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Wednesday, November 21, 2007

明報數學

明報11月16日用整版報導有個法國博士生僅花72.4秒就算出200位數13次方根, 還訪問了浸大教授解釋當中竅門和珠心算專業教育協會會長, 花了這麼多資源, 報導的第一句竟然就完全錯誤:

  • 1331的平方根是121、3次方根就是11……

Sunday, November 18, 2007

永不反省的綠色智慧

事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但這標準對環保分子卻用不著。例如,環保分子常說地球越來越熱,但事實卻是現在的溫度比「中世紀溫暖期」仍要低,加上冷氣的發明,中暑熱死的人其實是越來越少﹔環保分子認為應用化學農藥最終會危害人類健康,但其實現代人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長壽和健康﹔「全球暖化」令農作物失收嗎?現代的農產量過剩得要「反傾銷」﹔早在上世紀初便有人指能源和各種資源會在短期內用光,結果呢?已知而未被開採的資源比以往更多,而且不斷地有新的發現。

環保分子所提出的種種「危機」,到最後為甚麼往往總是經不起簡單的事實檢驗?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環保分子對「資源將被耗盡」有一種非理性的恐懼。儘管換了包裝,現代環保主義與十九世紀初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一脈相承,都認為人口膨脹到最後必然會破壞地球,耗盡所有資源,卻忽略了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其實就是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

人口無疑是不斷增長,能源也是越用越多,但環保分子設想的大災難卻從來沒有出現過。相反,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均壽命越來越長,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 現在一個普通平民百姓所擁有的物質,就算以往的帝王也享受不到。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無疑會產生污染,但當工業化提升了人民財富之後,先進國家的環境和空氣,其實都比以往更加清潔。,

事實上,沒有甚麼比貧窮對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人民,還是倚靠燒木來烹食和照明,隨處垃圾也沒有現代化的設施去處理。保護環境其實是一個管理上的問題,最終有賴現代科技去解決﹔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又與自由的市場經濟息息相關。

可是,環保分子卻從來不會因此而作出反省。他們不相信人類的智慧可以解決問題,反而認為人類本身才是問題的根源 ─ 是一種令「地球先生」生病的病毒。像Paul Ehrlich般環保人士,便認為全球人口最好維持在約十億至二十億之間,才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最近,甚至有書籍描繪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人類之後,將會需要多少時間才可以復原。沒有人類的世界,似乎才是許多環保分子心中的「理想世界」。

由於對人類智慧的不信任,你會發覺社會越是進步,環保份子的抗爭便越是激進。由於認為現代科技是破壞地球的元兇,環保分子「拯救地球」的方法,是要透過政府的禁制和限制,「淨化」人們的消費行為。

無疑,現代生活有其不足之處,但這世界從來就不是完美的,只能透過人的智慧及市場的運作不斷作出自我改善。最大的問題是,現代環保運動的本質是悲觀的。在西方富裕社會的環保分子不但對現代文明和制度帶給我們好處視而不見,反而會因為自己身處一個發達社會而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內疚和自責。

事實上,現代環保運動的發源地正是西方的富裕社會,支持「環保」最落力的,往往都是一些中產以上的富裕階層。這些人嘴裏說著「環保」,過著的卻是豪宅加轎車、環遊世界各地度假等真正消耗資源的生活。為了紓解心中的內疚,他們會強烈支持徵收膠袋稅、鼓吹價錢昂貴的有機食物、以及付款「中和」自己引發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些所謂「環保」行為,其實對環保沒甚幫助,但卻會把物價推得更高。不過反正他們有的是錢,多付少許便可沖走罪惡感,繼續安心消費,還可以對其他低消費但不對「環保」pay lip service的人加以指責,何樂而不為?他們從不去反省這種偽善的綠色智慧。

可是,物價高了,最終受苦的卻是處於弱勢和貧窮的人﹔最諷刺的是,真正生活樸素的平民百姓,每天還要看著那些過著富裕生活的「環保分子」在電視裏虛偽地告訴大家﹕現代生活其實是不環保的,樸素的生活才是一種美德﹗

2007年補充
11月19日: Recycling plastic is not as green as you think
11月20日: Energy-saving moves could add to emissions
11月21日: UK Rail industry admits that it’s often greener to travel by car (report)
11月21日: Walking to the shops ‘damages planet more than going by car’
11月21日: Kyoto projects harm ozone layer
11月23日: Eco-nonsense: Women who won't have babies - because they're not eco friendly
11月25日: Eco-nonsense: The French are using horses to pull schoolbuses and to collect refuse
11月26日: Mad Science: Astronomy will destroy the universe
12月02日: Recycling isn't as eco-friendly as its propagandists says
12月02日: WWF: A Fifth of UN Carbon Credits May be Bogus
12月05日: Study: Divorce Squanders Earth's Resources
12月10日: Baby tax needed to save planet, claims expert
12月22日: Greenpeace: 30,000 species each year were becoming extinct
2008年補充
1月28日: Eco-nonsense: Road humps slow the traffic but speed up death of planet
2月09日: Stop admiring men who drive sports cars to fight against global warming
2月18日: Bottled water 'is immoral'

推薦閱讀:
Returning humanity to a dark age of inequality and stagnation
It's Not Easy Pleasing Greens
The uneven advice of green-living guides

Wednesday, November 14, 2007

推高物價的環保帝國主義

環保主義是現時全球最龐大的民粹信仰,環保組織都說要為環境「盡一分力」,但看真一點,其實大部分旨在反對普及化的消費,其所鼓吹「環保」手段儘管五花百門,但歸根結底,最終都是要人為地推高物價,從而令大家減少消費。事實上,環保信仰已經開始扭曲正常的市場運作。

膠袋稅、輪胎稅等,固然是明目張膽地以稅項的形式推高物價﹔比較含蓄的,例如環保信徒經常鼓吹立法強制市民改用的慳電膽,以及「為了大家健康著想」而極力推薦的有機菜,實際上都是一些昂貴的商品,價錢貴上好幾倍,對環境一樣可以有負面影響﹕慳電膽含有劇毒的水銀,其棄置物較烏絲燈泡更難處理﹔有機農產對資源的消耗和所產生的污染,均倍於傳統農作物。

減少「屏風樓」是環保信徒另一訴求,為了順應這個潮流,我們的曾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減低樓宇的發展密度,說這樣會令「樓宇更加美觀」、「締造更佳的居住環境」。這或許都是事實,但問題是到時又會有多少人能負擔得起這些「更佳的居住環境」呢?減低發展密度,其實就是變相減少樓宇的供應,樓價焉有不升之理?君不見最近當政府宣布調低西九文化項目的樓宇高度限制時,附近樓盤的叫價便馬上跳升?最近,證券行美林的報告就估計,越演越烈的環保和保育政策,最終無可避免導致樓市供應出現結構性的短缺,刺激樓價急升。這些不方便的真相,環保信徒卻絕口不提。

曾特首另一項環保新猷「停車熄匙」,表面上對物價影響不大,但看真一點,任誰都知道即使在立法強制「停車熄匙」後,很多車主,尤其在夏季,其實都只會改為將車子在附近慢駛兜圈,不但耗油更多,更令道路更加擠塞,為政府日後進一步實施電子道路收費舖路。此外,「停車熄匙」將逼使車主不斷將車子的引擎重覆開關,增加汽車機件的損耗,無形中推高了汽車維修保養的成本。

還有的是近年全球糧食價格飆升,環保信徒亦「居功」不少。多得他們鼓吹那套在科學上謬誤叢生的「人為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暖化」理論,近年多國政府大力開發所謂「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再生能源,這些再生能源都由農作品提煉,糧食價格的升勢因而火上加油,玉米和小麥價格便在今年分別升至十年高位和歷史新高。更惡劣的是,大量本來用於耕種食物的土地和資源,都被改為種植可提煉生物能源的玉米和甘蔗等,無形中亦搶高其他農產品價格

糧食價格被搶高,最終受苦者是貧窮地區的人,在先進國家養尊處優的環保信徒會去救濟他們嗎?最諷刺的是,連環保信徒心知肚明,種植這些「綠色能源」,需要砍伐大量樹林和消耗大量水源,對境的破壞更大,耕作過程中更會釋出如氧化氮等的溫室氣體,影響甚至比石油更壞。為了實踐「碳中和」這個假大空的信仰,弄出這樣一大堆問題,環保信徒在拯救我們脫離「人為暖化災難」之前,已先將我們推向一個由他們一手做成的生態大災難

環保信徒堅信普及化的消費最終必會耗盡地球資源,故把保護環境這個原應是管理上的課題,提升至道德的層次。深知政治正確的重要,他們並不會光明正大要求抬高物價以遏抑消費,反而是透過美麗的綠色口號加上嚇人的末日論,推動各國政府實施各式各樣的規管干預,曲線地將物價推高。這種把信仰強加於人,令人們 ─ 特別是窮人 ─ 改善生活的權利受到剝削的行徑,對於熱愛自由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環保帝國主義。

2007年11月19曰: Greenpeace Blocks Shipment of Indonesian Palm Oil
2007年11月20曰: UN Expert: Biofuels 'crime against humanity'
2007年11月20曰: UN Official: Biofuels bonanza facing 'crash'
2007年11月20曰: Oxfam: Biofuel rush harmful
2007年11月20日: Ethanol Bust Makes Losers of Bush, Gates, D.E. Shaw
2007年11月22日: Nobel winner: Many Biofuels Have More Climate Impact Than Oil
2007年12月05日: Riots and hunger feared as food costs soars
2008年01月16日: EU rethinks biofuels guidelines
2008年01月20日: UK MP: Biofuels 'do more harm than good'
2008年02月13日: Goldman Sachs: World faces famine as energy costs rise

推薦閱讀:
Eco-imperialism at the Bali summit?
Do Global Warming Policies Help the Poor?
The High Cost of the Global Warming Scam
Effort to keep the seas from rising may be killing the life in them
Scotland's future's green, but is it golden?
Biofuels Madness in U.S.
The End of Cheap Food
Green "Disparate Impact"

當民粹去到極端(之二)

李柱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呼籲美國總統布殊趁北京奧運的機會,促使中國改善人權,被《東方日報》等報章作出文革式的人身攻擊﹔自視為「知識分子報章」的《明報》和《信報》,竟也與《東方日報》等合流,合力將這場反智的民粹風潮像股市一樣推向高峰。

身為「知識分子報章」,《明報》和《信報》對李柱銘的批評,無疑來得比較「含蓄」﹕《明報》的社評指,李柱銘的文章提及美國總統布殊是「不智」的,因為「勢必觸動中央政府的神經」﹔《信報》社評的論點亦差不多,指李柱銘「在文章內五次提點布殊總統‥‥正正刺中了北京的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信報》把李原文的press for譯作「促使」,意思上比《明報》的「施壓」更貼近原文,單從這一點,前者無疑比後者更像個「知識分子」)

首先,提一提布殊的名字就是「引入外部勢力」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明報》和《信報》自己也經常「引入外部勢力」干預別國內政。例如,《明報》九月底的社評就曾要求「與緬甸關係甚深的中國」,在軍政府鎮壓平民一事上「應該與國際社會保持一致,促請緬甸軍政府克制」,《信報》亦有類似的評論,指「中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似乎已無法再袖手旁觀」。《明報》和《信報》的評論,同樣會「觸動緬甸軍政府的神經」、「刺中軍政府的要害」,對緬甸的民主進程同樣有「負面作用」,那麼,兩報的評社人又是否需要向緬甸人民認錯、道歉呢?

再者,李柱銘的文章稍為提及布殊,就真的會「刺中北京要害」嗎?這根本就是個毫無根據的臆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李柱銘事件的回應,其實只是輕措淡寫的說﹕「沒有道理,亦不會取得任何結果」。這像是被「刺中要害」後的反應嗎?似乎,被「刺中要害」不是中央,而且本地的民粹分子。

李柱銘的文章不但「刺中」了傳統親中的民粹分子,也「觸動」了一直反美的左翼知識分子。《信報》的社評便藉事件乘機踩布殊一腳,指布殊政府的人權紀錄「不堪入目」,直指李柱銘要求布殊協助中國改進人權「怎會有說服力?」

中國的人權狀況真的可以和美國的相提並論嗎?相信《信報》的社評人自己心中有數。美國的人權紀錄究竟怎樣「不堪入目」呢?就算那座專扣留懷疑恐怖分子、被傳媒描繪為最「不堪入目」的關塔那摩監獄,由於膳食豐富,以致被扣留人士有過肥之患,最近更有獲釋的「宿友」爭取繼續居留關塔那摩的「權利」﹗《信報》社評人簡直一句「不堪入目」,其實是以煽情的反美口號來迴避真正的問題,論據膚淺,本身才是沒有說服力。

事實上,李柱銘是民選議員,如果真的「把錯了香港人的脈搏」,日後自會受到選民的懲罰。故此,要評論的其實是整件事所引發的民粹狂焰﹕原來在香港,那怕只是發表一些可能令中央「覺得不是味兒」的言論,隨時可以惹來文革式的狠辣批鬥,更壞的是,所謂的「傳媒知識分子」,原來都沒有道德勇氣去直斥其非,反而去指摘發表言論的人是「不智」,情況就像魯迅所說,看到別人被無辜斬頭,只懂哄上去趁熱鬧,完全沒有正義感和是非之心。

哲學家Edmund Burke說﹕邪惡的勝利所倚仗的,是正義的人袖手旁觀(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that good men do nothing)。故作「中立」的傳媒知識分子,是把香港的民粹主義推向極端的幫凶。

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IPCC的「科學共識」

聯合國官僚機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經常宣稱「全球暖化危機」已是「科學共識」,不容再被質疑,傳媒知識分子對此深信不疑。

終於,有團體按捺不住,向345名曾參與IPCC2007年氣候報告的美國科學家發出問卷調查,當中54名完成問卷,結果發現﹕

不足一半被訪者認為,全球氣溫上升攝氏1度會有不良(undesirable)影響 (註﹕二十世紀全球氣溫估計上升約0.6度)
‧只有13%被訪者認為「全球的理想氣候」應是比現時的涼快(cooler than the present)
‧61%被訪者認為根本沒有「理想氣候」這回事﹗
‧只有20%認為人類活動是影響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

本網相關評論﹕「暖化問題」原來真是「人為」的﹗戈爾的「和平貢獻」有多大?

推薦閱讀:
The UN Climate Change Numbers Hoax
IPCC: separating factfrom fright
No consensus on IPCC's level of ignorance
What is wrong with the IPCC? and Why it should be disbanded
Bias and Concealment in the IPCC Process

Thursday, November 08, 2007

當民粹去到極端

特首曾蔭權是幸福的。他說錯一句話,便馬上被傳媒當頭捧喝,令他可以立即「虛心道歉」,挽回「香港人的支持」。但幸福不是必然的。在現今民粹思潮之下,儘管很多人說話假大空,卻會被傳媒賜予道德高岸,加以吹捧,以致令民粹輿論越演越烈,逐漸「走到極端」。

例如,宣布要與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競逐港島補選議席的保育人士何來,言論虛無浮誇,明顯與一般香港市民脫節,傳媒卻竟然認為她「對一般市民的生活、需要和想法的了解,只怕也比兩位前高官深」。事實上,何來一方面申領綜援,另一方面堅持要女兒入讀昂貴的國際學校,顯然就並非一般市民認同的「生活」和「想法」。她指香港人沒有「自我感」(without a sense of self)、「不知道自己是誰」*,也反映了她和現實脫節。正是她口中那羣「不知自己是誰」的香港人努力工作,推動經濟發展,政府才有稅收,支付包括綜援金在內的各種開支。

只有真正不知自己是誰,又或者是沒法接受自己的人,才會被這樣一個虛無的「自我感」問題困擾。他們硬要替我們解答一個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問題,而傳媒卻視他們為我們的「保育代言人」。

「保育」現在已淪為一個民粹口號,甚麼事情也要「保育」一番,古舊建築要保育,文化藝術也要保育。就算激烈一點,傳媒也認為是「情有可原」,反正保育是「無價」的,是為「下一代著想」的,要求政府花費公帑保育,傳媒更覺得是理所當然。

例如炙手可熱的西九文化目項,議員和文化人都大談「保育」文化藝術之道。其中,梁家傑率先嫌政府注資一百九十億元不夠多,認為政府應該花更多錢在「軟件配套」之上,「培育市民的文化與藝術修養」,使之日後成為西九的觀眾。有傳媒隨即和應,也指政府要在軟件方面「急起直追」。

類似梁家傑的「軟件論」,其實是政客典型的循環論證,因為即使日後西九文化項目反應冷清、慘淡經營,「軟件論」者都可以自圓其說,推說是因為政府花錢不夠多,培養不出「懂得欣賞藝術的觀眾和人才」,埋下了一個不斷消耗公帑的陷阱。傳媒未有指出梁家傑的謬誤,反而拍手附和,難怪梁議員以及他的公民黨,一直都矯正不了其左傾的民粹立場。

在現代開放的社會裏,一門藝術的興起,就像曾蔭權所說般「每一次都與政府的指導無關」。港產片和廣東歌,以往在本地以至海外曾經有過大量「懂得欣賞的觀眾」,卻從未需要政府資助。反而這十多來港產片的觀眾迅速流失,電影業界才開始走出來要政府協助「培養觀眾」。

政府花錢「培養觀眾」,註定是個無底深潭。西九項目「硬件」工程還未上馬,文化藝術團體已紛紛要求政府加碼培訓「軟件」,整個項目的花費,顯然並不是羅家英先生在宣傳片所說般「睡覺要有張床,做戲要有個戲台」那麼簡單。政府日後還要不斷花費公帑「培養」人來睡「那張床」﹗

「當民主去到極端會出現文化大革命」,大家都知道是不合邏輯兼杞人憂天,但當「民粹去到極端」香港又會變成怎樣呢?卻沒有人知道。

* "Hong Kong is like a person without a sense of self. We don't know who we were, who we are, or who we want to be" - HK Magazine, pg 46, Oct 19, 2007

Wednesday, November 07, 2007

Sunday, November 04, 2007

伊拉克局勢持續改善

近月來本地有關伊拉克的新聞只有早前土耳其可能揮軍伊拉克打擊庫爾德叛軍, 明顯傳媒只會報導有關伊拉克的壞消息。

事實自數月前美國改變戰略增加駐軍後, 伊拉克的情況普遍已經大為改善, 可以說到了重要的轉捩點。首先美軍死亡人數大減, 十月份在伊拉克死亡的美國人數是過去18個月來最低的水平, 比5月高峰時減了7成,事實是美軍目前的死亡人數和過去二十多年的平均比較其實也不算高。伊拉克各地的暴力事件近月來也大為減少, 叛軍和恐怖份子雖然揚言在剛結束的齋戒月大開殺戒,但結果十月份伊拉克平民和軍人死亡人數是近兩年來最低。更重要的是阿蓋德在伊拉克不但受到美伊聯軍重創, 其在伊的恐怖活動令本來與其合作的遜尼派叛軍也起來反抗, 甚至和美軍合作把阿蓋德驅逐出伊拉克。

伊拉克近來局勢正面發展令本來反戰的美國主流傳媒如CNN和ABC(1, 2)也不能不正視, 而英國的泰晤士報衛報都認為美國近期在伊拉克的成功沒有受到應得的肯定。

美國民主黨去年中期選舉勝出後揚言會迫布殊盡快自伊拉克撤軍,但伊拉克的發展令其不得不把這目標放棄。而期待多年的伊拉克內戰結果沒有出現, 美國沒有狼狽地撤軍, 美國以至香港主流傳媒相信一定非常失望。

11月5日補充: 要知道伊拉克安全和經濟詳細數據可參考Iraq Index, 一個由美國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每月發表的報告。

11月7日: Militant Group Is Out of Baghdad, Declining violence brought46,000 Iraqi home
11月9日: Turkish-bred prosperity makes war less likely in Iraqi Kurdistan
11月10日: Movie-goers Shun Anti-war Films
11月12日: Iraq Rocket, Mortar Fire at 21-Month Low
11月13日: Violence Down in Baghdad
11月19日: Progress, Progress And More Progress, Ambulance drivers catch their breath
11月20日: Newsweek: Baghdad Comes Alive
11月20日: New York Times: Attacks in Iraq Fell, Baghdad Security Improves
11月20日: Los Angles Times: Sects unite to battle Al Qaeda in Iraq, Iraq says the worst is over
11月21日: Washington Post: In Iraq, Signs of Hope and Peril
11月21日: Financial Times: 'Phenomenal' drop in Iraq violence, Bloodshed Curbed
11月21日: UK Times: Better security sees Iraqi refugees flood home
11月23日: CNN: Shiites call for UN probe into 'Iranian terrorist' activity
11月26日: Reopening of museum and a famous Baghdad street
11月27日: Talks on Ending Battle of Iraq while Iraq Agrees To Long-Term U.S. Presence
11月27日: 2008 final year for US troops in Iraq under UN mandate
12月01日: 連最反伊戰的議員John Murtha在訪問伊拉克後也不得不承認局勢已經改善

推薦閱讀:
Debating Iraq's Transition
IRAQ: What Went Right
Something To Give Thanks For: Good News from Iraq
Iraq is a Quagmire for Al-Qaida
Iraq IS war on terror
Why the violence has declined in Iraq
Liquor stores return to Baghdad

Iraq: Job Won
The Real Iraqi Miracle
Winning One Battle, Fighting the Next
Ambushed By Our Own
Democrats zero for 40 on Iraq

Saturday, November 03, 2007

美國百位最有影響力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人物

根據英國電訊報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