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29, 2006

哈馬斯仍然拒絕承認以色列

蘋果6月29日標題為「哈馬斯同意以巴並存」的報導指哈馬斯為了避免公投, 「同意根據以巴並存方案進行談判」, 並引述阿巴斯助手說「 哈馬斯是「向現實投降」,不得不承認以色列,不得不同意分權。」

事實是哈馬斯仍然堅持不承認以色列:

  • "We said we accept a state (in territory occupied) in 1967 — but we did not say we accept two states." (哈馬斯議員Salah al-Bardaweel )
  • “The document included a clear clause referring to the non-recogni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Occupation” (哈馬斯發言人Sami Abu Zuhri)

哈馬斯不但不承認以色列, 也沒有同意什麼「以巴並存」, 這完全是巴勒斯坦內部鬥爭的妥協, 最多只會令哈馬斯和法塔赫可以並存。

明報有關的報導較為合理, 也提到事件中的重點《獄中協議》, 不過其中這段「當中表示同意接受在1967年被佔地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國,並暗示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呼籲巴人停止襲擊...」仍然是誤導, 因為從沒有任何哈馬斯人士表示或暗示過會承認以色列, 這完全是西方傳媒一相情愿的想法。

資料來源: Meryl Yourish , Little Green Footballs

10月9日補充: Palestinian Premier Vows Not to Recognize Israel

Wednesday, June 28, 2006

弄巧反拙的「降溫奇招」

6月28日經濟日報在A20版整版報道了所謂「科學家5招奇想降溫」來解決「地球暖化問題」﹔但當中不少招數其實本身看來就是一種污染﹕

- 在半空排放二氧化硫折射光線
- 把鐵質注入海,令藍海洋變成綠海洋,吸收二氧化碳
- 將白色膠碟浮在海面把陽光反射

攪這麼多「污染」,為的就是要解決一個科學界尚未確定的所謂「地球暖化」問題,這不是有點荒謬嗎?(要了解「全球暖化」假設在科學層面上的疑點,可參考本網四月的評論﹕誤導的氣候暖化文章空氣污染有助對抗全球變暖、及三月時的評論「全球變暖」)

另外,經濟日報同版又有另一報道「科學家警告﹕氣溫會急降」中,引述一名研究古代冰川的科學家指﹕

‧地球若繼續暖化下去,氣溫將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急劇下降‥‥從冰川標本顯示,全球氣溫有可能,亦曾試過以很快的速度冷卻下來

意思就是在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fossil fuel)之前,地球的氣候波動事實上早已存在。

7月1 日補充: 一些本來支持京都條約的歐洲國家現在的態度已變得搖擺不定

7月2 日補充: 而不支持京都條約的美國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成績反而更好

Tuesday, June 27, 2006

足球童工

6月27日有線電視一則新聞指﹕觀眾在看世界盃時,有否想過「參與比賽的足球原來是充滿血汗」,然後講述印度新德里有工廠僱用童工,辛苦地縫製著足球。

這裏有一篇6月10日印度當地的評論,局部地反駁了相關的報道,並指西方人權組織眼中的「剝削待遇」,對沒有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中國家的工人來說,往往是他們的經濟命脈所在。

8月2日補充: 很多工廠因為人權組織的抗議而被迫關閉, 結果是很多童工因此被迫走上賣淫, 犯罪和飢餓之路。

「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消息

6月26日外電普遍報道,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創03年以來新高,每日產油250萬桶(可參考BBC的有關報道)。

但這則新聞似乎很不受香港報紙的「歡迎」﹕翻看過這兩天的本地報紙,似乎沒有一份有報道過﹗

猶記得今年三月不少傳媒總結伊拉克戰爭三周年時,其中一個用來描述伊拉克「一團糟」的指標,便是「產油量不及戰前」。

三個月後的今天,同樣是伊拉克、同樣是石油,卻沒有報紙去提及﹗

事實上,雖然BBC等報道指,日產250萬桶比起侯賽因當政時的最高日產量350萬桶仍有距離,但這只是指91年波斯灣戰爭前的高峰產量﹔根據這報告,99-01年伊拉克的日產量應只有250萬桶﹔而根據《紐約時報》04年時的報道,伊拉克戰前的日產油量則為280萬桶。

無論如何,這顯示了現時伊拉克的產油量,大致已回復03年戰前時的水平。

而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 伊拉克的學生人數比戰前大幅增加, 總學生人數05年比02年增加了7.4%, 中學生和高中學更增加了27%, 而同期伊拉克的整體人口則增加了8%。這裡還有一篇令人鼓舞的伊拉克大學教授訪問。

在侯賽因年代備受破壞的濕地現在也重現生機, 詳細報告在這裡

無牌小販和舊衣回收

明報6月27日的兩篇社評「小販管理講平衡 執法寬緊須檢討」和「鐵籠阻街事小 管治得失事大」:

  • 無牌小販引起的社會問題,主要是阻塞街道、影響市容衛生、對合法商舖不公平,但它對社會也有一些積極的貢獻,...應該有節制地掃蕩,使其活動範圍和時間受到控制,不致蔓延擴散,把對市民的不良影響減至最低,但沒有必要趕盡殺絕
  • (舊衣回收籠)這個阻街和破壞環境的問題,多年來得不到解決,...直到現在有官員和部門願意承擔責任,鐵籠阻街問題才迎刃而解。我們希望其他相類似的問題,都可以在同一改革思路下得以解決。鐵籠阻街問題看似小事,但對管治很有啟發性,因為它暴露了官僚系統的僵化和不願負責的作風

無牌小販和舊衣回收籠同樣做成阻街和環境問題, 不過明報的社評卻把鐵籠阻街這樣的小事無限上綱說成是管治得失問題, 完全不提其對社會的貢獻, 而無牌小販這個更長久和嚴重的問題卻要求政府有節制平衡, 之前所說的改革思路和啟發性也不知在那裡。

同一天兩篇社評, 前後矛盾, 言之無物, 完全民粹式的空談, 根本沒有什麼理念作為後盾。

商業組織就不可回收舊衣嗎?

6月27日蘋果和明報都報導了政府決定取締隨街擺放的回收舊衣籠, 因為這些鐵籠既阻街亦不衛生, 同時推出「社區參與計劃」劃定140多個回收籠地點, 取締阻街的回收籠是應該的, 本來沒有什麼問題, 但為什麼政府的新計劃只限於非牟利組織參加, 商業組織卻被拒之門外呢?

商業組織不也是在回收舊衣方面有所貢獻嗎? 其實有理由相信商業組織在把舊衣處理和轉移這方面會做得更有效率,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可生存, 而非牟利組織在這方面的成效如何其實大家都不清楚, 但卻眼紅商業組織在這方面分一杯羹。

而政府的計劃也是矯枉過正, 把回收舊衣籠限於社區中心、政府大樓和休憩場, 對有意棄置舊衣的市民造成不便, 只會令回收舊衣數量減少。

6月29日補充: 牟利的舊衣回收商快要被政府趕盡殺絕, 但為什麼至今好像沒有任何報章找過他們訪問, 了解他們的運作和心聲呢? 難道大家真的把他們當作如長春社所說的「不法商人?」

本網相關評論: 鼓勵商業組織回收舊衣

Monday, June 26, 2006

專家意見

本地報章報導新聞時經常剎有介事事無大小都找些專家來對事件發表意見, 以為這樣才夠專業, 但記者的問題通常都很表面, 結果的所謂專家意見都是老生常談或人所共知的事, 浪費紙張之餘也不會令讀者對事件的了解有所加深。

就以明報6月26日的報導作例子, 報導是有關一名父親帶同11歲兒子在一間百貨公司假扮顧客進合作偷近千元的玩具, 但被保安人員發現報警將兩人拘捕。

偷竊已是不對, 帶同兒子犯罪更是錯上加錯, 這給論是常識, 相信沒有人會不清楚, 不過明報的記者和編輯似乎都不太肯定, 硬要找了一些專家來詢問, 而專家的意見是:

  • 兒童會以父母為學習榜樣,故父母的行為對子女影響非常大
  • 孩子的道德觀念或會被歪曲,混淆對錯,誤解偷竊是「可以做」和正確的,對日後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 成年人應該教導小孩子要誠實,世上無不勞而獲的東西
  • 攜帶子女一同犯案,耳濡目染,子女日後也會「有樣學樣」,最終難逃法網

這篇專家意見報導共4百多字, 但讀後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小學生作文一樣, 把本來兩三句便可表達的概念硬要用數百字堆砌出來。

Friday, June 23, 2006

侯賽因的一餐絕食

6月23日蘋果和明報都報導了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絕食抗議其一名辯護律師被殺, 並說會堅持絕食至其他律師的安全得到保證, 而這消息是侯賽因的律師團發出的。

事實是侯賽因的所謂絕食只不過是沒有食一餐午餐, 不過這樣已經可以令全世界的傳媒為其宣傳, 似乎侯賽因很明白西方以至本地傳媒的運作。

7月20日補充: 今次侯賽因的絕食似乎是真的, 已經第12日了, 希望他繼續下去, 痛苦緩慢的死亡是侯賽因應得的懲罰。

反吸煙運動的虛偽與獨裁

6月22-23日,香港傳媒普遍報道政府計劃在泳灘及公園全面禁煙﹕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楊何蓓茵指出,沙灘有很多兒童及青少年,大家都希望在沙灘呼吸到新鮮空氣,故將沙灘納入禁煙範圍 (明報)

這個「禁煙理由」暴露了反吸煙運動的虛偽﹕政府建議室內禁煙時,指是因為室內通風不足﹔如今要在空曠多風的沙灘禁煙,便說是因為在沙灘「大家都希望吸到新鮮空氣」﹗試問有那些地方人們不希望吸到新鮮空氣呢?

更重要的問題是,一吐出口便馬上稀釋的二手煙,真的「毒」得連海風也吹不散嗎?

事實上,帶起「二手煙有毒」問題的始祖 --- 美國環保局(EPA) --- 1993年將二手煙列作「A級致癌物質」的報告,就曾被北卡羅來納州法官William Osteen批評為﹕「不誠實地選擇一小撮研究來支持EPA一早已下了的結論」(the EPA dishonestly selected a small batch of studies that supported its desired conclusion) (可參考此網)

其實,如果有心要找的話,在任何一件日常物件,你幾乎都可以找到大量所謂「致癌物質」。

例如,二手煙其中一種主要致癌物質苯并芘(benzopyrene),有研究就指,一塊一磅重的炭燒牛扒,所含的苯并芘就相等於300枝香煙﹗(參考此網)﹔亦有研究指,在廟宇內的香火,釋出的苯并芘是二手煙的五倍﹗(參考此網)

認為「二手煙有毒」而主張禁煙的人,他們也主張禁用木炭、禁燒香燭嗎?如果是的話,我們到底是生活在一個自由還是一個獨裁社會呢?

Yellowcow知道,就像飲酒和偏食等嗜好一樣,吸煙可引發很多害處,亦明白對很多不吸煙的人而言,吸煙者很討厭,但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裏,應是以理性和寬容的方法解決(如設立吸煙/非吸煙區),而不是透過煽動輿論,以民粹式獨裁手法把香煙禁絕﹗

本網相關評論﹕二手煙, 公眾健康, 個人自由五馬分屍也要持續有效

8月14日補充: 禁煙的下一目標: 三手煙?

Monday, June 19, 2006

麻木不仁、前後不一的反美評論

6月19日信報的《美國透視》專欄說﹕

‧(伊拉克)起義軍的暴力活動並沒有減弱的跡象。扎卡維不過是被美國故意吹起來的偶像,他只是許多支抵抗軍中的一支,遠非主力。

首先,觀乎扎卡維的暴行,我實在看不出有甚麼「義」可言﹔《美國透視》的作者硬把約旦籍恐怖份子的扎卡維稱作是伊拉克的「起義軍」,不是有點麻木不仁了嗎?

另外,扎卡維也不光是「被美國吹起來的偶像」,起碼《美國透視》的作者自己也有份吹, 如去年10月,作者就對扎卡維領導的阿爾蓋達的能力,作過以下的描述﹕

‧扎卡維的美索布達米亞阿爾基達組織‥‥企圖挑起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內戰。兩派之間的衝突正在加劇‥‥阿爾基達認為伊拉克戰爭是真主的恩賜。他們不但不想把美軍趕出伊拉克,而且希望無限期地拖住美軍,把它「凌遲處死」

9個月以前,《美國透視》的作者還認為扎卡維是個有能力挑起伊拉克內戰、把美軍「凌遲處死」的領導人物﹔怎麼9個月之後,扎卡維忽然間變成只是一個「美國故意吹起來的偶像」呢?

Sunday, June 18, 2006

蘋果日報對商台的態度

「最想非禮女藝人選舉」事件告一段落,蘋果日報6月16日的《蘋論》指﹕

‧商台節目違規,廣管局對它作出懲處是應有之義;不過要監察傳媒、監督廣播機構,最有效的依然是公眾透過輿論監督

《蘋論》的結論十分正路,但當中卻似乎有點「扮幼稚」﹕事實上,廣管局一直都充當著輿論 --- 特別是民粹式輿論 --- 的打手,輿論鬧得愈兇的,廣管局的懲罰通常就會愈重,《蘋論》反過來叫這樣的一家官僚機構去相信「輿論監督」比他自己更有效,實在來得有點古怪。

事實上,由於電台業務守則條文語意含混, 令廣管局可以按不同的需要,任意解釋條文。例如這次懲處商台「最想非禮女藝人選舉」的理據,如「品味低劣」等,1月份也曾用來對付商台另一節目主持人陶傑,而陶傑當時卻是在評論一些嚴肅的政治和宗教問題。

要守則的條文清晰一些,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進一步開放電台廣播市場,容許更多電台滿足不同的聽眾市場﹔例如,「最想非禮女藝人選舉」沒錯是不適合包括青少年在內的「一般聽眾」,但對成年層面的聽眾來說,卻可能是一個無傷大雅、富有幽默感的題材﹗

拜香港對報業沒有管制所賜,蘋果日報可以一面經營「鹹濕版」,另一面鼓動輿論,反對商台的「非禮」選舉,等到廣管局順應輿論懲處商台時,則又以智者的姿態提醒廣管局「還是輿論監督最有效」,像是仗義執言,骨子裏卻很condescending。

反脂肪不影響健康

明報6月15日報導了肯德基家鄉雞在美國被控告在炸雞過程中使用高脂的「部分氫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可引致血管閉塞的「反脂肪」(trans fat)。

根據這份報導, 喜歡食家鄉雞的朋友其實無需擔心, 因為正如大部份類似的指控, 「反脂肪」對健康的影響也是沒有什麼科學根據。

「反脂肪」氫化了的植物油, 作用為令油在室溫下不會熔化, 令食物可保持得更加長久, 大部份炸或烤的食品, 人造牛油margarine和牛羊奶都含「反脂肪」。

麥當勞在壓力下曾經嘗試減少使用「反脂肪」但最後因找不到合適的代替品而不成功。

8月28日補充: 根本沒有人理會快餐食品是否有「反脂肪」, 這態度今壓力團體不以為然, 因此希望利用法律把其理念強加於大眾身上:

  • the real goal is to impose CSPI’s ideas about a proper diet on consumers who have different values and priorities.

2007年4月18日: Does less trans fat make food healthier?

2007年4月21日: Trans fats are not the only villain in American diets

2007年5月14日: Reducing Trans Fats Not So Simple

Thursday, June 15, 2006

傳媒擺斌仔上檯?

霍金訪港舉行記者會, 會上問題之一是有關癱瘓病人鄧紹斌曾經尋求安樂死一事, 我看過多份報章的報導(1,2,3), 找不到理由相信這是斌仔自己提出的問題, 也找不到證明記者事前有問過斌仔的看法。

傳媒可直接問霍金對癱瘓病人尋求安樂死的看法, 其實並沒有必要用斌仔作例子, 這樣做似乎有擺斌仔上檯之嫌, 硬要把他和霍金比較, 非常不公平, 完全沒有理會斌仔的感受。

記者們, 請告訴我你們並沒有這樣做吧。

哈吉女孩

蘋果和明報今天分別報導了網上正流傳一位美軍演唱名為《哈吉女孩》(Hadji Girl)歌曲的錄影, 此錄影本登在youtube網頁但現已被除掉, 較清晰的版本各位可到這個網頁(中間)或這個網頁(影片中段)找到。

這首歌其實是描述一美軍愛上一位伊拉克女孩, 女孩帶美軍回家, 原來這是個陷阱, 美軍被伏擊, 結果是女孩被其父親和兄弟亂槍殺死, 美軍最後把女孩的父親和兄弟殺死。

這歌曲並非如蘋果所描述是「歌頌殺死伊拉克人」, 只不過是用黑色幽默來反映伊拉克戰場的情況(例如恐怖份子經常用平民作掩護), 說這歌是反恐怖份子更為貼切。

(各位有興趣的話,可親自看看《哈吉女孩》歌詞,自己判斷一下,這首歌是否真的像傳媒所說般「歌頌殺死伊拉克人」)

而chorus部份的"'Dirka Dirka Mohammed jihad, Sherpa Sherpa Bak Allah " 只不過是真接取自卡通電影"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 並非真正阿拉伯語。

蘋果至少自已有作網上調查, 對錄影和歌詞大意作描述和登出整篇歌詞給讀者作判斷, 而明報卻頗無恥, 竟然只是斷章取義抽出以下數句便說這是「讚揚屠殺伊拉克平民」:

  • 「我抓她的妹妹放到我面前。子彈橫飛,鮮血在她雙眼之間噴出,我狂笑不已...我把那些小龜蛋炸上天堂,他們應知別煩X陸戰隊。」

這首歌的旋律和彈唱都不錯, 如有興趣可到這網頁下載其mp3版本到ipod。

6月29日補充: 美軍決定不會對唱歌的士兵Joshua Belile作任何懲罰, 原來Belile自己有隊band, 叫Sweater Kittenz

Wednesday, June 14, 2006

女記者不知為什麼坐監

蘋果日報6月13日標題為「《紐約時報》女記者寧坐監不供出線人」的文章:

  • 《紐約時報》女記者米勒(Judith Miller)去年在「特工門」事件中,為了堅守保護消息來源,寧願坐牢也不肯供出誰人非法洩露中央情報局(CIA)特工身份,她去年七月被判蔑視法庭罪成,判入獄18個月。米勒被監禁近三個月後,獲消息來源許可不用再保密,才決定向法庭作供,獲釋出獄。《紐約時報》隨即公開,米勒的消息來源是當時副總統切尼的幕僚長利比。
  • 至於有份報道CIA特工身份的《時代》周刊記者庫珀(Matthew Cooper),則在去年中獲消息來源同意,供出是白宮副幕僚長羅夫向他披露有關消息,而聯邦法例規定不能洩露CIA 特工身份。

事實是利比早於米勒被判入獄前差不多一年已許可米勒供出自己是她的消息來源, 她的作為在很多人眼中反而是毫無原則的表現。

消息來源許可也應該只限於法庭作供用, 米勒和庫珀向公眾公開利比(Lewis "Scooter" Libby)和羅夫(Karl Rove)為消息來源其實很有問題, 整件事唯一有原則的記者是最先透露普萊姆為中情局工作的Robert Novak, 他也同樣得到消息來源許可向法庭作供, 但到目前仍然沒有向公眾公開消息來源是誰。

(有關詳情可參閱本網4月8日的評論布殊沒有洩什麼密, 特工門也不是醜聞)

6月15日補充: 檢察官菲茨杰拉德(Patrick Fitzgerald)正式通知羅夫他不會被起訴

8月28日補充: 首先披露普萊姆為中情局工作的是前國務院官員Richard Armitage

不盡不實的毒水果報道

6月13日經濟日報新聞「內地毒水果無王管 恐輸港」,引述綠色和平所做的報告指﹕

‧綠色和平再發現四分一廣州超市蔬果含禁藥‥‥當中更有毒性劇烈的滴滴涕(DDT)

首先,直至目前為止,DDT在內地尚未是禁藥﹔中國雖然在04年參加了倡議禁用包括DDT在內農藥的斯德哥爾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但公約在禁用DDT方面,給了中國至少五年的豁免期。(可參考此網)

其次,經濟日報的記者指DDT「毒性劇烈」,則是個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連綠色和平的新聞稿也沒有這樣說),因為雖然自70年代開始,基於環保運動所帶來的政治壓力,各國陸續開始禁用DDT,但實際上從未有過科學證據證明,DDT會對人體有任何害處。(詳情可參閱本網4月時的評論使用農藥可挽救數百萬生命)

Tuesday, June 13, 2006

明報﹕對美軍毫不專業

明報6月12日題為「戰爭真相「瞞得就瞞」」的專訊有以下一段:

  • 去年11月,伊拉克哈迪塞村發生炸彈襲擊,一名美軍及24名平民死亡。但美國傳媒事後揭發美軍是因同袍被炸死,而襲擊民居,屠殺村民報復。至本月初,美軍3月中旬於伊沙齊鎮蓄意射殺11平民的片段又在媒體曝光。

哈迪塞村(Haditha)事件還在調查, 但明報自己已經作出美軍「屠殺村民報復」的結論, 這事件疑點重重, 可參考這報導或本網早前的評論

至於關於伊沙齊鎮(Ishaqi)那句更是不誠實, 事實上根本沒有「蓄意射殺11平民的片段」, 所謂片段只看到被炸毀的屋和屍體, 是否美軍射殺也不清楚, 更不用說什麼蓄意, 各位可參考本網另一早前的評論

根據這報導, 伊拉克外相Hoshyar Zebari堅持美軍沒有蓄意射殺平民, 平民死亡責任在恐怖份子, 並對傳媒暗示不滿。

明報對讀者的態度才是「瞞得就瞞。」

Monday, June 12, 2006

蘋果日報﹕只對恐怖份子專業

Yellowcow發現,其實蘋果的編輯也是可以很專業的﹔但問題是,這種專業態度不是人人可以享有﹕恐怖份子可以,美國則沒有這個資格。

例如,當恐怖份子施襲殺人,只有傳聞而又未有組織承認責任時,蘋果編輯們所用的標題都會盡量保持客觀,又懂得用「涉及」、「懷疑」等字眼﹕

- 神秘殺手隊襲平民挑火頭(05年9月1日)
- 阿蓋德涉炸伊神聖清真寺(06年2月23日 )

當恐怖組織承認責任之後,蘋果的編輯們亦會非常克制,無論事件多血腥,也絕不會用上「屠殺」、「濫殺」等煽情字眼﹕

- 伊自殺彈連環爆700死傷(05年9月15日)
- 巴基斯坦肯德基爆炸3死(05年11月16日)

可是,換了事件是涉及美國或其盟友的話,那怕是未經查證的消息,蘋果的編輯們都會馬上收起專業,盡量去煽情一番﹕

- BBC影帶揭破:駐伊美軍再濫殺(06年6月3日)
- 以軍濫殺平民(6月11日)
- 照片證美軍屠殺伊平民(5月29日)

上星期,蘋果在報道扎卡維死訊時,稱作是「反恐戰大勝利」﹔計我話﹕當像蘋果般的報紙傳媒也肯一視同仁,在處理美國新聞時,所採用的標準和處理恐怖份子新聞一樣的時候,那時才是反恐戰的真正大勝利﹗

(*註1﹕涉及BBC影帶的疑案經美軍調查後裁定符合「交戰規則」,其他兩宗疑案尚在調查中,本網相關評論﹕明報的選擇性報道伊美軍濫殺事件疑點重重)

(*註2﹕有關傳媒雙重標準的評論﹕傳媒的雙重標準欺善怕惡的本色)

荒謬的扎卡維被毆故事

今天蘋果和明報都報導了扎卡維懷疑生前被美軍毆打的消息, 消息來源是「一名最先抵達空襲現場的居民」(蘋果)。

我認為這所謂居民肯定是在講大話, 又或者根本不存在, 因為從任何角度看這都是匪夷所思。首先這所謂居民在扎卡維住所被炸後馬上抵達現場已經是令人懷疑, 因這樣做太危險了, 而如果他在美伊軍到達前已在現場, 相信他已被當恐怖份子殺死或拘留, 還有機會向記者報料嗎? 如果美伊軍已經在現場, 他還有可能接近現場嗎? 這樣重要和機密的行動斷不會如此兒戲吧, 這居民如果真是扎卡維的鄰居, 那麼他極可能是扎卡維的支持者, 他這樣說自然有其目的。

再者, 如果扎卡維還未死, 美軍當然希望把他活捉, 因為可能得到大量恐怖組織的資料。

這事顯示出伊拉克傳出的消息是多麼混亂和不可靠, 當我們看到類似報導的時候都要持懷疑態度, 因為傳媒似乎已失去了分析能力, 根本不注重其報導的可靠和準確性。

6月12日補充:

  • 扎卡維被炸52分鐘後死亡
  • 從伊拉克得到的大量情報, 可能證明侯賽因和恐怖組織的關係和解答大殺傷力武器的疑問。
  • 扎卡維在2002年已經進駐伊拉克, 並非如很多人所說是在美軍攻打伊拉克之後。

6月16日補充: 伊軍和美軍在扎卡維死後展開大規模鎮壓行動, 打死和搜捕大量恐怖份子。

Sunday, June 11, 2006

伊美軍濫殺事件疑點重重

美軍被指在哈迪塞村(Haditha)屠殺事件還在調查, 各傳媒已經認定這事是美軍做的, 但事件中所謂的證據和其來源其實很有問題, 這些外地的網頁網誌便把傳媒有關的報導作分析, 發現整事件疑點重重。

而這則報導讓有關的美軍有機會道出事件的由來。

2006年6月14日: 華盛頓時報有關這事件的評論
2007年4月18日: Haditha charges dropped against Marine
2007年8月10日: Charges dropped against 2 Marines in Haditha case
2007年8月14日: Innocents Of Haditha
2007年9月04日: Was a Crime Committed in Haditha?

Saturday, June 10, 2006

請問成本是多少?

6月9日各大報章均報道了中大、港大、科大與思匯政策所做的香港空氣污染研究,其中明報報道﹕

‧研究發現,若本港空氣污染程度可改善至如巴黎、倫敦等世界城市的水平‥‥會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總共減輕超過200億元經濟損失

係人都知如果香港變成巴黎、倫敦般會好好多,但問題是透過政府立法「改造香港」需要的成本又是多少呢?

例如,記者會上思匯行政總監陸恭蕙說,如政府引入世衛的空氣質素指引,「很多大型基建如添馬艦工程可能不能輕易通過」,那為甚麼有關研究不去計算,記者也不去問,失去這些工程究竟會造成甚麼經濟損失呢?(添馬艦政府總部工程造價約50億元,涉及2600個職位)

只計效益,不問成本,似乎是環保人士一貫的通病﹗

(*註﹕這裏列出添馬艦工程的造價,只為提供該類工程涉及經濟效益的參考資料,至於政府應否興建該總部,則是另一回事)

本網相關評論﹕減污染報道﹕只計效益,不問成本﹗(3月份)

聯合國的虛偽和罪行

蘋果6月9日標題為「安南副手狠批美國虛偽」的報導指「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布朗(Mark Malloch Brown)前晚公開指摘...喬治布殊政府是偽君子,把聯合國當成「隱形外交工具」處理國際問題,但從不讓國人知道,更縱容右派無的放矢批評聯合國,沒有為聯合國辯護,」 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John Bolton)則反擊布朗的發言, 以下是博爾頓認為布朗過火的言論:

  • "Much of the public discourse that reaches the U.S. heartland has been largely abandoned to its loudest detractors such as Rush Limbaugh and Fox News,"
  • "The U.N.'s role is in effect a secret in Middle America even as it is highlighted in the Middle East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 "too much unchecked U.N.-bashing and stereotyping"

首先布朗目前仍是副秘書長, 不是副秘書長, 只不過是快將離任, 他指名導性指摘某些美國傳媒, 並指中部的美國人被這些傳媒蒙騙, 基本上是在說Middle America無知, 以他的職位來說是不恰當的。

聯合國近年來不斷發生的嚴重問題, 美國政府和傳媒要求其進行改革是非常正確的, 支持聯合國的人來也應該支持, 聯合國反而指摘美國政府容許這些批評只表現出其不明白問題的嚴重性, 聯合國有什麼問題, 以下隨便數一些例子:

資料來源: Michelle Malkin

2006年7月21日: 聯合國在東帝汶
2006年7月29日: 聯合國在索馬利的職員利用聯合國郵袋進行犯毒活動
2007年7月22日: 聯合國維和部隊在象牙海岸(西非一共和國)涉及性罪行

未成年入投注站

明報在6月9日的「未成年入投注站通行無阻」報導中, 派一名未成年的17歲中學生到投注站「放蛇」, 而他進出數間投注站都沒有受到干涉, 結果又引來壓力團體呼籲馬會加強截查。

其實明報要試馬會, 為什麼不派一個12, 13歲, 明顯未成年的去「放蛇」, 如果仍然是自出自入的話那麼我覺得才是真正有問題, 如果每一個年青人進人投注站都要被截查的話那麼對馬會顧客會做成很多無謂干擾, 趕時間投注是很平常的事, 如果因此而錯過下注就真是多得你唔少, 因此現行做法之下有漏網之魚是肯定和可以理解的, 一個成年人是有權在不受干擾下在投注站活動的。

雖然定一個法定年齡是有必要, 但這也是頗隨意的arbitrary, 難道一個剛滿18歲的和一個差數天才夠18歲的人真是有分別嗎? 這種情況下作寬鬆處理是應該的, 加強截查並沒有必要。

至於什麼「外界關注」也是無聊, 又不是那些壓力團體, 我實在看不到普遍市民對這事有任何關注和不滿。

反恐戰爭的「溫故知新」

在反恐戰爭中,阿爾蓋達頭目扎卡維剛被殺了,適逢周未,我們就在此來個溫故知新吧﹗

今次Yellowcow選擇了一般人稱作是知識份子報章的信報,該報有很多作風很「自由派」的專欄評論,讓我們看看他們說過些甚麼吧﹕(紅色字是Yellowcow的回顧總結)

‧信報 03年9月 《美國透視》
『(布殊)說,平定伊拉克是反恐戰爭的一部分,則並不符合事實。美國非法入侵和佔領伊拉克跟反恐並無直接關係』

相信現時,已愈來愈少人說伊拉克戰爭與反恐無關了﹕約旦籍的扎卡維在中東一帶策動的襲擊,所殺的幾乎全是當地人或外國平民,不是恐怖份子又是甚麼?

‧信報 03年2月 高魯冀
『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正變成一場布殊的個人戰爭‥‥種族仇恨綿延及反恐聯盟崩潰的結果付出慘重代價,然後闖下經濟衰退的大禍,重蹈老布殊黯然下台的覆轍。這絕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在逐一實現的事情』

現在的情況是﹕儘管種族衝突不斷,伊拉克去年底國會選舉投票率近八成,民主產生的政府亦在5月底組成﹔布殊在04年以歷史高票6200萬多票連任﹔至於美國經濟,現在人們是擔心聯儲局繼續加息遏止通脹,而不是經濟衰退﹗對不起,高魯冀,你當年的預測似乎沒有一項實現﹗

‧信報 03年5月30日 國際時事評論《美為攻打伊朗製造藉口》『美國堅稱伊朗正在研製核武器‥‥顯而易見,美國對伊朗的譴責和恐嚇,是為下一步(入侵伊朗)行動尋找藉口』

顯而易見,現在沒有人再會說伊朗研製核武只是個「藉口」了吧?﹗

‧信報 03年5月 鄭赤琰
『令人擔心的,是美國會不會把伊拉克變作自己的殖民地‥‥
到底美國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殖民地主義者的行徑?答案︰十足是!』

令人開心的是,在美國這個「十足是殖民地主義者」的協助下,經常挑撥種族仇恨的扎卡維已被殺,經民主產生的政府也在同一天完全成立了(參考A Good Day in Iraq)

查韋斯在拉美失勢

明報6月8日標題為「秘魯前總統回朝 美鬆口氣」的報導指前總統加西亞在秘魯總統大選中獲勝. 擊敗了獲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支持的對手。

加西亞的勝利對美國來說當然是好事, 其實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拉丁美洲的受歡迎程度是被傳媒誇大了, 事實是秘魯人根本不喜歡查韋斯, 而其他國家也看清查韋斯的真面目, 除了秘魯多國會有大選, 得到查韋斯的支持的侯選人都馬上由領先變為落後。

而美國已經看到了這形勢, 不會同查韋斯進行對罵, 他的「拉美極左聯盟的大計」自然會被拉美選民丟棄。

Friday, June 09, 2006

二手煙, 公眾健康, 個人自由

最近英國上議院經濟事務委員會發表了一份報告, 其中指全面禁煙並沒有充分理由, 因為沒有證據指二手煙對公眾健康有影響, 反指立法禁煙時應該注意科學證據和法例對個人自由的影響。

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於1960-1998間在加州對10萬人進行研究並於2003年發表了這份報告, 結論是二手煙和吸煙有關的死亡率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

  •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do not support a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nd tobacco related mortality, although they do not rule out a small effec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lung cancer may be considerably weaker than generally believed.

但本港立法會議員在禁煙一事不但沒有從科學證據和個人自由方面考慮, 其中部份議員的立場更是極端, 室內禁煙還未實施, 議員鄭家富和陳偉業便急不及待提出要在巴士及小巴站禁煙。

6月14日補充: 禁煙只是開始, 如果認為這樣的運動只限於禁煙的話便大錯, 禁煙勝利只會令這些狂熱分子把同樣手法用於其他侵犯個人自由的運動上。

6月29日補充: 這文章對一些有名的二手煙研究作分析, 包括以上提到的研究, 指出就算是在很多人吸煙的室內場所, 二手煙的影響大約等同於每小時吸0.004支煙。

Thursday, June 08, 2006

美國人普遍反對同志結婚

蘋果6月5日標題為「布殊禁同志結婚招罵」的報導, 指布殊要修訂憲法禁止同志結婚, 是因為「自知聲望跌到谷底,為保住國會半壁江山,要千方百計討好保守派選民,於是搵同志搞。」

但反對同志結婚在美國是人心所向, 近年已經有23個州舉行了修訂州憲法禁止同志結婚的公決, 全部都以大比數通過, 而另3個州在本年底也會有類似的公決。

8月15日補充: 禁同志結婚是歧視?

8月21日補充: 如果社會容許同性結婚, 那是否代表一夫多妻, 多夫多妻也應該呢? 這樣婚姻制度基本上就變得名存實亡

10月22日補充: Another judicial setback for same-sex marriage advocates

11月10日補充: 5 states approve gay marriage ban

扎卡維被美軍殺死

最新消息: 恐怖頭子扎卡維已被美軍殺死, 這是伊拉克總理記者會的錄影

同一天, 伊拉克國會通過了最後三位部長的任命, 民主選舉出的伊拉克政府正式完全成立。

6月13日補充: 一個身在巴格達的伊拉克人對扎卡維被殺的反應

巴士阿叔被毆﹕刑事案娛樂化處理

6月8日蘋果日報頭版頭條新聞「巴士阿叔被毒打」之中,記者攝得「阿叔」在剛任職的扒王之王餐廳,被紋身漢毆打的過程。

如果事件屬實的話,事件明顯涉及刑事傷人,但奇怪的是,蘋果卻沒有當它是一般刑事案般處理 -- 沒有提及警方列作甚麼案處理,或正在追緝甚麼人,又沒有提及蘋果記者有否協助警方調查。報道只集中「阿叔」如何在餐廳內招徠人客,及被毆後的怨言。

「巴士阿叔」的形象雖已被徹底娛樂化,但他也是人,大庭廣眾下被圍毆更涉及治安問題,在這一點上,要求蘋果專業一點來報道這宗刑事案,也不是太過份吧?﹗

無意義的「知慳惜電」行動

最近地球之友發起「知慳惜電」行動, 宣傳節省能源, 例如減少使用空調, 並舉很一些實例和數字, 指這樣可以省錢和減少二氧化碳。

  • 假如全民響應「知慳惜電」,一年下來全港即可省下8億度電力,相當於18萬個三人家庭全年的電力需求,並可減少排放60多萬公噸的二氧化碳。(蘋果6月5日)
  • 譚女士一家三口在未實施節能計劃前,去年8月至10月電費高達1,380元,大感「肉赤」,於是一家人展開慳電行動...結果隨後的電費大減800多元。(蘋果6月5日)
  • 譚女士見狀便使出絕招,將冷氣機遙控器和浴缸的水塞一併沒收,女兒只好改吹風扇,丈夫就改為淋浴。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的電費由去年三四月的800多元,節省至今年同期的500多元。 (明報6月5日)

我認為這些家庭節省能源的行為對整體能源使用的減少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很少, 肯定沒有環保團體宣傳得那麼大。

就以譚女士的情況作例子, 節能行為的確是可以減少他們家庭的用電量和電費, 但因而省下來的金錢是會用來買一些貨物或服務的, 而任何貨物或服務的產生都是需要能源的, 因此節能行為最終只不過是改變了消耗能源的形式。

事實是任何消費都和能源有關, 經濟要發展便無可避免要增加能源的消耗, 我們需要的是在能源的產生和使用上更有效率, 而在這方面市場會比什麼「知慳惜電」行動更有成果。

只要你用錢便在消耗能源, 而人們要如何用錢是完全個人的事, 「知慳惜電」的人並沒有資格站在道德高岸對其他人說話。

Sunday, June 04, 2006

傷殘美軍控告「華氏911」導演

路透社6月1日報道,在伊拉克服役時受創失去雙臂的軍人Peter Damon,控告反戰電影《華氏911》的導演Michael Moore,未經他同意,輯錄了他之前在受傷時接受訪問的片段。

Damon接受訪問的原意,是要說明自己受傷後得到良好的治療,但Michael Moore在《華氏911》中,卻把Damon的訪問片段,輯錄在反戰議員指摘政府遺棄回國軍人的片段之後。

有報道此新聞的本地報紙只有兩份,其中,蘋果日報採用了廣東話「諧趣式」簡短地報道,明顯是將之當成一則國際花邊趣聞。

6月30日補充: 還有一位美軍也是受Michael Moore騙才在《華氏911》中出現, 不幸這位士兵最近在伊拉克陣亡

2007年3月5日: 最近有部記錄片揭露Michael Moore的騙人手術
2007月4月23日: Michael Moore exposed, Documenting dissent
2007月6月02日: Michael Moore真是相信自己的言論嗎?
2007月7月19日: Shooting Michael Moore

Saturday, June 03, 2006

這不是路透社說的﹗

6月3日蘋果日報的國際版,自稱根據路透社資訊,編纂了一個「駐伊美軍濫殺事件表」。可是,假如閣下看過路透社的原文,便會發覺為了更加煽情,蘋果的記者差不多完全篡改了原文﹗

例如,在陳述04年的美軍空襲事件時,路透社指明按「當地人的說法」(local accounts),空襲炸死的是正在參加婚禮的平民﹔但蘋果則改為「(死者)『證實』全是參加婚禮的平民」。(事實上,事後美國也提出了證據反駁婚禮的說法)

又例如,對於今年4月一名伊拉克男子死亡的疑案,路透社是說﹕根據美國傳媒報道,當局正調查該男子是否被美軍帶走及殺害﹔蘋果則將之篡改成﹕「(美軍)綁架和謀殺一名伊拉克平民」

事實上,基於所有指控均未有定案,路透社在報道時,都遵守了平衡報道的原則,陳述了控方和辯方的說法,絕不會像蘋果般一口咬定是美軍濫殺,完全不顧傳媒應有的專業態度﹗

蘋果日報的老闆黎智英曾說過,不相信blog(博客)會取代報紙,因為「博客沒有記者的『專業』採訪知識和能力‥‥又欠缺深入調查」。(可參閱有關的英文版文章)

看來,黎先生所謂的「專業」,跟我們一向理解的並不相同﹗

石油並不短缺

有趣的文章,其大意是石油其實永不會短缺,因為地球上石油的儲藏量其實非常非常的多。

而最近有科學家在北極洋發現了更多的石油儲藏量。

OK 這並沒有踢爆什麼,但我相信一如以往將來會有人提出石油短缺的說法,到時踢爆便容易得多。

汽水含致癌物無問題

各報章自本年3月以來一直有報導英美發現汽水含致癌物苯(benzene)一事, 事實是汽水苯含量很低,根本不會對健康有影響,又一環保組織和傳媒合力炮製出來的駭人事件。 

紙袋比膠袋更「環保」嗎?

6月2日經濟日報工貿版一篇報道標題「環保價廉 牛皮紙購物袋受捧」,引述一名印務公司營業經理指,牛皮紙袋比膠袋更環保,主要因為傳統膠袋「不能循環再用」。

不過,Yellowcow在網上溜覽了一會,找到了一些牛皮紙袋的生產數據﹕

‧ 牛皮紙袋的主要原料是木漿,根據美國林業及紙業協會American Forest and Paper Association統計,每製造700個紙袋,就要砍伐一棵15-20年樹齡的樹﹔相反,膠袋的原料是由石油化工提練出來的聚乙烯,不須要砍樹,對於經常嚷著要保護樹林的環保份子來說,膠袋似乎比紙袋更環保﹗
‧由於化學物質聚乙烯較易控制,在膠袋的製造過程中,原料的浪費比率少於一成,相反,紙袋的浪費比率則達兩成半﹔另外,製造膠袋時排出的廢料,亦較造紙少九成以上﹗
‧紙袋雖說可以循環再用,但並不代表可以「完全循環再用」﹔在生產再造紙的過程中,「循環物料」所佔的比例由兩成半至六成不等,其餘的原料仍是新鮮的木漿,亦即代表,即使「循環」,仍須要砍伐樹林﹗

看過以上數字,你認為提倡開徵膠袋稅的人,真的是為了「環保」嗎?

參考網上文章﹕Paper Or Plastic?
本網相關評論﹕「扶貧」與「膠袋稅」的不同待遇

開冷氣令樹林得以生存

蘋果6月2日報導全港209間中小學在6月1日齊關掉冷氣機至少半天,支持環保團體自然足印舉行的「無冷氣日」, 除了節省電費,

  • 更可減少因燃燒煤所產生的146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此排放量需要3.65個足球場面積的樹林,以一年時間吸收。

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些樹林因此得以生存, 因二氧化碳的是光合作用必須要的成份, 沒有二氧化碳便不會有樹林的存在。

Carbon Dioxide: They call it pollution; we call it life.

明報的選擇性報導

明報6月3日國際新聞「美軍再爆醜聞 涉屠殺11伊平民」指美軍今年3月15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以北伊斯哈格(Ishaqi)殺害了11名平民,並有最新的影片證明。

這段報導是引述BBC的報導, BBC原報導說明了影片的來源是一個反盟軍的強硬遜尼派組織(a hardline Sunni group opposed to coalition forces), 但明報的報導似乎是刻意不提這重要的細節。

蘋果在報導同一新聞時便有說明影片的來源。

事實在BBC網頁看到的所謂最新影片根本證明不了美軍有屠殺平民, 只看到被炸毀的屋和屍體, 而美軍事後對事件展開調查, 結論是美軍行動符合交戰規則(rule of engagemnt。)

6月11日補充: 剛發現同一報導中有這一段: 「去年11月,美國海軍被指在哈迪塞村屠殺多達24名伊拉克平民。」

被指在哈迪塞村(Haditha)屠殺的是海軍陸戰隊(marines), 不是海軍(navy), 希望這是一時大意, 如果明報記者或編輯不知兩者的分別的話, 那麼其專業水平便非常令人失望。

Friday, June 02, 2006

明報的躁狂

明報6月1日社論「若借醜聞發達 應停發綜援」,強烈批評「巴士亞叔」向傳媒索價做訪問,更促請社會福利署調查「亞叔」的財務狀況‥‥

事實上,事情發展到現在,「巴士亞叔事件」實際上已是一宗娛樂新聞,「亞叔」亦擺明以明星自居,要酬勞才做訪問﹔明報居然真的把事件當成是一宗「醜聞」,又不倫不類地與98年「陳健康事件」相提並論,其躁狂程度與「亞叔」不遑多讓﹗

最莫名其妙的是,明報一邊痛斥「亞叔」收錢才做訪問的行為,另一邊卻繼續大事炒作事件,除社論外,有關「亞叔」的報道共有四篇之多,恰恰反映「亞叔」的確擁有「新聞價值」去跟傳媒討價還價﹗
本網相關評論﹕見義而「不勇為」 法律也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