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外電普遍報道,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創03年以來新高,每日產油250萬桶(可參考BBC的有關報道)。
但這則新聞似乎很不受香港報紙的「歡迎」﹕翻看過這兩天的本地報紙,似乎沒有一份有報道過﹗
猶記得今年三月不少傳媒總結伊拉克戰爭三周年時,其中一個用來描述伊拉克「一團糟」的指標,便是「產油量不及戰前」。
三個月後的今天,同樣是伊拉克、同樣是石油,卻沒有報紙去提及﹗
事實上,雖然BBC等報道指,日產250萬桶比起侯賽因當政時的最高日產量350萬桶仍有距離,但這只是指91年波斯灣戰爭前的高峰產量﹔根據這報告,99-01年伊拉克的日產量應只有250萬桶﹔而根據《紐約時報》04年時的報道,伊拉克戰前的日產油量則為280萬桶。
無論如何,這顯示了現時伊拉克的產油量,大致已回復03年戰前時的水平。
而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 伊拉克的學生人數比戰前大幅增加, 總學生人數05年比02年增加了7.4%, 中學生和高中學更增加了27%, 而同期伊拉克的整體人口則增加了8%。這裡還有一篇令人鼓舞的伊拉克大學教授訪問。
在侯賽因年代備受破壞的濕地現在也重現生機, 詳細報告在這裡。
Tuesday, June 27, 2006
「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消息
Posted by yellowcow at 3:57 PM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8 comments:
如果今時今日產油量遠超薩達姆時代,這才算有新聞價值罷。伊拉克今時今日的產油量仍然不及被美英軍隊入侵前,那麼這「新聞」的價值在何?版面那麼真貴,不報道是正常不過啊。
我認為,做新聞不是要今日做這新聞,當明日有反駁便要做反駁,而是要衡量新聞價值吧。
伊拉克的濕地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濕地,是幼發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流域所組成的“新月沃土”,也就是四大文明之一“美索不達米文明”。
這濕地亦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一個重要補給點。
薩達姆在兩伊戰爭期間把濕地放乾,懲罰住在當地反對他統治的阿拉伯人。
雖然現在的修復有進展,但部份土地因長年缺水導致鹽分過高,就算再次灌水亦都不再適合動植物生長。
在這裏提提讀者Johnny,
- 伊拉克宣布每日產油量創250萬桶,在海外並不是一宗小新聞,國際油價的指標 -- 紐約期油 -- 便一度在消息傳出後應聲下挫。
-報道說仍不及侯賽因時期的產量,是指1991年 -- 亦即侯賽因入侵科威特而觸發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那年 -- 之前的高峰產量,並不是你所說的「英美軍隊入侵」那一次戰爭,那是2003年的事,中間相距12年,請勿混淆。
謝謝
>事實上,雖然BBC等報道指,日產250萬桶比起侯賽因當政時的最高日產量350萬桶仍有距離,但這只是指91年波斯灣戰爭前的高峰產量﹔根據這報告,99-01年伊拉克的日產量應只有250萬桶﹔而根據《紐約時報》04年時的報道,伊拉克戰前的日產油量則為280萬桶。
無論如何,這顯示了現時伊拉克的產油量,大致已回復03年戰前時的水平。
根據你所提供的紐時報道,美英入侵伊拉克前,伊拉克日產油280萬桶,而現在是250萬桶,那麼...我所說現時產油量仍不及美英入侵時,有說錯麼?混淆的似乎不是我。:)
BTW,國際油價所謂應聲下挫,真的是因為這個消息嗎?閣下認為這個消息,就是導致油價下挫的主因?我不是經濟專家,但對這消息能影響油價的程度甚有懷疑。
近期真正影響油價的,主要是美國石油庫存量,以及伊朗局勢;伊拉克產油逐步回升,愚見是不太重要。
BTW,你所說的油價下挫,是由70.8x降至70.7x。
謝謝Johnny的意見。
老實說,我並不知道6月26日美國早上交易時段紐約八月期油下跌32美仙,有多少是基於伊拉克這個消息。但當時卻有不少海外傳媒和分析員引用了這個消息來解釋油價為何回落。另外,最新的美國原油庫存數字是上星期三(6月21日)公布的,當日的紐約期油是上升,而不是下跌。
無論如何,我想說的是,這消息在海外並不是像閣下先前所說般,是一宗「沒有價值」的小新聞。
分析員總有籍口去解釋金融市場的升跌,而這早已成為資深投資者的笑柄,所以這些所謂分析員說伊拉克這則消息影響油價,很可能是他們沒有東西好說,就用這消息去justify這個微不足道的跌幅(0.1%左右)罷了。
事實上,看看外電稿,當日各通訊社似乎都不太看重這則大新聞。法新社有一段, 路透社有3段,美聯社及德新社則是一段也沒有。可以參考的是,各外電些當日的稿件總數如下:法新611段,美聯社873段,路透社564段,德新社304段。在這稿海中,有兩個外電社連做這則新聞也不做,法新社及路透社已算很俾面了。
謝謝Johnny的數據。
可以補充一下,美聯社在星期四(28日)已補報了這段消息,標題為"Iraq Oil Output Highest Since Invasion"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