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1, 2007

假大空的減排鬧劇

無可否認,左翼環保分子的語言運用極之出色。他們創造了「環保」這個辭彙,語意含混,意思可以隨着他們反對的東西而改變﹕反對污染時「環保」代表「清潔」,反農藥時,他們口中的「環保」則代表「有機」﹔到反膠袋時,「環保」的定義則是「可以自然分解」。最聰明的是把「環保」與「全球暖化」這個粗糙的科學假設相結合,把所有生命必需的二氧化碳打成「污染物」,並且掌握一般傳媒只愛煽情、懶去查閱數據的「特性」,令「環保新聞」變為他們反美的宣傳工具。

最近德國的G8峰會討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期間你就看到不少傳媒的報道和評論,都指摘美國退出《京都條約》,不像歐盟般在減排上訂下「更進取的目標」,導致了全球減排未能達標,是「罪大惡極」和「難逃責任」。但事實是,傳媒人如果肯花點時間查閱具體數據,便會發覺他們的這些所謂報道和評論究竟有多失實。

首先,《京都條約》的簽約國都有自己的減排目標,本身能否達標根本與美國毫無關係。實情是﹕大部分簽約國近年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減反加,例如,原歐盟十五國04年的整體排放,就較97年《京都條約》開始時上升近8%,多國早已承認將不能達標,有望達標的只有德國和英國。

與此同時,數據卻顯示「罪大惡極」的美國,減排的成績反而比許多簽約國家好﹕布殊00年上台至04年,美國的排放只上升了1.7%,同期原歐盟15國排放卻上升近百分之6,增長速度是美國的3.4倍。06年美國更首次在經濟增長下二氧化碳排放錄得1.3%減幅

事實上,《京都條約》除了訂下一大堆「減排目標」讓傳媒炒作之外,目前為止似乎一事無成。Global Carbon Project的報告指出,《條約》定立後全球在00至04年的二氧化碳的每年增長率反而上升至3%,差不多是90年代的三倍。趕着發大財的中國可沒有空玩這個徒勞無功的遊戲,最近在發表首份《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時,中國表明不會對任何量化的減排目標作出承諾,並指歐盟的控制暖化目標沒有科學根據,直言不會因為應對「暖化」問題而犧牲經濟增長。除中國外,經濟同樣急速發展的印度也拒絕任何具體的減排目標。

《京都條約》的最大問題是假大空。就算認同排放二氧化碳是「暖化」的「元兇」(實際上並沒有科學根據),以全球角度來看,是誰排放的其實並不重要,因為美國的二氧化碳並不會比中國的帶來更多溫室效應。但《京都條約》卻只就西方簽約國訂下大堆減排目標,卻迴避了新興國家的排放﹕中國和印度92至02年二氧化碳排放急增三成三及五成七,近年中國的排放速度更加快,估計最快今年便可取代美國成為最大排放國,但兩國的排放卻不受限制,反而可以透過出售「二氧化碳排放權」(carbon credit)賺錢。

從剛完結G8峰會的宣言來看,各國似乎已經接受了美國的策略,就是減排必須得到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的參與,宣言雖然提出全球在2050年減少排放一半的目標,但再沒有為各國訂下具體的減排指標,反而確認各國可按照國情訂立政策﹔宣言同時也確認了美國一直認為應以市場和科技推動減排的重要性,沒有再提及甚麼「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了。雖然左翼環保分子視今次G8為一項失敗,但實際上,其正是由過去的假大空走向務實的重要一步。

7月14日: 歐盟對自己制訂的mile per gallon (MPG)目標將不能達到
7月15日: 南美小國蓋亞那批評《京都條約》不能鼓勵對樹林的保育
8月09日:日本將不能達到其《京都條約》減排目標
8月19日: APEC unlikely to accept binding gas target
8月23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首腦認為《京都條約》要求先進國負起大部份的減排是不合邏輯, 但他的提議-由先進國出資給發展中國家去減排, 實際上是種環保殖民主義.
11月20日: Japan Needs Measures to Avert $10.5 Billion Carbon Credit Cost
12月02日: EIA Report: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eclined in 2006

推薦閱讀:
Bush Takes the Lead
Bush has taken on Europe’s role as a green champion
Bush Rebuffs Germany on Cutting Emissions
Bush is right on climate change
Bush's Green Turn Blunts the European Critique
Economic Climate Changes
New report finds that the EU’s key environment policy is failing(full report here)
Stop fighting over global warming - by Bjorn Lomborg

20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美國總統好像已簽署《京都議定書》,但美國參議院肯定從未確認《京都議定書》,因此美國從未退出這協議。

Anonymous said...

黃牛講既野已經無人信了.

Anonymous said...

點解黃牛唔講講香港的紅潮.無錫太湖水污染及廈門起對二甲苯廠引來民眾反對的新聞?

Anonymous said...

你地真係無留意廢柴兄的作風, 佢一定都是選擇性接受, 選擇性回應. 一些反環保的資料, 放在天腳底而又錯誤的佢都會找到. 但一些新聞廣泛報導, 又已經有事實証明的, 佢會視而不見.

Pen Wong said...

hello 黃牛,

歐洲佬就是這副德性的了. 正如肥彭說"noun有勁, verb無力".(not quite a diplomat)

他們的emissions-trading scheme(ETS)到現在也沒有甚麼看頭. the economist的charlemagne說原因有兩個. (1)EU批出的permit太多; (2)permit是免費的.

說來也沒錯. 但EU本身是一個講協調的organization. 他們先用鬆一點的game rules吸引member states和企業入ETS並不為過. free permits其實跟allocation也沒有關係, 只要market efficient就好了. 我們覺得ETS是有可能work的. (覺得. 我未go through details.)

但問題是: 映相位沒有了. NGO也不能在他們的banner寫"成功爭取"了.

:p

reference:
Charlemagne, "Climate control", The Econmist, 15 Mar 2007

http://www.economist.com/research/articlesBySubject/displaystory.cfm?subjectid=3856661&story_id=8850522


p.s. 有沒有讀過今期(jun)national geographic? cover story相當有說服力.

Anonymous said...

發達國家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廉價生產貨物,又耍發展中國家不排二氧化碳,他們也不好意思開口例自己米啦!係黃牛先會話發展中國家都要減排,攪串個全球化派對。

不過發展中國家的污染物,已經飄洋過海,全球共享。黃牛的一份是少不得,為多謝他不遺餘力撐污染者,努力反環保。
http://www.singtaonet.com:82/society/focus/t20060412_188876.html

Anonymous said...

Thanks :p ,

對於ETS,我無你咁樂觀﹔當廠房知道可光靠出售「污染」已能賺錢時,單是這一點,已徹底扭曲市場了。

And I haven't read yet that cover story, but will definitely check it out!

Yellowcow

Anonymous said...

大家學野了, 網民問了廢柴兄甘多問題, 廢柴兄只選擇略為對佢有利的去回應, 意圖改變討論方向. 繼續對香港的紅潮,無錫太湖水污染及廈門起對二甲苯廠引來民眾反對的新聞等等新聞聞而不見, 這真是高手!

Pen Wong said...

hello 黃牛,

正如以前香港製衣廠賣出口成衣quota就已經有賺? 又或者似後蘇聯時期的大企業, 佔了國營asset但不事生產? 改點game rules應該有可為的, 讓我問問Ronald Coase.

另外. 昨日見wall street jounral (asia)的editorial小讚G8的africa agenda務實了. 當然, Bono & Co.不大同意.

:p

Anonymous said...

John Micklethwait,米可斯維特,凡是對金錢有強烈追求慾望的人,沒有可能不認識他。他是《經濟學人》的總編。 The Economist在他去年上任之後,這本雜誌的編輯取向,已經慢慢地由綠轉灰,實在感到悲哀。

Anonymous said...

>對於ETS,我無你咁樂觀﹔當廠房知道可光靠出售「污染」已能賺錢時,單是這一點,已徹底扭曲市場了。

既然明知部份ETS會有這種缺憾 , 那你為什麼認為新系統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 就例如是改善配額的計算方法 , 又或者是配額交易上設限制 ..

我意思是 , 既然這問題已經在外地發生過 , 那為什麼你認為我們在做一個新的ETS時不能改正那些錯誤 .. 還是你認為即使改善了ETS根本也是行不通 ...

Anonymous said...

黃牛, 你對巢湖.無錫太湖藍藻水污染令百萬市民無乾淨水飲和廈門海滄興建對二甲苯廠引來大量民眾反對的事件有什麼看法? 內地的環保人士吳立紅因經常舉報污染企業而被當地政府扣押,你又有什麼看法? 請你不要再選擇地回應.

Anonymous said...

這毫無疑問是內地政治體制引發的問題,導致管理失效、產權不清,地方政府又缺乏制衡﹔故應釐清產權,確立制衡政府機制,以市場力量淘汰低端工廠。

同樣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問題與「全球暖化」無關。

Anonymous said...

高手, 廢柴兄真係太極高手. 佢的回覆和政府高官的回覆一樣甘高. 厲害!

Anonymous said...

廢柴兄, 等我來踢爆你的假太空回覆喇.

1) 做成巢湖.無錫太湖藍藻水污染等問題, 核心問題是內在成本與外在成本(external cost)問題. 作為一個廠家, 當然地想將外在成本轉移給其他人, 例如污染環境成本. 而環保經濟學是建議將此外在成本加回給廠商或甚廢物生產者, 令他們有足夠誘因去減少製造污染.

基於這原則, 環保經濟學建議環保稅是其中一項手段. 另外也要釐清產權, 以便針對污染者而作出適當的回應.

所以你認為要釐清產權, 確立制衡政府機制, 即是要求政府介入市場. 這言論與你之前的文章自相矛盾.

2) 上述內地污染問題當然與「全球暖化」無關, 略對環保及國情有認識的人都知道, 這是完全垃圾回應.

廢柴兄, 我講住甘多先. 如果要寫, 可以寫一篇論文都得. 但我想睇下你點回應先.

Anonymous said...

搞錯呀, 北極起勢咁融冰, 都視而不見.

Anonymous said...

黃牛, 大棠流浪牛之家的八十多隻黃牛.水牛正面臨缺水的危機,這事件蘋果報也有報導.

你叫黃牛,牠們大部分都是可愛的黃牛,故此牠們是你的親人.朋友, 請你施以援手.出錢出力幫牛牛.

------------------

流 浪 牛 之 家 被 截 水 源
蘋果日報 15/05/2007

本 報 訊 】 「 香 港 流 浪 牛 之 家 」 繼 上 周 六 有 義 工 被 襲 後 , 負 責 人 洋 洋 昨 日 表 示 , 養 牛 場 內 的 水 源 在 事 後 被 人 截 斷 , 曾 有 義 工 前 日 到 村 口 街 喉 取 水 , 但 在 昨 日 凌 晨 卻 被 人 全 部 倒 掉 , 現 在 水 缸 內 餘 下 的 水 , 由 於 水 位 過 低 , 即 使 得 牛 頭 低 」 , 牠 們 也 難 以 喝 得 到 , 場 內 82 隻 牛 面 臨 斷 水 危 機 。

村 民 在 附 近 監 視 喝 罵
本 報 記 者 昨 在 養 牛 場 所 見 , 有 村 民 在 附 近 監 視 , 並 用 粗 言 穢 語 喝 罵 洋 洋 及 記 者 。 洋 洋 昨 日 稱 , 目 前 情 況 十 分 嚴 峻 , 「 今 ( 昨 ) 日 連 溝 飼 料 水 都 唔 夠 , 水 太 少 啦 , 佢 飲 唔 到 水 缸 水 , 希 望 有 好 心 人 運 畀 佢 飲 , 否 則 遲 都 唔 知 點 算 ! 」 洋 洋 稱 , 養 牛 場 的 水 來 自 山 上 的 山 水 , 透 過 喉 管 輸 到 場 內 。 她 強 調 場 內 所 養 的 牛 只 會 到 荒 地 吃 草 , 不 會 踐 踏 農 田 , 但 卻 經 常 被 人 嚇 打 。
---------------------

元 朗 大 棠 谷 一 片 滿 佈 泥 濘 的 土 地 , 是 80 頭 流 浪 牛 的 棲 身 之 所 。 十 年 來 堅 持 收 留 被 棄 置 牛 隻 的 香 港 流 浪 牛 之 家 主 席 洋 洋 , 要 籌 募 供 養 牛 隻 的 經 費 之 餘 , 還 要 面 對 牛 場 附 近 村 民 的 壓 力 。 一 直 向 政 府 申 請 撥 地 不 遂 的 她 , 重 申 期 望 政 府 容 許 她 租 用 處 於 南 生 圍 的 一 幅 官 地 , 讓 被 遺 棄 的 牛 隻 有 一 個 長 遠 家 園 。




向 政 府 租 地 無 回 音

牛 隻 彷 彿 注 定 是 人 類 的 奴 隸 , 或 是 拉 車 耕 田 , 或 是 被 屠 宰 食 用 。 在 本 港 社 會 轉 型 的 大 氣 候 下 , 越 來 越 多 昔 日 務 農 者 放 棄 牛 隻 , 漁 農 自 然 護 理 署 每 接 到 棄 置 牛 隻 的 投 訴 , 即 將 牛 隻 捕 捉 拘 留 、 等 待 宰 殺 。 洋 洋 正 是 這 些 流 浪 牛 隻 的 救 星 , 出 錢 出 力 將 牛 隻 競 投 回 來 , 安 置 到 流 浪 牛 之 家 。 由 於 青 草 有 限 , 她 隔 日 要 到 元 朗 市 中 心 的 果 汁 店 收 集 榨 取 果 汁 後 的 甘 筍 及 蔗 渣 , 作 為 補 充 植 物 飼 料 。
籌 募 養 牛 的 經 費 固 難 , 應 付 附 近 居 民 的 投 訴 更 難 , 居 民 指 牛 隻 破 壞 先 祖 山 墳 、 又 破 壞 農 作 物 , 上 月 更 截 斷 水 源 , 要 求 流 浪 牛 之 家 遷 徙 。
洋 洋 無 奈 地 說 , 自 01 年 起 已 向 政 府 申 請 租 用 南 生 圍 的 一 塊 官 地 , 發 展 安 置 牛 隻 的 有 機 農 莊 , 可 是 政 府 一 直 未 作 回 應 。

appledialy@18.6.07

Sun Bin said...

i am sorry, but your essay seems to be as selective in presenting facts as the "environ-leftists" you accused.

1) some anti-bush-ists (not all of them are anti-americanist, many of them are actually americans) may have used kyoto as one of the reason to attack the bush policy. but to say "變為他們反美的宣傳工具" is simply exaggerating

2) on per capita basis. US is much higher than almost any country in the world? agree? then what is your point of 1.7%?
why did you compare this with 15 countries in EU (for which some are less developed)
the fair measure, i wish you would have presented, is the per capita amount of each country, their current growth,and the target reduction. and how much they achieved.
without this it is simple misleading to defend the USA.

---
finally, i am with you that global warming is not neccesarily bad.

yellowcow said...

Sun Bin,

Our eassays are often seen as selective because it is our intention to presen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ies, the side that main stream media (MSM) does not report. We don't bother repeating what has been reported in MSM already

When it comes to reporting on Kyoto, MSM seldom reports its ineffectieness but never fails to mention that the US did not rectify it. This would be just laziness but I believe the general anti-US bias in the media is more a reason.

It is true the US emission is higher than any country. But they are by far the richest country, and one of the richest on per-capita basis. How did the US become the richest? by producing more goods and service than anyone else. It makes all the sense that the US uses more energy and emits more. It would be more useful to compare emission on a basis of GDP.

Per-capita emission data thus is not very meaningful. But it does bring up an interesting point about kyoto, one which the MSM never mentioned. It is that the Europeans see this as a useful tool to make America less competitive. Europe's economy has been lower than the US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and its population is projected to go downward in the future. An emission reduction treaty will always have a bigger impact on the US because its faster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 brought up the 1.7% data to show that even without Kyoto, the US, under the Bush adminstration, has been doing a better job at controlling emission. This would indicate how ineffective and even useless Kyoto is.

And it is fair to compare the US data with the EU-15's because all together EU-15 has a similar economic size and population as the US. And they are are all Kyoto signatories. Since we are talking about emission reduction, the simplest and most meaningful comparison is to to see if there is any actual reduction, and failing that, how much growth in emission there is.

And how I wish to have the space to put out all the data. I have not even mentioned how Canada, NZ and japan are failing miserably their emission target.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can get some those data by following the links I provided.

I appreciate the very sensible questions you raised. Nice blog BTW.

yellowcow said...

Global warming is not neccesarily bad, but global cooling may lead to war and instability.

Just bump into this interesting article concerning a research done i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