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誰借「暖化」過橋?

9月27日信報一篇有關製造羽絨的新股波司登的報道說﹕

‧正當全球暖化逐步惡化,中國暖冬問題亦漸見嚴重‥‥中國暖冬問題引發的存貨囤積,導致波司登要為存貨減值撥備,截至二○○七年三月底止,存貨急增一點四倍至十二億四千四百萬元

但根據波司登自己的招股書所顯示,最近三年中國的「暖冬」和「寒冬」,其實只是梅花間竹地出現,完全沒有「逐步惡化」、「漸見嚴重」的趨勢。

究竟這些話是誰說的?是公司管理層自己說的、還是記者自己創作的?

事實上,只要看清楚招股書,07年3月波司登製成品的存貨急升1.85倍,但該年度的經營收入卻反而上升五成,同時毛利率卻下跌 ─ 似乎正是上市前加大產量、谷大生意額的一貫手法﹗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不做「泛民共主」就有希望

陳方安生出選港島區立法會議席的補選,最令人興奮的,是她講明不想去當甚麼「泛民陣營的共主」。不是嗎?陳太這次要出山競逐一個任期只得七個多月的議席,究其原因,正是泛民的失敗一手促成,若她真的走出來說要當這個陣營的「共主」,那才叫人擔心。

泛民的失敗,不是因為如傳媒所說般「一盤散沙」,又或者是沒有「第二梯隊」,而是他們遇上一個本應在03年七一遊行之後永不超生的葉劉淑儀,也顯得毫無勝算﹗

要陳方安生出山,是因為泛民陣營知道很可能會輸給葉劉。輸給葉劉,並不是輸了一個立法會議席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其象徵意義﹕它代表了泛民靠七一遊行所賺取的政治老本,會一下子輸光。不要忘記,葉劉以「掃把頭」的惡形惡相硬銷廿三條、一手觸發五十萬人大遊行,才只是四年前發生的事。

試想想,如果補選是在當年五十萬人遊行之後舉行,相信泛民就算派「第三、第四梯隊」一樣可以擊敗葉劉。泛民最失敗之處,是今天的葉劉和四年前的她,其實沒有多大分別。下台之後,葉劉無疑是去了史丹福「浸鹹水」、又剪了個新髮型,形象上是有些少改善,但其基本的意識形態,卻不見得有甚麼大轉變,為甚麼她能夠在這次單議席單票制的補選中,成為了泛民「聞風喪膽」的勁敵呢?與其說是葉劉自我改造成功,倒不如說是泛民的失敗,因為這反映了他們在市民心中的地位,這四年來迅速下滑。

泛民不是未曾在選舉中輸過,但這次若輸給葉劉卻會有完全不同的意義。泛民原先高調地把這次補選定位為「民主和反民主的公投」,結果卻反而更像是市民對泛民陣營的一場公投。既然自知沒有勝利的把握,泛民於是「調整」了這次補選的定位 ─ 自己抽身而出,改為力邀陳太出戰。其可以不計較陳太的管治理念是否與其一致,也可以不理會黨內「第二梯隊」的反對。一句話﹕泛民這次是輸不起的。

事實上,市民未必真的支持葉劉,但卻對泛民近年越來越左的表現的確是感到煩厭。葉劉向我們硬銷廿三條,泛民則向我們硬銷左傾的大政府主義﹕這裏嫌政府就反壟斷立法不夠快,那裏又嫌政府對西九文化項目的資助不夠多﹔最低工資、膠袋稅、車肽稅、一刀切禁煙法等等,諸如此類的政府干預,他們無一不歡,完全莫視香港人一向重視自由的基本價值觀。

要不是看準這點,就算有民建聯的鐵票作後盾,葉劉也未必敢參與這次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說得明白一點,葉太所指望的不是自己對選民有多大吸引力,而是選民對泛民陣營有多失望。就像大家不一定很喜歡曾蔭權,但相比起梁家傑,大家卻會覺得前者更加務實可靠,以致令他在三月「模擬特首戰」中,民意調查一直遙遙領先。

客觀的形勢表明,靠食七一遊行老本的泛民,政治資本已經消散得七七八八。陳太的出選,可以吸引部分原本已對泛民陣營灰心的市民﹔官場出身的她,聽聞獲得部分商界支持,多少亦令人憧憬她可以在越來越左的「泛民」政黨政治以外,開闢一個新的局面,為市民帶來新的希望。去當「泛民陣營共主」?不要開玩笑了。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膠袋稅﹕令公僕變身「大家長」

服務市民是政府的職責,相信沒有人會反對,而處理垃圾就是政府一項最基本的職責。這項服務當然不是免費,它是由公帑 ─ 亦即是市民的錢 ─ 來支付的。市民給錢政府,是要它替我們清理垃圾,而不是要它過問我們的垃圾桶內應該有些甚麼垃圾。從來都是這樣,直至有了膠袋稅。

膠袋稅的目的,並不是政府要籌錢來處理垃圾,反而是政府逃避責任,不願意去處理「太多」膠袋垃圾,於是要以徵稅去「阻嚇」市民使用膠袋。多徵市民的錢同時,處理垃圾的工作量又可因而減輕,這樣一個不公平的建議,簡直就是當普羅市民是傻子。

更不知所謂的是一眾盲從附和的傳媒知識分子,一直不負責任地向公眾傳達錯誤訊息,聲稱膠袋稅是「污者自付」的「環保稅」。這些謬論最近已由政府官僚親自戮破。

「政府消息人士」最近向傳媒表明,不會將膠袋稅的收入,與相關的環保開支掛勾,「以免公眾誤解投放在環保的資源最終很少」。「污者自付」就是按照處理有關污染的開支來計算收費﹔不與開支掛勾,實際上就是承認膠袋稅根本與「污者自付」無關。事實上,政府心知肚明,每年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總成本才只是十二億元,其中顏色膠袋所攤佔的成本估計不足一成,若膠袋稅和成本掛勾,根本就不可能每個收五毫子那麼多。

該名「政府消息人士」同時也自我踢爆了「膠袋稅是環保稅」這個騙人的伎倆。當記者問到是否擔心開徵膠袋稅後,市民會大量轉用紙袋時,「消息人士」說不擔心,因為「紙袋在製造、運輸及儲存成本均比膠袋高」。製造、運輸和儲存的成本高,正顯示了紙袋在生產和處理過程,所消耗的資源都比膠袋多,亦即更「不環保」。這首先證明了市場力量本身已經選擇了較環保的產品, 完全不需要政府插手﹔再者,如果政府真的以環保角度出發,紙袋不是比膠袋更應被列為徵稅對象嗎?

選擇向膠袋開刀,說來說去,真正的原因其實只得一個﹕政府認為膠袋價錢廉宜,必定會被市民「濫用」,所以要開徵新梲,令到市民感到「肉痛」。但政府憑甚麼認定市民在「濫用」呢? 就只因為大家不會任何時候隨身攜帶一個所謂環保袋?

莫說政府的數字有誇大之嫌 (塑料袋業廠商會指出,環保署的膠袋用量數字與統計處的相差十倍),就算盡信政府,「每名香港人平均每天使用三個膠袋」,這就是「濫用膠袋」嗎?市民一般會將購物膠袋當垃圾膠袋用,垃圾膠袋比超市膠袋大數倍以上,政府有沒有計算過,市民因而每天節省了多少個垃圾膠袋?

再者,香港的商舖密集分布,市民隨時可步行到就近的超市搜購日用品,然後重甸甸的挽回家,不像歐美國家般需要駛車到老遠的超市購物,然後直接駛到家門。相比起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在使用能源方面非常有效率, 香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遠比西方國家少, 以每公噸排放來算我們的生產值更是全世界排第九。這麼環保的生活方式也許令我們用多了膠袋, 但環保分子和政府只看我們用膠袋的數量便認定我們是浪費和不環保, 實在是非常不公平。

事實上,市民多用膠袋,只反映了價錢廉宜、柔韌耐用的膠袋廣受大眾歡迎而已,當中並沒有所謂濫用不濫用。只要膠袋稅的先例一開,任何廣受大眾歡迎的商品,日後都可以「濫用」之名徵稅。政府編造「市民濫用膠袋」的謊言,藉此將自己的角色,由服務市民的公僕,變身成為指導市民行為的「大家長」。開徵膠袋稅,為大政府「僕奪主權」立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

本網相關評論﹕與「污者自付」和「環保」無關的膠袋稅不義的膠袋稅

9月30日: Ignore the greenwash.. plastic is fantastic, Plastic bag tax 'would increase waste'

也是小農

9月17日蘋果日報的陶傑短評,將古宅景賢里的業主比喻為「一個賊佬」,因被保育人士「暗中報警」,於是便馬上拆卸古宅(陶傑的原文是﹕「殺了他的老母,姦了他的妹子」)。

這個是一個極盡煽情、同時亦是十分不知所謂的比喻。景賢里的業主不是賊佬,他是用真金白銀買下景賢里的。

你可以罵該名業主滿身銅臭、毫無品味,但他只不過是擔心自己的投資,會因被政府列為「古蹟」而化為烏有罷了。

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暖化問題」原來真是「人為」的﹗

環保分子的「人為全球暖化理論」說,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氣溫近年急升的元兇。這個粗疏的假設,一直缺乏嚴格的科學證據支持。峰迴路轉的是,最近卻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所謂「暖化問題」可能真的只是「人為」,只是此「人為」並不是環保分子所指的「人為」罷了。

最近,加拿大博客兼業餘氣象研究員Stephen McIntyre,在其網頁踢爆一向支持「人為暖化論」的美國太空總署哥德研究所(GISS)及其領導人James Hansen,指出其數據一直錯誤地高估了美國近年的氣溫,結果GISS被逼承認錯誤,修訂了數據,其中包括將00至06年美國大陸的平均氣溫讀數調低了攝氏0.15度。

美國這0.15度的調整,對全球氣候來說看似「微不足道」(GISS亦如是說),但卻足以動搖一向被傳媒渲染的「全球暖化」童話故事。美國自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來才「暖化」了0.21度,現調低0.15度,即代表「暖化問題」忽然「紓緩」了三分之二﹗這位加拿大博客對改善「暖化問題」的貢獻,較任何環保分子都要大得多﹗

另外,GISS過去的數據一直顯示近一百年來,美國大陸相連的四十八個州,十大最炎熱年份一半都在90年或以後發生。但經修訂之後,十個最熱年份變成有四次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發生,近十年發生僅得三次(參閱附表※)。可以說,美國這個「全球暖化禍首」,在過去百年原來沒有怎樣暖化過﹗更重要的是,三十年代全球工業化尚未普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比現在少得多。這無疑令傳媒知識分子在渲染「人為暖化」故事時,更難自圓其說。

既然難說,傳媒便索性不說。香港的傳媒對Mclntyre的踢爆固然完全沒有報道,就連美國當地的傳媒也很少提及。可以想像,如果今次GISS是向上修訂近年氣溫的話,傳媒肯定會以大字標題報導。事實上,《華爾報日報》的評論就指,整件事件令人不安的地方正是傳媒的雙重標準。
 
其實,今次踢爆GISS的Mclntyre,之前亦有份踢爆過環保分子經常引用、俗稱「hockey stick」的北半球一千年氣溫重組圖表。Hockey stick「大受歡迎」,是因為它顯示北半球的溫度在近一百年突然急速上升,符合環保分子和傳媒的「預期」,故此就算它離奇地把「中世紀溫暖期」和「小冰河時期」等氣溫的起伏,一筆抹去,大家也毫不介意,聯合國的官僚機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家小组」(IPCC)更急不及待把它放在2001年的報告作為重點氣溫重組圖表。

可是,此「stick」其後卻被Mclntyre等人踢爆是以錯誤方法創作出來,IPCC於是在07年的最新報告淡化hockey stick的重要性,改為把它和其他十多個圖表並列在一起,當中有些顯示目前的氣溫並非一千年以來最高。報告雖然仍然認為近年氣候是一千年來最高,但亦承認地球暖化其實早在五百年前已經開始。

類似GISS和hockey stick所犯的謬誤,「人為地」提升了氣溫,傳媒跟著大事渲染,還說是「科學共識」,但當這些所謂「科學共識」被否證時,卻無人再去跟進,遂令「暖化問題」越鬧越大。可幸的是,隨著「人為暖化論」的謬誤越揭越多,學術界似乎亦已漸漸轉軚。04年有統計指十年來發表的氣候變化科學論文,有七成半是支持或有限度支持「人為暖化理論」,但以相同方法的統計最近卻顯示,支持的比例近三年已跌至只有四成半。對於「人為暖化論」,多數論文只持中立結論,有百分之6更完全否定。

更有趣的是,儘管我們的傳媒仍在不斷渲染諸如「水淹中環」等暖化災難故事,在統計的528篇論文中,認為氣候變化會帶來災難性後果的,只得一篇。

9月09日: NASA’s James Hansen Finally Releases Climate Data Computer Codes
9月10日: The BBC has scrapped plans for a TV special on climate change
9月23日: James Hansen當年相信「人為冷化論
9月26日: James Hansen fundedd by Sorros
10月5日: Questioning 20th Century Warmth

推薦閱讀:
NASA and the Warmest Year
The climate debate could be changing
New doubts on global warming in revised NASA temperature data
NASA Flacks for Global Warming and Skirts Scientific Ethics
Reason to Re-Assess Global Warming Scare
Global warming is more alarmist than alarming
Yes, global warming really is man-made
A 2000-year global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non-treering proxies
Tree Rings Don't Indicate Past Temper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