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7, 2008

疑似淫褻的私隱事件

最近報章開始為刊登「經過剪裁」的疑似藝人照片找尋理據。蘋果蘋論便以「假扮小天使形象」的阿嬌作為例子,指傳媒「揭發他們(藝人)的真面目正是為那些被偶像愚弄的Fans敲響警鐘,告訴他們這些人的虛偽本性,使他們醒悟」。

或許阿嬌的「小天使形象」真的是「假扮」出來的,但另一受害者陳文媛又如何呢?她既不曾扮過「小天使」,又沒有試過在人前「痛哭流涕」「扮可憐」,近年甚至已淡出影藝圈,理應沒有甚麼「真面目」或「虛偽本性」值得傳媒去「揭發」了吧?但她的「經過剪裁」疑似照片還不是被傳媒照登可也嗎?

再者,就算真的是「假扮小天使」又有甚麼不對?一個兒童節目的女主持,在小朋友前也會扮作「小天使」般,放工後卻可能會跑到男友家中「淫褻」一番,那就代表她一直都在「虛偽愚弄」小朋友了嗎?

事實上,事件所觸及的核心問題是「私隱」而非「淫褻」。Yellowcow並不認為報章刊登「經過剪裁」的照片會教壞小朋友,更加強烈反對政府藉此事加強監管傳媒和互聯網,但卻完全看不到傳媒可以拿任何道德上的理由去為刋登照片作辯護 ─ 不論照片是否經過剪裁。

要知道,照片所涉及的都是個人私生活中最私隱的部分,而傳媒亦確信照片是真兼且是在違反當事人的意願之下泄漏(甚至被盜竊),整件事亦明顯與公眾利益沾不上關係。報章刊出「經剪裁」照片沒錯是可以避開《淫褻及不雅條例》,但卻繞不過捍衛當事人私隱這個應有的道德標準。

報紙不是互聯網,它是有編輯團隊把關的意見領袖。為了刊登「疑似淫褻」照片而致個人私隱於不顧,沒有盡力保衛私隱這個個人的城堡,日後若再談甚麼個人自由和權利,公信力勢必大打折扣。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人類發展趨勢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當暖化信徒願望成真‥‥

天有不測之風雲,但環保信徒卻深信他們可以預測「全球暖化」。只在一月初,環保信徒才憂心忡忡地「本港寒冷天氣愈來愈短」,又引述天文台預計香港「沒有冬天的日子」將會提早來來臨。但令人尷尬的是,天文台之後便錄得了香港歷來最長的寒冷天氣警告,而我們也渡過了一個十二年來最寒冷的大年初一

筆者實在無意跟天文台抬槓,但這個香港的「氣象權威」,近年為了迎合「全球暖化」潮流,作過不少似是而非的「暖化預言」,情況的確令人感到不安。例如去年中,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便曾作出過「香港寒冷日子下降得快而穩定」、「到世紀中甚至之前可能沒有冬天」等言論,引來傳媒廣泛報道。問題是﹕在今個嚴冬之前,天文台又可曾向我們作過半點預告?如果連這麼短期的氣象變化都掌握不來,我們又有甚麼理由相信天文台能夠預測四十多年後香港的天氣?

在科學上,「人為全球暖化」充其量只是個極其粗鬆的假設,但近年傳媒卻以偏概全,把任何地方出現的熱浪、暖冬,甚至風暴、水災等消息,通通穿鑿附會地拿來作為「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證據」,喜歡大字標題報道某某地方出現「多少年最熱的夏天」或「最暖的冬天」。今年一月初,當中國及中亞多個地區開始錄得多年來最嚴寒的冬季,初期傳媒卻鮮有報道,反而還在繼續渲染「暖化日益嚴重」。要等到一月下旬,內地雪災嚴重到引起全國煤電短缺、交通大混亂的時候,傳媒才後知後覺地改稱這是「五十年一遇的風雪」。其實,根據中國氣象局的公布,部分地區這甚至是一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

事實上,多得環保信徒和傳媒多年來合力向我們灌輸「全球暖化」的「害處」,現在許多人彷彿已經忘記了溫暖氣候對我們的健康究竟有多重要。其實,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應該知道,「寒冷」遠比「熱一點」來得可怕。以踢爆環保偽科學而著名的丹麥統計學者Bjorn Lomborg便指出,在歐洲每年因寒冷相關所導致的死亡人數約150萬,遠比酷熱相關的死亡人數20萬為高。即使處於亞熱帶的香港般,冬天一般不算寒冷,但在冬季的死亡率依然比夏季高。英國2004年有關「全球暖化」對死亡率影響的研究更指出﹕在寒冷天氣下冠狀動脈和大腦較易有血栓形成,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因而較高,而呼吸病在寒冷天氣下也更容易傳染,報告甚至指出「暖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整體上屬於正面的。

在富裕地方習慣高床暖枕的環保信徒,常常高呼「暖化危機」是「逼在眉睫」,但他們忘記了真正的「逼在眉睫」是嚴寒下的飢寒交逼。以中國這次「五十年一遇」的風雪為例,嚴寒令居民的能源消耗急增,加上交通運輸因風雪和路面結冰而癱瘓,加劇了全國煤電短缺的嚴峻情況,大量居民的生計即時受到威脅,這亦是這場風雪能在短短二十多天內令受災人數超過一億的底因。

去年農曆年期間,筆者曾在網誌說溫暖的氣候令人非常舒服,就算真的「全球暖化」其實也有好的一面,結果惹來環保信徒激烈的留言,指摘筆者是罔顧地球生態的自私之徒。今個農曆新年,暖化信徒或許會為他們一直夢寐以求的「寒冷冬天」願望成真而歡天喜地,但同時間,數以千萬計瑟縮在嚴冬下的中國人,生活卻因寒冷而陷入困境。

2008年2月12日: China loses one-tenth of forest resources to snow havoc
2008年2月13日: UK HPA Report: Global warming 'may save lives' (BBC & Spiked)

推薦閱讀:
Hot air, human health closely tied
Don't worry about summer, winter's the killer season
Earth is Becoming a Greener Greenhouse

Sunday, January 27, 2008

「全球暖化」下的全球變冷「小事」

中國的大風雪,令內地煤電短缺、交通混亂。對此,一向堅信「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明報也有報道,但就是沒有告訴讀者﹕這是中國數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季。

其實,不只中國,整個中亞地區,今年冬季都錄得「異常」寒冷的低溫和風雪,數以百萬計平民的生活,因缺乏足夠取暖能源而陷於困境

當然,對於在發達地區高床暖枕的「全球暖化」環保信徒來說,這些都是雞毛蒜皮「小事」,實在不值得「浪費紙張」去報道也。


2008年2月4日: Arctic ice isn't vanishing after all but re-freezing at record pace
2008年2月5日: Global warming protest frosted with snow
2008年2月5日: First snow for 100 years falls on Baghdad
2008年2月5日: Russians brace for temperatures of as low as minus 55 degrees Celsius
2008年2月5日: Weather deaths declining since 1920s (full report)
2008年2月5日: Storm brings heavy snow falls across Japan
2008年2月6日: 2007年南半球多國的冬天(南非, 阿根廷, 智利, 秘魯)是數十年多最冷的
2008年2月7日: Frozen Tajikistan pleads for energy aid
2008年2月13日: Mumbai freezes at a record low temperature
2008年2月28日: 12-month drop in world temperatures wipes out a century of warming

推薦閱讀:
Russian Scientist: A cold spell soon to replace global warming
Global cooling comes back in a big way
Global cooling as the Sun Set
Forget global warming: Welcome to the new Ice Age
Where did global warming go?
Will Media Expose Global Warming Con Job?

Friday, January 11, 2008

偏頗失實的伊拉克「爛攤子」

美國總統選戰剛揭開了序幕,傳媒知識分子在評論時,循例都會說選情顯示布殊政府的「爛攤子」令美國人心思變﹔而提到布殊的「爛攤子」,自然就會提到伊拉克。但到底伊拉克的「爛攤子」目前有多「爛」呢?很奇怪,傳媒最近卻很少提及。

原來,伊拉克這個「爛攤子」,最近的石油出口量創了三年新高,十一月出口的石油就有近5900萬桶,每日平均出口近200萬桶。出口增加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地的治安明顯有所改善。

我們一直看到的伊拉克新聞,不全都是有關恐怖襲擊、教派仇殺的嗎?治安怎麼忽然會有所改善?原來,本地傳媒一向只有興趣報道恐怖襲擊、殺人放火般的負面新聞,故此,當最近伊拉克的什葉派和遜尼派有和解跡象,遜尼派平民更自願組織保安民團(neighbourhood security groups)維持治安,成功清剿恐怖組織阿蓋達的據點時,傳媒便失去了興趣,幾乎完全沒有報道。

事實上,在保安民團的協助下,恐怖分子在伊拉克的活動遭受重創。根據官方數字,阿蓋達在當地的組織超過七成已被殲滅。拉登最近便威脅當地回教徒不要再加入保安民團,否則將遭受懲罰,令阿拉伯回教徒進一步認清其恐怖分子的真面目。恐怖活動開始受控,亦令伊克拉的平民和軍人,以及美軍的傷亡數字大減,三者的死亡人數,最近數月都跌至兩年以來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傳媒經常說美軍在伊拉克「傷亡慘重」、「泥足深陷」,但實情原來是傳媒只強調伊拉克美軍的陣亡人數,卻隻字不提美軍即使在和平時期,每年也會因意外、傷病或自殺等各種原因而「傷亡慘重」。例如,數據顯示,在沒有戰事的1980年便有近2400名美軍死亡,而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後,美軍每年死亡人數則介乎1200至1900人。事實上,美軍目前的死亡人數並沒有偏離過去二十多年的平均數。

傳媒知識分子可能會說﹕恐怖襲擊少了並不代表甚麼,若經濟沒有好轉,伊拉克還不仍只是個「爛攤子」嗎?誠然,伊拉克百廢待興,但最近已有迹象顯示其經濟正由谷底反彈,除石油的出口上升之外,通脹亦開始受控,該國貨幣第納爾(Dinar),去年升值一成,升值速度跑贏了我們祖國的人民幣。此外,伊拉克的股市去年上升三成七,國債自八月則升了一成八。如果貨幣和金融市場對經濟有一定指標作用的話,伊拉克的經濟前景顯然並沒有傳媒描繪得那樣悲觀。

對於傳媒知識分子來說,以上這些可能仍算不上甚麼成就,所以在報道時連提也懶去提。但不要忘記,伊拉克畢竟是個經歷過長期恐怖統治的國家,05年底才開始實行全民投票,首屆民主政府06年六月才誕生(雖然仍應比香港早至少十年以上)﹔對於伊拉克人來說,以上種種的改善已為他們帶來了新希望。去年底,至少便有近五萬名流亡敘利亞的伊拉克人回流返國

隨著伊拉克局情況改善,部分本來反對伊戰的美國議員對局勢開始改觀,亦令伊拉克在美國總統選戰中「降格」成為一個次要議題。傳媒知識分子一直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更指伊戰與「與反恐無關」﹔但局勢發展卻表明﹕伊戰逼使阿蓋達露出真身,令回教徒進一步認清恐怖分子的真面目。知識分子罔顧這些客觀事實,只在意報道負面消息,令我們看到的「伊拉克新聞」充滿偏頗失實,活像一個「爛攤子」。

2008年1月13日: Iraq Eases Curb on Ex-Officials of Baath Party
2008年1月13日: Saddam's handwritten will be dropped from the Iraqi flag
2008年1月13日: Bush's efforts to negotiate a long-term U.S-Iraq pact
2008年1月13日: Iraq MP said Iraqis Should Be Grateful to U.S.
2008年1月15日: Iraq Defense Minister Sees Need for U.S. Security Help Until 2018
2008年1月17日: IMF and UN see good year for Iraq
2008年1月19日: Iraq forces could control all provinces this year
2008年2月2日: Iraq's revival boosted as oil production rises to 2.4m barrels a day
2008年2月8日: Iraq ratifies Kyoto Protocol

推薦閱讀:
Why the Worst Is Probably Over in Iraq
Iraq Mission (Almost) Accomplished
Middle East indebted to Bush
The Surge Effect: The gamble is paying off for Bush and McCain
How Bush Decided on the Surge

Thursday, January 03, 2008

拖住文明後腿的知識分子

時代不斷進步,左翼人士亦不例外。從前的共產主義者會叫嚷要均分社會的財富,清算「剥削工人」的資本家。今天的新左派則「進步」了不少,他們改為要「正義分配」地球的「大氣層使用權」,而清算的對象,則集中針對「破壞地球生態」的資本主義魔鬼美國。

傳媒知識份子梁文道先生,最近撰文指美國是「拖住世界後腿」。他指摘歷史上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得最多,「令地球環境付出重大代價」,但卻不肯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就像某人「身上掉下來的毛髮塞掉去水口」,卻不肯去「分擔更多的水管修理費」。

筆者不清楚「毛髮脫落」對社會到底有甚麼好處,但如果沒有能源的燃燒排放,整個近代文明的發展便不會出現。要知道,由早期的木材、木炭,以至較近代的煤、石油及天然氣,獲取能源的方式就是透過燃燒這個氧化過程,釋放出能量,而氧化過程就必然會排放二氧化碳。把能源的燃燒排放比喻為「毛髮塞掉去水口」,是一個滑稽而不知感恩的比喻。

傳媒知識分子似乎認為,如果西方國家從來不曾燃燒過能源、排放過溫室氣體,現在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他們忘記了,燃燒能源正是推動近代文明發展的動力。沒有能源的廣泛應用,就沒有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電燈、汽車、飛機,以至後來的電腦和互聯網也不會出現。沒有西方國家過去百多年的「排放」,中國也極可能只停留在專制落後的小農社會(雖然有人會說中國人的思維仍很小農),知識分子那有機會像今天般透過發達的傳體暢所欲言?

燃燒能源絕對不是「罪」。它推動了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解放了環境對個人自由的約束,貢獻之大,就算溫室氣體排放真的如環保分子所說般帶來問題,人類當初還是會選擇同一條路。

與其他左翼環保信徒一樣,梁文道先生把「二氧化碳」和「廢氣」互相混淆。他理應知道,二氧化碳不是「廢氣」,而是地球上生命的必需元素。沒有二氧化碳,就沒有光合作用,植物便不會有糧食,整個生物鏈便告瓦解。反美的左翼環保信徒把二氧化碳宣傳成「廢氣」,說是「全球暖化」的元凶,這一點他們做得非常成功,現在大家一提起二氧化碳便會聯想到「全球暖化」。但事實卻是一向排放最多的美國,過去一百年的平均溫度竟完全沒有上升過,難道美國的科技真的高到可以將「暖化」通通「轉嫁」給別人而自己不受影響?

事實上,環境污染是一個管理上的問題。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基本上都是些發展中的國家,如中國﹔難道中國的空氣污染是美國吹過來的嗎?若然不是,到底美國的排放與中國的環境污染有甚麼關係?美國雖然排放得多,但保育卻做得很好,環保分子如真的關心環境的話,應呼籲發展中國家以美國為目標改善環境上的管理,而不是以「正義分配大氣層使用權」為藉口,反過來要求美國倒退到發展中國家的水平。

環保分子所謂的「正義分配大氣層使用權」,其實是把共產主義過去主張的均分財富借屍還魂。因為資本主義的現代生活都是建築在能源的消耗之上﹔賺得越多,消費越多,最終能源的消耗及排放自然亦越多。若把能源的排放限制,那賺得再多也沒有用。梁文道等知識分子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都不該享有比其他國家人民更高的排放量」,但問題是﹕如果美國人不應比一個非洲窮人排放更多的話,那麼,居住半山的富豪是否也不應比住天水圍的草根市民排放更多呢?骨子裏,這其實是舊日共產黨「大鍋飯」集體平均主義的翻版。

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人限制過任何國家的排放,大家的「大氣層使用權」本來就是平等的,決定排放量的唯一因素,就是你能賺多少錢購買能源去燃燒。這亦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拒絕為減排設限的原因。他們要繼續增加排放,決不是爭取甚麼「大氣層使用權」,而是為了改善人民生活,望有朝一日能與歐美等富裕社會看齊。

左翼知識分子眼中,「富裕」本身就是「罪」。只是汲取過共產主義失敗的教訓,他們都不會直接說出來。透過出色的語言技巧,他們創造了根本不存在的「大氣層使用權」,拖住文明發展的後腿,以免世界進一步走向那「萬惡」的資本主義富裕社會。

補充:
根據梁文道另一篇差不多相同的文章,原來「毛髮脫落」這不知所謂的比喻是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提出的,真不明白為什麼香港傳媒知識分子這麼欣賞辛格這個Intellecutal Moron

2008年1月19日: Greenpeace rallied against the launching of the world's cheapest car
2008年2月09日: Eco-fascism: Jail politicians who ignore climate science

推薦閱讀:
If More CO2 is Bad ... Then What?
Blame the greens when the lights go off
Without us Human, Earth would be pointless
Elite disdain for consume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al extremism must be put in its place
'Medieval Environmentalists' attack CO2 in their efforts to derail civilization
Bali's Smog of Self-Delusion
Buying Forgiveness
The Conspiracy to Deny the Poor Mobility
The Little Car that Environmentalists Love to Hate
In Praise of Car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