其他文化時,又犯了低估別人的patronizing毛病

讀後,我很懷疑這位評論的作者究竟有沒有看過該人質被斬首的片段﹗

04年5月,我看過美國人質Nicholas Berg被監生殘酷斬首(正確來說,是用短軍刀把人質的頭監生的慢慢剧斷)的完整片段﹔最近,我亦看過那12幅被指「褻瀆」伊斯蘭教的漫畫。

我只可以說,將這兩件事拉在一起比較,是極其不知所謂的行徑﹗

不倫不類的比較

英國歷史學家David Irving,因否定納粹大屠殺而被奧地利法院判囚三年,香港多份報紙,急急地把這事與丹麥穆罕默德漫畫事件,互相比較﹕

經濟日報﹕「惹起回教徒震怒的丹麥報章漫畫風波,在全球引起言論自由是否有底線的爭議,有人以為西方世界尺度較寬,不會動輒打壓言論。然而,英國歷史學家歐文(David Irving)‥‥觸犯禁忌,昨天在奧地利法庭被判監三年」。

南華早報﹕"His jailing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right-to-free-speech ‥‥ Arab leaders have been quick to point out the double standard - a right becomes a crime when anti-Semitism is involved".

首先,兩件事有一個根本性分別﹕英國人Irving跑到奧地利發表納粹言論,是觸犯了當地的法律,這與丹麥報章在自己地方刊登穆罕默德漫畫,完全是兩碼子事,因穆罕默德漫畫在丹麥完全合法﹗

第二點,亦是本港傳媒刻意迴避的,是報道Irving事件時,傳媒一般可以詳細引述Irving的言論,讓讀者了解他如何支持納粹﹔相反,在穆罕默德事件中,是道德也好,是怯懦也好,本地傳媒一律自律地不刊登有關漫畫出來,令很多讀者根本無法判斷誰是誰非,這才是問題所在﹗

2007年11月27日: Students storm Oxford Union debate Irving particicpated
2007年12月21日: Dog's Nazi salute lands owner in jail for five months

推薦閱讀: Denial should be defeated by facts, not laws

調查毫無意義 傳媒卻樂此不疲

事實上,很多所謂民意或社會「調查」,無論編製過程多麼淺陋,傳媒通常都不理會,只顧著利用「調查」的結論,來堆砌出合乎自己心意的文章。

例如,2月13日當傳媒報道同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所做,有關香港人婚姻狀況的調查時,便出現以下「各取所需」的情況﹕

‧蘋果日報指調查顯示「九成人滿意婚姻狀況」﹔
‧都市日報卻指調查反映「受訪者對婚姻滿意度的平均分只有6.5分‥‥顯示實際婚姻與預期不太相符」

當調查的結果可任意理解時,通常代表有關調查對事情的解釋能力甚微,甚至是毫無意義,但傳媒卻不會提出疑問,只顧樂此不疲地繼續去誇張事情﹗

一無是處的所謂調查

香港傳媒經常報導一些專業和真實性都令人懷疑的所謂調查. 明報2月20日港聞[兒童暴力調查﹕僅兩成指打家傭屬暴力]報導一項由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作的調查, 訪問小學生以了解兒童眼中何謂暴力事件。

由於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的網頁找不到有關這調查的詳情. 因此只能對調查的手法作一些假設. 我們很有理由相信這調查是以選擇/排列型式作的。

以下是報導的部份節錄:
「結果發現,兒童最關注恐怖襲擊及戰爭(63.5%),其次是虐待寵物(55.3%)、家傭打兒童/長者(48.2%)、受到恐嚇及強索金錢(46.4%)及示威打鬥 (42.8%)等(見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協調幹事梁錦玲認為,兒童眼中十大暴力事件中,有兩項與家庭傭工有關,假設受訪兒童曾親眼目睹或經歷,而選出暴力事件,傭工虐兒相當嚴重,…她亦指出,只有兩成受訪兒童認為家長、兒童打家傭屬於暴力事件,顯示家庭教育不足」

這短短數句已經有很多的疑點:
1. 為何要「假設受訪兒童曾親眼目睹或經歷」? 如果要知道真相, 為什麼不真接了當的問那些兒童目睹或經歷了什麼呢? 作這假設有任何理據嗎?
2. 把一些不可經歷的 (戰爭) 和可經歷的(被家傭打)事混在一起的結果有參考價值嗎?
3. 那些小學生他們似乎只可選擇最多10項事件, 那麼沒有選到的其實不代表他們認為那些不是暴力事件。
4. 這樣的調查很大程度取決於可供選擇的事件, 例如同學打架是否選擇之一, 如果有很難相信這不會是兒童最關注的事之一。
5. 如果根據報導, 更震撼的標題不應該是[近五成兒童目睹或經歷家傭暴力行為]嗎? 相信連明報也不會相信這數據吧。

這項調查可謂一無是處, 但動機令人懷疑, 如果有更多這調查的詳細資料, 相信會找到更多荒謬的地方。

Tuesday, February 21, 2006

難道一定要作個理由嗎?

2月21日蘋果日報報道一名校生跳樓自殺時,指是「懷 疑 因 學 業 壓 力 問 題 輕 生」。但文章卻沒有說記者憑甚麼去作這個「懷疑」。

事實上,整篇報道不斷重複說該學生名列前茅,「且 成 績 不 斷 進 步」,又指校方並未發現該生學習上有困難或緊張跡象,但結尾卻突然一句「懷疑因學業壓力問題輕生」,令讀者一頭霧水﹗

另外,報道的行文亦頗為「求其」,例如說死者性格「文 靜 內 向 行 為 良 好 , 喜 歡 踢 足 球」,又「文靜」又「喜歡踢足球」,根本無助讀者了解死者生前的性格。

看看香港傳媒怎樣對待丹麥行家‥‥

2月20日,多份香港報章及電視台指丹麥《日德蘭郵報》就穆罕默德漫畫,在一份阿拉伯報章刊登全版道歉啟示。

但其實,早在2月20日香港凌晨時間,外國通訊社已澄清,《日德蘭郵報》已否認刊登過這篇道歉,並指這其實是由一羣商界發起刊登的,一切與郵報無關。

2月21日,香港傳媒繼續報道漫畫風波、報道阿富汗示威者高呼支持阿爾蓋達‥‥但似乎沒有傳媒肯拿出一點空間,更正昨天對丹麥行家《日德蘭郵報》的問題報道﹗

2007年1月20日: Belarus editor jailed for Islam cartoon

Monday, February 20, 2006

傳媒和地產代理的大合唱

傳媒經常與地產代理合力唱好樓市嗎?讓我們看看2月20日經濟日報的頭條「二手樓受惠減息 成交倍增」吧﹗

細看內文,原來所謂「成交倍增」,是指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過去兩天(周六、周日)「十大屋苑」的成交增加至「約43宗」─ 相信看了這數字,沒甚麼人會感到興奮 ─ 但報道卻指數字顯示「買家入市信心漸見增強,刺激整體交投‥‥二手市場成交更即時反彈‥‥」

不禁要問一句﹕誇唔誇D呀?

整篇報道,記者只說43宗已較前周「急升逾一倍」,卻沒有多拿一些數字來比較,例如較去年同期是上升抑或下跌呢?報道甚至沒有提及成交增加,究竟沒有沒帶動平均樓價上升﹗

另外,報道又沒有解釋為甚麼只選擇「十大屋苑」的成交量,而不選更有代表性的「三十大屋苑」或「53大屋苑」呢?(事實上,中原地產自己的4個城市分區指數,正是根據53個大型屋苑的成交數據所編定的﹗)

丹麥報章真有在沙地登報道歉嗎?

蘋果日報2月20日報導[丹麥報章道歉]指《日爾蘭郵報》在一份阿拉伯報章刊登全版道歉啟事。

但其後網上隨即有報導指《日爾蘭郵報》已經否認有在阿拉伯報章道歉, 那些報章只不過把《日爾蘭郵報》月初在其網頁發布的啟事重登一次。

Sunday, February 19, 2006

西九龍洪水為患?

蘋果日報2月19日港聞[港海面50年升0.12 米], 指全球氣候變暖, 根據天文台有關研究, 維港及吐露港海面過去50年升了約0.12 米, 因此「可見西九龍洪水為患的危機並非空談」。

首先, 洪水是河流因降雨量太多排水不及造成的, 西九龍面向海洋, 洪水為患絕對是空談。 而西九龍如果因海面升高被淹沒的話, 難道香港沿岸一帶可以避免嗎? 特別提出西九龍不是多此一舉嗎。

最後, 是否真有團體或研究提出過「西九龍洪水為患」這樣的謬論? 我看是蘋果記者自創居多, 但創作是否也應該合乎常識呢?

16度也算嚴寒?

蘋果日報2月19日港聞[服務擬外判15救護員絕食抗議], 報導有救護員不滿消防處擬外判部份緊急運送服務, 在昨天舉行的世界消防競技大賽場外, 「十五人冒嚴寒絕食二十四小時」。

根據天文台記錄, 2月18日本港氣溫是13-16度, 絕對談不上是「嚴寒」, 而同版關於同一地方舉行的世界消防競技大賽的報導, 更附有這張照片。



蘋果的記者是否有病, 不能自控地凡事都一定要誇大, 為什麼不能正經地如實報導呢?

Friday, February 17, 2006

混淆是非的漫畫風波分析文章

2月17日經濟日報專欄「政經札記」,各打五十大板地分別批評了回教的極端分子和丹麥那份報紙,文中借用了一位所謂「美國中東教派問題專家」Juan Cole所說的話,很有問題﹕

‧Cole表示,該丹麥報章曾經廣泛徵求具爭議性的「宗教題材漫畫」,但醜化耶穌基督的漫畫卻不敢刊登,說明了不是新聞自由的問題。

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那12幅穆罕默德漫畫,的確是丹麥報章Jyllands-Posten主動公開徵求的,但那些被拒絕刊登的「醜化耶穌」漫畫,卻只是由當地一位漫畫師,在03年毛遂自薦寄給報章的,兩件事根本毫不相關。(詳細可參閱英國Guardian的報道)

「政經札記」的作者沒有看過有關新聞不要緊,但他不應混淆「言論自由」和「編輯自主」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報章的主要効忠對象,應該是它的讀者﹔如果報章判斷讀者會喜歡看穆罕默德漫畫,於是便公開徵求並刊登,這是體現了它「自由」的表現﹔假若報章認為某些題材,例如醜化耶穌,將會不為它的讀者接受,故決定不去刊登,這是它編輯「自主」的表現。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有快閃便一定有關嗎?

明報2月17日報導[網上組快閃輪姦黨]指有人在網上徵召同道中人組「快閃輪姦黨(flash rape gang)」, 被人告發, 或會因被刑事檢控. 文中也清楚指出被告企圖效法的對象是英國群黨.

這報導本身并沒有問題, 但不知誰硬要多此一舉, 作了一篇相關報導[快閃黨源於美國], 但源於美國的快閃黨Flash Mob只不過是一群人透過網上, 約定於特定地點和時間, 作出一些通常是無聊的行為, 但用意完全是為了搞笑, 沒有一點犯罪的成份.

明報只因「快閃」一字, 硬要把兩者拉上關係, 不但對美國發起的快閃黨不公平, 也反映了明報記者或編輯的無知.

回教如何褻瀆其他宗教



當各大傳媒都不停地報道全球回教徒如何抗議丹麥「褻瀆」伊斯蘭教的漫畫, 我認為都是時候, 回顧一下回教徒是如何對待其他宗教的.

如果真有其事, 為什麼不報警?

蘋果日報2月17日港聞[梁耀忠:翁靜晶遭恐嚇], 指梁耀忠議員向記者透露,在名模彭楚盈陳屍方曼生名下物業的死因聆訊中大代表彭家屬的律帥翁靜晶連續兩日收到電話恐嚇, 正考慮不再代表彭家. 這可是嚴重的事件, 但梁和翁似乎都沒有報警, 也不知道警方是否有跟進這事件, 而從文中看不出記者有問梁這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 這樣不全面和專業的報導, 看了令人氣餒.

Thursday, February 16, 2006

傳媒的雙重標準














上圖是一幅德國報紙的漫畫,描繪伊朗的足球員參加世界盃時,身上纏上炸彈,本地報章指漫畫「冒犯伊朗國家隊」。
左圖是最近巴基斯坦回教徒示威中,其中一幅反美和反丹麥的示威牌,但沒有傳媒指這牌「冒犯」了布殊和丹麥領袖。
所謂雙重標準,不就是這樣嗎?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06

「馬拉松」意外﹕沒有惹起國際關注,也不是罪﹗

2月15日經濟日報一篇報道標題「跑手不治 揭馬拉松5宗罪」,指「事件再度惹起國際關注香港的空氣污染情況」,又指主辦機構為了「谷人數」,濫收參賽者。

幾天以來,國際傳媒並沒有大肆報道這新聞,而這篇報道本身,亦沒有引述任何國際人士來評論意外,只引述了中大呼吸系主管、醫學會會長、一名沒有姓名的「環保署高官」和一名馬拉松跑手「強哥」。單看這個「陣容」,我實在看不出這件事如何引起「國際關注」﹗

最離奇是指馬拉松主辦單位犯了包括為谷人數未限參賽資格,及無警告污染礙健康等「五宗罪」。香港馬拉松真的為了谷人數而濫收參賽者嗎?首先,這次馬拉松事實上也是一項慈善活動,即使主辦單位有這意圖,「谷人」去做善事也是罪嗎?

其次,正如報道中「強哥」所說,波士頓是唯一要求參賽者要提出認可證書的馬拉松,但波士頓馬拉松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周年馬拉松賽事,香港馬拉松真的也需要有如此嚴格要求嗎? 如提升參賽要求,又有否考慮到參賽人數會下降,因而會影響慈善收益呢?(波士頓馬拉松去年參賽人數約二萬人,而周日香港馬拉松參賽者則超過3萬)

其實,運動的意義本身就是刺激的,所以必然帶有一定風險,一出事便指罵別人有罪,這又是不是一個成熟的人應有的態度呢?

Tuesday, February 14, 2006

強制性自願?

蘋果日報2月14日報導[非禮五女童單車色魔囚42月]中有關被告獲釋後接受治療一段:

  •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指,如法官下令被告獲釋後須接受治療,社署及懲教署便會根據監管釋囚計劃繼續跟進個案,而有關計劃屬強制性質;即使法官沒有下令,社署仍會按個別釋囚的情況提供協助,不過,有關協助只屬自願性質,因為法官並無賦予署方權力強制執行。

難到我的中文太差, 因為這段看後令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用任何角度理解也不合理. 到底是社署發言人說不清楚, 還是記者完全不明白人家說什麼, 結果只好胡亂寫一通以交功課. 難到沒有編輯先看一遍的嗎?

Monday, February 13, 2006

回教團體散播假消息和照片

明報即時新聞網有這則報導:[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說,在漫畫事件中,國內有回教團體散播假消息和照片...他說,有組織散播有關丹麥的假消息、假照片和謠言。他未有進一步說明...]

各位如想知道丹麥首相拉斯穆森為何這樣說, 可以到這個網頁一看, 相信對整件事會有不同看法.

事實上相信被丹麥首相譴責的回教組織領袖數天前才被CNN訪問, 但CNN記者對假照片一事完全不提.

風暴潮隨時襲港?是誰說的?

2月13日明報一篇報道標題「全球暖化 風暴潮隨時襲港」,指出「風暴潮,全球變暖的「副產品」,隨時可在香港上演」。

但看完整篇報道,竟沒有說出這是誰說的﹗

報道只引述天文台助理台長楊繼興說「全球變暖令水平線上升,更易觸發風暴潮」,另外,又引述楊繼興說維多利港的水位過去50年上升了約0.12米(約12厘米)。但楊繼興並沒有說海水50年上升12厘米便會觸發「風暴潮」。相反,他說「全球變暖對香港造成的破壞暫時不會太大,但香港人不應自私‥‥愛護地球」

那究竟是誰說全球變暖會令風暴潮隨時襲港呢?報道中沒有提到,我想應該是記者自己說的了吧?﹗

事實上,住在香港的人都知道,近年香港打風的次數似乎越來越少,去年一次8號風球也沒有過,更遑論有「風暴潮」。對此明報的報道卻隻字不提﹗

其實,「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目前事實上仍是一個未經證實假設(有關爭論可參考此網上百科全書),但明報卻似乎認定了此為事實。例如,報道說「全球水平線每年平均上升1至2毫米」,好像是事實一般,其實這只是根據聯合國旗下環保組織IPCC的估計,有關估計經常會作出修訂。

Saturday, February 11, 2006

不負責任地鼓吹環保混合車

2月11日南華早報社論「轉用混合車的步伐須加快」(More speed needed in switch to hybrid cars),指如政府將屬下的1000輛車,全部換作環保混合車─ hybrid car,混合汽油和電池推動的汽車 ─ 的話, 每年便可節省2200萬元燃油成本,又鼓吹政府為混合車提供稅務優惠。

可是,整篇社論卻完全沒有提及,這類混合車本身昂貴的價格,可能引起的成本問題。事實上,如純以經濟角度來看,混合車,最低限度目前為止 ,似乎並不化算。譬如,一輛全新06年Toyota Prius混合車,定價就比同廠06年的Corolla,貴出超過五成,用家以供車方式買了的話,每月節省的燃油費,根本不足以抵銷因昂貴的車價而多出的供款。(詳細分析可參閱此網頁)

事實上,混合車的科技才剛起步,是否有需要急急要求政府出手干預呢?另外,鼓吹政府為個別行業提供優惠,縱使以環保之名,又會否製造更多不公平呢?這些問題,南華早報的社評人卻好像全沒有考慮過﹗

又關ICQ事?

2月10日蘋果日報報道城大女生懷疑被男友威迫而自殘事件時,找來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當「專家」,指「這次事件再次反映玩ICQ是青少年的交友陷阱,她(郭志英)告誡少女世途凶險,勿輕信ICQ上友人身份及應邀外出」

告誡別人「世途凶險」永遠是對的,但說這事反映ICQ是「交友陷阱」卻十分無里頭。據蘋果自己的報道,該女生是在00年透過ICQ認識男友,前年開始拍拖,到事件發生時前後歷時六年,有足夠時間(甚至可能太多)了解對方,所以事件絕對不是「輕信友人身份」而觸發的﹗

或者「專家」郭女士發現了ICQ其實暗藏病毒,會潛伏六年才發作,導致那名男友發狂虐待女友﹔又或者郭女士發現玩ICQ時所釋放的輻射,會令人在六年後發癲‥‥諸如此類﹔否則的話,還請蘋果日報和那位專家最好不要夾硬將ICQ「擺上枱」了﹗

Thursday, February 09, 2006

一個準確度只有五成的預測

2月8日香港各大傳媒報道了天文台將會推出一個季度天氣預報,其中明報說,天文台經過四年的試驗,「已將預測準確率提升至約五成」。

約五成?到賭場買大細的「準確率」不也是約五成嗎?這樣的一個預測,真的可以像天文台所說,能對市民,甚至做生意的人有幫助嗎?

可惜各大傳媒並沒有尋根究底,例如問一下天文台為何不讓準確度再提高些才推出,又或者引進一個準確這樣低的預報系統,究竟花了天文台多少金錢﹗

Wednesday, February 08, 2006

無端端「不景」

2月7日無線一段新聞標題說﹕近年香港經濟不景,很多剛過五十歲的人被裁員‥‥

各大傳媒近兩年來不是不斷標榜香港經濟強勁復蘇的嗎?點解無端端又會變成「經濟不景」的呢?

那些穆罕默德漫畫師,他們「自責很深」嗎?

香港經濟日報2月7日國際動態一則新聞報道,那12名丹麥漫畫師,在穆罕默德漫畫風波擴大的情況下,已經躲了起來,其中,引述了丹麥新聞從業人員聯會主席比耶雷賈德說:「他們(那些漫畫師)自責很深,沒想到事情鬧得這麼大。」

直覺覺得翻譯好像出了問題,於是便在網上搜尋,發現英文原文是﹕

Mogens Blicher Bjerregaard, president of the Danish Union of Journalists, told The Times: “They are keeping a very low profile. They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ir safety. They feel a big responsibility on their shoulders. It’s blown up so big. It is tough for them.”

以我有限的英文,最後三句直譯應是﹕「他們感到肩負起沉重的責任,釀成的風波實在太大,對他們來說(情況)是非常困難。」

肩負沉重責任,就等於「自責很深」了嗎﹗?

事實上,如果看過Times的完整報道,便會發現那些畫師沒錯是很驚慌,但似乎並沒有「自責」,他們還計劃將漫畫賺來的錢,成立一個基金去鼓勵言論自由呢﹗

Tuesday, February 07, 2006

哈馬斯是以色列扶植起來的?是事實?還是亂蹹?

信報2月6日「美國透視」專欄標題「中東的政治地震」的文章,大致上是取笑美國在中東推動民主的政策失敗,例子包括巴勒斯坦最近的選舉,卻選出了極端的哈馬斯‥‥

作者越說越起勁,在文章說﹕「其實哈馬斯是(親美的)以色列扶植起來的‥‥為了平衡阿拉法的巴解組織‥‥後來因為哈馬斯搞暴力抵抗,以軍又用美國製造的直升機和導彈殺害了哈馬斯的創始人‥‥」

哈馬斯「其實」是以色列扶植起來的嗎?外國的確有過類似的分析(有興趣可參考其中一個網頁 ),但都只靠引述一些不開名的sources,其可靠性甚為可疑﹔作者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其客觀性也甚為可疑‥‥

人所共知的是,哈馬斯創立於1987年,組織憲章就是要「毁滅以色列」﹔說扶植哈馬斯來制衡阿拉法嗎?似乎也沒有這個必要,因阿拉法在80年代後期業已轉趨溫和 ─ 他在1988年已主動在日內瓦,向以色列倡議和平提案﹗

Monday, February 06, 2006

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迪士尼報道

2月6日無線6點半新聞報道,有內地遊客,透過內地旅行社,購買了2月1日年初四迪士尼的「指定日期入場券」,但因人太多被拒入場,雖獲得退票,但仍不滿迪士尼安排,故向消委會作出投訴。

驟眼來說,報道並無不妥﹔但再翻查尼士迪網頁,原來2月1日並非假日或周六、日,故只會出售「平日門票」,根本不會出售「指定日期門票」﹗(詳情可細閱網頁)

為甚麼那些內地遊客可以買到2月1日的「指定日期入場券」呢?報道沒有交待。

誇張大獎最新得主

2月5日明報頭條標題﹕「公園泥塵含鎘量可致癌」。看了標題,一般讀者會以為文章會揭露根據甚麼、甚麼研究,香港公園泥沙的含鎘量,高得足以致癌之類。

結果,明報的報道只分別引述了兩個不同的資料﹕首先,引述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一份陳年(00年尾至01年初)的研究報告,指香港62個公園塵土中的鎘,平均濃度高於倫敦或西班牙等地。不過,研究報告並沒有說公園泥沙鎘含量,高到足以致癌

報道再引述中大另一個學系 ─ 生化系 ─ 的副教授何永成,指「公園塵土含重金屬是隱憂,長期吸入會嘔吐、皮膚痕癢,甚至會致癌」。這明顯是個像「喝得酒太多會傷身」一樣,人人都知的一般性陳述。

就憑這兩個毫不相關的資料來源,就能伸引出「公園泥塵含鎘量可致癌」這個嚇人的標題,獲得「誇張大獎」的確實至名歸﹗

南華早報社論﹕違反言論自由精神

南華早報2月4日一篇社論,標題是「出版權利也要顧及常理」(The right to publish also involves common sense),對「言論自由」表達了極之古怪的意見。

社論指歐洲報章刊登穆罕默德漫畫,是不了解及不尊重「回教信仰禁止一切穆罕默德肖像」(The Muslim faith forbids images of Mohammed),故此批評那些報紙「不智地運用了(他們的)言論自由權利」([not] using their right to free speech wisely)

根據同樣的邏輯,報紙也不應刊登任何有關性的題材,因儒家「非禮勿言」的信仰禁止公開談性﹔此外,報章也不應刊登反對共產主義的言論,因共產黨員會認為是精神污染‥‥

那麼,報章還有甚麼好刊登的呢?

社會的言論自由之所以被蠶食,往往正是這種思想橂式在作怪﹗

Saturday, February 04, 2006

五馬分屍也要持續有效

明報2006年2月4日社評[控煙辦僅60人 豈能監控80萬煙民], 其中一段:

  • 翻開歷史,古今中外都曾經訂立禁煙的嚴刑峻法,例如17世紀時,蘇丹王曾下令吸煙者要五馬分屍,並處死了萬多人﹔在帝俄時期,亦曾頒令吸煙者死,波斯更曾經處罰違反禁煙令者吃駱駝糞便。這些法例在今天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法例,遠較香港構思中的法案嚴峻,但最後也只能無疾而終,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有效執法。

可能最終連蘇丹王, 沙皇和波斯王也認識到人民是應該有吸煙的自由的. 明報社評人從以上歷史中得到結論竟然是古時的嚴刑峻法還不夠"持續有效". 我真的是無話可說.

Friday, February 03, 2006

褻瀆、褻瀆、褻瀆‥‥究竟如何「褻瀆」呢?

無線新聞這兩天多次報道「褻瀆」伊斯蘭教的漫畫﹕褻瀆伊斯蘭教漫畫風波擴大、褻瀆伊斯蘭教漫畫餘波未了‥‥但那些漫畫如何「褻瀆」呢?新聞內卻一點也沒有描述過﹗(雖然有數段有關漫畫的資料片段,但轉眼即逝,觀眾根本無法判斷有否「褻瀆」)

作為整件事件的中心,讓觀眾知多一點有關漫畫的背景,這要求不算太過份了吧?

還有,在是不是「褻瀆」也未攪清楚時,便直指那些是「褻瀆伊斯蘭教的漫畫」,又是不是有欠公允呢?

專業財經報紙的頭條﹕不夠專業﹗

2月3日香港經濟日報的頭條標題是﹕「國企成交百億 電訊股發力」。於是便滿心期待地細看文章,看看電訊股如何「發力」‥‥

結果,整篇頭條文章提及電訊股的卻只有這麼一句﹕「內地保險、電訊及資源股走勢仍未見絲毫疲態」﹗

經濟日報的編輯們,你在玩我嗎?

不清不楚的「樹木身價方程式」

明報1月30日一篇報道,傳來了「天大喜訊」﹕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研究出一個計算方法,把樹木的內外價值與住宅樓價掛勾,以後可以有一個客觀標準向砍伐樹木的地產商,施加罰款‥‥

但整篇報道沒有觸及一個最重要問題﹕為甚麼要將樹木的價格與樓價掛勾呢?

盡量嘗試去同情地理解﹕地產商斬樹建樓賣錢,所以罰款便應以樓價掛勾,亦即要他賺幾多便罰幾多,可不是公平嗎?

但即使這樣理解,也有問題﹕如地產商建的不是住宅,而是酒店、會所、圖書館,甚至老人院,也要依據住宅樓價來罰嗎?如果不是,那套方程式還可叫做客觀標準嗎?

始終仍是不清不楚‥‥

Thursday, February 02, 2006

最浪費紙張大獎

明報2006年2月2日國際新聞 [「薩達姆」一出 遊戲者罰飲酒], 全文如下:

  • 很多美國人周二向布殊舉杯暢飲,但他們不是向總統祝酒,而是在玩罰酒遊戲。遊戲方法是當布殊在國情咨文中每講到「伊拉克」、「薩達姆」、「自由」等字眼時,參加者便要罰喝一杯酒。這個遊戲無疑為沉悶的政治演講增添趣味。

很多美國人玩這遊戲? 更像是記者和朋友開的反布殊Party. 這也是新聞嗎? 雖然全文很短, 但仍然是太浪費紙張.

丹麥報章漫畫辱回教

明報2006年2月2日國際新聞: [報方﹕言論自由受侵犯 港學者﹕傳媒應尊重宗教]

  •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指出,傳媒應有責任尊重任何宗教,不能濫用「言論自由」來搪塞。蘇教授說﹕「大家可以表述不同觀點,但把人家最重要的人物等同負面形象,其實已超出言論自由,含有污衊成分,有違新聞言論自由的界線。」

蘇教授是否看過這些所謂褻瀆回教先知的漫畫? 記者是否應該在文中說明, 讓讀者對蘇教授的言論有較公正的結論.

各位有興趣的話, 可以到這個網頁看這12幅漫畫.

而同日另一明報國際新聞[郵報挑戰國家言論尺度]:

  • 《日德蘭郵報》登這漫畫,企圖挑戰這個以自由見稱、連親納粹電台都可獲准合法廣播的國家的言論自由尺度。

登這些漫畫在丹麥完全合法, 何來挑戰言論自由尺度. 郵報要挑戰的是回教世界的寬容度. 如果挑戰對象是天主教或基督教的話, 相信一定不會演變成現在這樣.

為陳太申冤

蘋果日報2006年2月2日港聞: [「教育制度咁亂」家長寧信文武廟]

  • 「家教育制度咁亂,個女今年升中一,我梗係擔心,所以咪帶佢拜文武廟,保佑佢順順利利升間好學校。」新春假期,陳太昨日特地帶同女兒凱琳到上環文武廟進香拜神,摸摸文昌筆,祈求女兒「讀書聰明」。

這也算是新聞嗎? 在新年帶兒女進廟拜神沒大不了, 認為教育制度亂也可理解, 但硬要把兩者拉在一起便非常無謂. 這樣報導不但對討論教育制度有負面影響, 把陳太寫成一個如此迷信的人也太過不近人情.

港商內地遇襲記者報導誇大

蘋果日報2006年2月2日港聞: [港商內地遇襲求助港府卸責]

  • 黃稱事發後彷徨無助求助港府,他致電入境處但被介紹往社署,社署職員又推向中國大使館,其後又改口說可求助駐廣州辦,後來交予一個熱線電話給他,但熱線又轉介至入境處。

報導和標題令港府在這事上看似很失職, 細看下報導最後才提到黃只不過因妻子留院治療, 不能來港, 希望她的旅遊簽證可以延期. 遇襲事件後鄰居惡霸很快已被捕, 黃妻也被轉到廣州市治療.

不如轉行做麵粉公仔吧?

明報2006年2月1日報導[麵粉公仔師傅﹕港人不懂欣賞傳統藝術], 介紹麵粉公仔師傅傅鷺陽, 文章最後數句:

  • 手工藝生意為他帶來每月10萬元的營業額。麵粉公仔沒有令他發大達,卻令他感慨﹕「中國人的傳統,為什麼只有外國人才懂得欣賞﹖」

相信全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 包括本人在內, 也不會介意更多的感慨. 而在語文和常理上較為合理的寫法應該是"麵粉公仔雖令他生活富足,卻令他感慨..."

Wednesday, February 01, 2006

布殊說過伊拉克擁有核武嗎?

蘋果日報2006年2月1日國際要聞: [今國情咨文布殊反恐企硬], [認伊擁核武情報有錯]. 提到"美國傳媒透露,...他可能會承認伊拉克「擁有核武」的情報有錯."

核武? 不應刻是大殺傷力武器Weapon Of Mass Distruction嗎?

新意念在哪裡?

明報2006年2月1日. 標題是:[大專生助大狀組黨自信包袱少意念新]. 是關於學聯出身的余冠威幫助梁家傑, 吳靄儀助選和工作, 為從政鋪路. 文中余和梁分別提到"我們可能會有一些清新思"和 "年輕人的意念是他們想不到的". 可惜所謂意念文中一點也沒有提到, 更談不上新.

記者為何不問余或梁舉些新意念的例子? 如果有問但他們不舉, 是否也應如實報導? 這樣就不會令文章有如為他人作宣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