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30, 2007

不方便(兼政治不正確)的真相

「全球暖化」是目前和可見將來最熱門的環保議題。如果只看本地傳媒的報道,大家可能會認為這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馬上想辦法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否則便難逃有全球生態大災難的厄運。

不過,正如一些末日教派堅信某年某日世界末日將會降臨,但卻依然改變不了地球每日在轉的事實一樣,大家其實無需因「全球暖化」而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因為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並不能改變地球氣溫古往今來一直都在變化這個事實。

同樣,無論大家如何減少浪費(其實只不過是消費),也不能改變二氧化碳排放在將來繼續大量增加這個事實,因為目前地球上大部份人口,生活水平都比我們差很多,很多更是極度貧窮,他們都希望擁有我們一樣富裕的生活水平。要改善窮國人民的生活,就必需要有充足的能源供應,而窮人富裕起來的結果,則肯定是對能源的需求大增。

就以中國為例,人口有十多億,幅員又這麼廣大,但當環保人士因憂心全球暖化而鼓吹西方各國「減排」時,卻甚少提及中國,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的貧窮人口數以億計,個個都伸長頸子渴望有朝一日可以富裕起來,這股狠勁,可不是任何末日論可以阻止得來﹗

以二氧化碳總排放量計算,中國全球排行第二,估計到大約2010年,大陸便會跑贏美國,成為排放最多的國家。但隨著近年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最近美國二氧化碳資料分析中心(CDIAC)的科學家便估計,中國甚有可能今年便可超越美國,進佔第一位。

經濟發展令中國人民情緒高漲,期待著真正「超英趕美」的一天,大家可以想像,到那一天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會增加至甚麼地步?事實上,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單是中國每年增加的排放量,便已經較英國一整年合共的排放量還要多,原因是大陸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有一座新燃煤發電廠落成。

大家亦不要忘記還有印度這個近年急速發展的人口超級大國, 當然還有非洲、東南亞等地,億萬計的窮人排隊等著終有一天可以像西方人般富裕地消費(浪費?)。在發達國家養尊處優的環保人士,有理由反對他們改善生活的訴求嗎? 難到我們並不希望見到他們像我們一樣,可以享受25.5度的「低溫冷氣」, 又可以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747客機到處旅遊嗎?

當這數十億人口改善生活時,能源的使用以至二氧化碳排放都會即時急增, 先進地區所謂的「減排」,相對而言將會是九牛一毛。京都條約要求各先進國家在201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數個百分點,但以目前的進度來看,最終極之可能無法達標。事實上,大部份簽約國的領導人心裏都明白,減排勢將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簽約其實只是「造個樣」而已。再者,假若先進國家的經濟真的因為「減排」而停滯不前,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年代,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最終又會得益嗎?

看到這些「不方便的真相」,有讀者可能會覺得很悲觀。但為甚麼要悲觀呢? 就因為那些從來沒法被驗證的電腦模擬程式,告訴我們地球氣溫「有可能會在100年後上升1.9至6.4度」這個結果?須知道,影響氣候的變數實在太多,當中很多因素目前科學根本仍未能充份掌握,亦即是說﹕溫度上升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引起,亦可能不是﹔而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有可能與人類活動有關,但也有可能是無關。

話說回來,如果真的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其實已經有一種非常可靠、成熟和安全的清潔能源,這便是核能,但這卻又是環保份子所堅決反對的。這裏又帶出了了另一個「不方便的真相」﹕永遠把問題誇大,但同時又反對任何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似乎是環保分子一貫的攪局技倆。

保護環境、幫助窮人等等,其實一切都是其次。環保分子的真正目的,是要反對他們恨之入骨、但對人類進步有巨大貢獻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

5月1日: 國際能源署:中國將在今年或明年超越美國,成為二氧化碳最大排放國
5月16日:很多歐洲國家也計劃建造更多燃煤發電廠
11月8日: 國際能源署: 2010年中國將成為能源消耗量最大國

推薦閱讀:
How China is eating the world
A Third World Smoke Alar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limate Change
The Case of Mikhail Gorbachev
China’s drive for wealth means end of our low-carbon dreams

Monday, April 23, 2007

環保本無罪,但消費更有理﹗

看到讀者柯程欣的《環保人士何罪之有?》,就筆者早前發表的《可持續環保陷阱》作出回應,是自《政治不正確》開始以來,第一個以完整文章向《蘋果》回應筆者文章的環保人士,自是令人興奮,亦令筆者有機會進一步說明保環保分子經常混淆「浪費」和「消費」兩個概念的慣常技倆。

在回應的文章中,柯讀者認為「因為空調的耗電量比很多電器高」,所以就算我們減少開冷氣,把節省下來的錢花在其他地方,也算是有助環保。 但事情是真的是這樣嗎?假設我全年不開冷氣,因而省下了數千元,跟著用這筆錢買了張機票,乘坐波音747噴射客機去泰國旅行,這樣就很「環保」嗎?

柯讀者可能不知道,一架747客機,每日排放約400噸二氧化碳,每年的排放量就相等於一個50兆瓦的風力發電場 ─ 大概相當於三十座南丫島發電風車 ─ 一年可以節省的排放總和﹗

另外,柯讀者又認為,市民把慳電節省下來的錢,捐給像綠色和平一樣的機構,使之用來「對抗全球暖化」,便又會「有助環保」。這麼辛苦省下來的錢,原來只是捐給環保份子,相信認同這提議的人肯定不多。 如果把柯讀者的邏輯引伸下去,市民如果升職加薪,是否也不應增加消費,把多賺的錢都捐給綠色和平?

就算真的有市民響應柯讀者所言,把自己減少開冷氣「有血有汗」省下來的錢,全部捐給綠色和平,但這類機構接下來又會怎樣去「花費」這些錢呢?是像去年般,邀請全球6000多名環保人士以及其他各界代表,齊齊飛到非洲肯尼亞首都,派場十足地開一個為期十天的「氣候變化大會」嗎?柯讀者有沒有計算過,開一次這樣的會議,會「浪費」多少能源,又會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呢?這樣做,就比我們把冷氣開得涼快點更環保、更有意義嗎?

說來說去,筆者其實只想說出環保分子經常混淆視聽的一個事實﹕提高能源效益是市場一直在推動的方向,事實上沒有甚麼產品不是越來越有能源效益的,這種進步與現今的環保運動沒有關係,而歷史亦告訴我們,純粹提高能源效益,只是代表人們能夠以相同的資源,進行更多的消費,整體上並不能減少社會上能源的消耗﹔純粹減少個別消費活動也不能減少人們對能源的需求,因為節省下來的錢,最終人們還是要往別處消費。

那麼要怎樣做,才可以令人們減少消費呢?答案是透過各式各樣的干預,人為地把所有東西的價格推高﹕物價貴了,人們自然會減少消費。

所以,很多環保主義者「勸導」人們「減少浪費」,其實只不過是一種掩眼法,因為他們清楚知道,只要經濟不斷增長,人們不斷富裕起來,社會對能源的需求便只會有增無減。「勸導」其實只是要用時間「證明」市民自願性質的減少浪費「不能解決問題」。他們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要鼓吹透過政府「有形之手」,例如開徵膠袋稅、二氧化碳排放稅等,人為地將物價推高﹔而這樣的干預,實際上與把錢從市民手上拿走沒有分別。

這裏,我亦希望柯讀者能夠弄清楚究竟「政府的錢」是甚麼意思。市民有權譴責政府攪「維港巨星匯」是「浪費」,是因為「政府的錢」正是來自市民﹔政府減少一分錢的浪費,市民手上就可以有多一分錢作個人的消費,當中與「環保」毫無關係。相反,錢是我們辛苦賺來的,放工後按照個人喜好去消費,例如將冷氣開得涼快點鬆弛一下,環保分子又可以憑甚麼批評我的行為是「浪費」呢?

事實上,消費行為純屬個人選擇,有人會選擇不開冷氣,把省下來的錢改為每月去一次旺角的「按摩桑拿」鬆弛一下,難道就代表他的消費行為「更有助紓緩環保問題」?

對於別人的勸導,筆者時常都無任歡迎,但如果「勸導」的邏輯含混不清,最終的目的,卻可能是要把我們手上的錢拿走,看見這樣的一個「陷阱」,又怎能袖手旁觀、不去踢爆呢?

推薦閱讀:
Can shopping save the planet?
The Jevons' Paradox

Saturday, April 21, 2007

全球暖化的危言聳聽

明報4月19日「地球的2℃與6米」的文章有更多有關全球暖化的危言聳聽:

  • 科學家一般相信,只有在南極和格陵蘭冰蓋全部融化下,全球海平面才會上升6米。可是,過去一年,南北兩極均出現了大面積冰蓋的崩塌,全球暖化可能是導致冰蓋崩塌的原因之一。
  • 我們只有把氣溫升幅控制在2℃之內,冰川和冰蓋才不會完全融化,包括香港在內的沿海城市才不會被淹沒於6米水深之中。

南極的溫度普遍在零下49度, 氣溫升2度是不可能令南極的冰蓋融化的。根據IPCC在2001年的報告, 要融化佔全球冰蓋8成的東南極East Antarctic的冰蓋溫度需要上升20度, 而且融化的過程要一萬年。

事實上如果南極的冰蓋真的全部融化, 海平面會上升70米, 單是西南極的冰蓋融化便會令海平面上升6米, 不過根據IPCC在2001年的估計, 西南極冰蓋如果真是融化也需要數千年時間。

而就算IPCC最新的summary for policymakers中最悲觀的預測也只不過是100年後海平面上升0.59米, 而IPCC也承認降雪量會因氣溫上升而增加, 南極冰蓋的體積有可能增加而不是減少。

除了海平面升高外, 作者提到全球暖化會令風暴更猛烈, 但最近有科學研究(美聯社/路透社)指出暖化會減少風暴發生。

但最荒謬的是作者提到要「拯救全球氣候變化」, 這相信除了神以外沒有人可以做到, 全球氣候自古以來一直都在變化, 這是最自然的事, 環保份子不是喜歡一切自然的東西嗎, 為什麼現在又要控制自然?

作者還提到地球平均氣溫上升的話就會「超出地球恆溫的安全警戒線」, 有地球恆溫這樣的東西嗎? 難道作者沒有聽過冰河時期? 在70年代熱門話題是全球冷化, 現在是全球暖化, 低幾度和高幾度都話會有災難, 難道目前地球的溫度就是最理想的? 有科學家提出過這樣的論點嗎?

資料來源: "What If All the Ice Melts?" Myths and Realities

4月26日: 'Arctic hippo' hints at a once-balmy North Pole
4月29日: Gore's guru disagreed
4月30日: 減排會對火星的暖化有幫助嗎?
6月01日: 海王星也越來越熱

Friday, April 20, 2007

包容80萬煙民 捍衛吸煙的個人自由

二百多年前有個法國佬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會誓死捍衞你說話的權利﹗」他的名字叫伏爾泰,而這句說話,後來成為代表民主社會包容原則的象徵。

但民主一向是知易行難。以目前本港的禁煙運動為例,反對吸煙的,能有多少同時會捍衞煙民的個人自由?

事實上,現在的禁煙潮,正向我們展現在民粹情緒推動之下,透過立法干預鏟除一個固有傳統習慣,究竟可以有多快。記得原本的禁煙議案,只是針對室內場所,但在民粹政客的推動下,覆蓋面極速漫延至公園、海灘以至公共屋邨所有的公眾範圍。習慣抽煙乘涼的公屋居民,從此不能「徐徐呼出煙圈回望以往的片段」,更有可能因被扣分而需要被強制逼令遷出。

反吸煙人士可能會說﹕「目前抽煙的地方還多著呢,這不是已考慮煙民的自由?」這顯然是低估了禁煙法對個人自由的侵蝕。

看看這個例子﹕一個商人打算開一間餐廳,專門招待吸煙人士,並專誠僱用了本身也吸煙的員工。這個例子顯示了禁煙法的荒謬﹕香煙是合法商品,店子是商人自己的私人地方,有顧客自願到這裏消費,有僱員願意在這裏工作,但禁煙法下,他們個人選擇的自由卻完全被剝奪﹗

又有反吸煙人士說﹕「二手煙會殺人,事情關乎公眾健康,吸煙者的自由有必要被放棄的﹗」。這是整個禁煙運動高明之處,不斷誇大二手煙的禍害,藉此挑起更多人對吸煙者的厭惡。事實上,在政府和傳媒合唱之下,「二手煙禍害」已被喧染至一個非理性層面。

一手帶起「二手煙有毒」問題的是美國環保局(EPA)九三年的報告,其將二手煙列為「A級致癌物質」。但報告在科學上卻被認為是充滿漏洞,曾被北卡羅來納州法官William Osteen批評為「不誠實地選擇一小撮研究來支持符合EPA心意的結論」(the EPA dishonestly selected a small batch of studies that supported its desired conclusion)。

事實上,二手煙內一種主要致癌物質「苯并芘」 (benzopyrene),有研究就指,一塊一磅重炭燒牛扒的苯并芘,便相等於三百枝香煙﹔廟宇香火釋出來的苯并芘,更可以是二手煙的五倍。難道就要因此禁止人們到黃大仙拜神、到燒烤樂園燒烤嗎?

二手煙無疑很討厭,但真的「毒」得連海風也吹不散嗎?Come on,大家心底其實都知道這不是事實,但既然有政客借此鼓吹禁煙,不吸煙的大多數自然也樂見其成,鏟除他們討厭的「公害」。這種以多壓少的傾向,實際上是一種民粹式的獨裁。

上世紀三十年代,當希特拉聽見德國科學家發現吸煙和患肺癌有密切關連時,為了「潔淨」日耳曼民族免於煙害,不愛吸煙的他於是便在納粹德國,發動了一次歷來最大規模的反吸煙運動。

沒有錯,吸煙危害健康,打著「為公眾健康著想」旗幟的反吸煙運動,更永遠都政治正確,道理簡單得連這個七十年前的大獨裁者也明白。但一個包容的社會,對維護個人自由有多重要呢?則恐怕並非希特拉所能理解。

從今天開始,嘗試由民主社會的包容原則出發,捍衛全港80萬煙民的個人自由。這個使命,不吸煙的你能做得到嗎?

本網相關評論: 民粹再次戰勝了自由, 二手煙, 公眾健康, 個人自由

推薦閱讀: Smoking, is it really so bad? The true cost of smoking, Spiked, Smokeless Tobacco

2007年補充:
4月20日: Smoking ban adverts to be investigated
4月30日: Slippery Slope: heavy smokers or patients who are obese may be refused treadment
6月04日: Slippery Slope: no surgery until you quit
7月09日: 吸煙可預防帕金森病?
10月24日: Slippery Slope: 'Charge smokers for right to buy cigarettes'
10月24日: Anti-smoking advocates spreading the disinformation
11月9日: Slippery Slop: Fla. Companies Forbidding Smoking In Private Lives
2008年補充:
2月6日: Smokers cheaper to treat than healthy people

Thursday, April 19, 2007

市場謀殺了電動車

明報4月8日社評指全球氣候危機迫在眉睫, 認為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美國和中國應大力發展大力發展環保汽車和環保電力。社評特別提到電影《誰謀殺了電動車?》:





  • 去年暑假在美國上映的電影《誰謀殺了電動車?》,詳盡記錄了通用汽車發明的EV1電動汽車在短短數年內從生到死的經歷,揭示了財雄勢大的汽車公司和石油公司為了保護既得利益,極不願意改變美國人每天消耗900萬桶石油(相當於全球用量的43%)的習慣,所以不惜一切方法把環保節能的電動車消滅於萌芽階段。美國人擁有節能減排的技術,但拒絕使用,寧願繼續破壞環境,把面對氣候暖化危機的責任推給下一代。


通用汽車發明電動車? 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早於19世紀中已經出現, 比汽油車還早, 除了通用很多公司都研究和生產過電動車, 和EV1同時代的還有日產, 本田, 豐田的電動車, 電動車根本不是什麼先進技術, 連中國都有生產。



如果電動車這麼好, 又有這麼多公司和國家有這樣的技術, 很難想像石油公司有能力把其消滅, 汽車是競爭很激烈的行業, 先進技術如果是有市場汽車公司是沒有原因不大力推廣的。



其實消滅電動車的不是什麼陰謀, 而是市場。電動車最大的問題一直是其行程不足, EV1的Gen2充足電只能駛70-150英里, 充電一次需要8小時, 而這只不過是一輛雙座位汽車但津貼了的售價仍超過4萬美元, 這種車相信在香港也不會有市場, 地方大得多的美國更不用說。EV1在1996至1999年限量推出市場作測試, 而目前頗流行豐田電動氣油hybrid車Prius在1997年已經在日本推出, 通用當時停止電動車計劃是個很合理的商業決定。



電動車要有市場電池技術需要有革命性的突破, 但目前這技術並不存在。


2007年5月9日: Electric car is declared unsafe
2007年5月16日: 混能車不比普通車更環保
2007年8月14日: An electric car for the common man
2008年1月14日: Race to Make Electric Cars Stalled by Battery Problems
2008年2月22日: Electric cars face battery of hurdles

推薦閱讀:
Automakers surrender to cap and trade
GM may rue day it stopped fighting nonsense of greens

Tuesday, April 17, 2007

沃爾福威茨真是假公濟私?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女友升職加薪事件,本地報導(蘋果, 明報)似乎都一致認定他是假公濟私, 需要辭職, 華爾街日報的社論(1, 2)有不同的看法並提供更詳盡的資料,沃爾福威茨似乎是落入了個圈套, 其實他在處理這事上並沒有犯什麼錯。

2007年8月18日: 沃爾福威茨訪問
2007年11月19日: New President Robert Zoellick is Cleaning Out World Bank
2008年1月15曰: World Bank Disgrace
2008年1月19曰: Why the top corruption fighters decided to resign

推薦閱讀:
今日評論blog有很多有關世銀事件的資料和評價
The Wolfowitz non-story
The Wolfowitz Set-up
Sliming Wolfowitz
Wolfowitz's One Sin Was Waging War on Corruption: Kevin Hassett

Monday, April 16, 2007

更多踢爆全球暖化大騙局的影片

英國CH4在1990年的Green House Conspiracy. 這17年前的紀錄片中對全球暖化論的質疑現在仍然準確。

加拿大CBC在2004年的Global Warming - Doomsday Called Off (part 1, 2, 3, 4, 5)

Friends of Science的Climate Catastrophe Cancelled (part 1, 2, 3, 4, 5)

資料來源: The Reference Frame

2007年5月1日: 一個正反論點都有的全球暖化特輯

Saturday, April 14, 2007

簡單解決全球暖化的方法

空氣污染: 因微粒和浮質可以減少太陽能透過大氣到達地球表面

砍伐森林: 高緯度地區如西伯利亞, 北歐, 加拿大的森林吸收太陽能, 如果變成雪地可以把太陽能反射

4月17日: An Inconvenient Tree (or here)

5月2日: 另一簡單方法: 減少食白飯

5月7日: 大家最好全變成素食者, 因為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 家畜要對18%的溫室氣體排放(甲烷)負責, 比例超過運輸業的排放

7月15日: Reseachers Explore Siberia's Role In Climate Change

Thursday, April 12, 2007

布殊險炸死自己?

蘋果4月11日報導福特車廠總裁披露喬治布殊險把充電插頭插進氫燃料電池動力環保汽車的氫燃料補充口上把自己炸死, 不過福特車廠總裁已經澄清事實並不是如此, 他只不過是講笑, 而這玩笑是受電視節目的啟發, 估唔到傳媒竟然會當真。

Monday, April 09, 2007

信報「變臉」﹕「政治正確」擊倒了「市場經濟」

「政治正確」的勢力,近年在香港傳媒界似乎越來越兇猛。不相信?讓我們看看最近信報的例子吧。

一向被認為是市場經濟支持者的信報,最近竟然政治正確起來,認為中央電視台最近踢爆「香港購物騙局」,是反映香港特區政府「監管不力」,情況「令人擔憂」﹕

「(香港)表面上做了不少工作,但不到半年,又有發生商店「劏客」醜聞,政府以發展旅遊業作為經濟重要支柱,但監管不力,對服務低劣以及奸商橫行的現象束手無策,香港的旅遊業前景無疑令人擔憂」 07年4月4日信報社評

證實有「奸商橫行」賣假貨,政府當然應該依法追究。但如果只是「服務低劣」而不涉及違法,也是政府「監管不力」嗎?正如信報自己也知道,問題的根源其實是旅行團收取「零團費」(或超低團費)的招徠技倆所導致,難道旅客不知道「便宜莫貪」的道理嗎?

這些「涼薄」的說話,其實不是我說的,而是信報社評自己在半年前說的﹕

‧ 零團費既不是違法經營,又是各行業慣用的營銷方式,政府以什麼理由介入要求監管?
‧ 表面上看,旅客應該是零團費事件的「受害者」,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參加零團費的旅客難道不知道「便宜莫貪」的道理?
06年10月25日信報社評


除了「變臉」批評政府「監管不力」之外,從前信奉市場經濟的信報,現在竟然認為政府應該充當領導市場的大旗手,「以政策引導有利環保的經濟活動」,鼓吹內地盡快開徵新稅來對抗「全球暖化」的危機﹗

‧ 據美國國部部集合了二千五百名科學家撰寫而成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變暖的影響遠比一般人想像要快
‧ 向發展商提供稅務優惠,以鼓勵他們發展環保住宅‥‥環境惡化,中國將會是首當其衝的國家,開徵物業稅因此是刻不容緩的措施

07年4月3日信報社評

可能是原則變得太快,信報連基本的資料也來不及弄清楚。聲稱「集合二千五百名科學家撰寫」的,應是聯合國的「跨政府氣候變化專家小组」(IPCC)的報告,而非美國國防部。

至於聯合國IPCC,實際上是一個由政客把持的組織,其報告聲稱「集合了二千五百名科學家」,但其實部分參與的科學家曾公開指出,有關報告實際上只是在「全球暖化理論」的主旋律下,收集支持的論點,同時刪除或淡化其他質疑「暖化理論」的科學論據,故此批評報告撰寫過程是個「腐化了的同行審稿模式,令人困擾」(a disturbing corruption of the peer review process)。(稍後另文詳談IPCC報告在科學上的謬誤)

信報對「全球暖化理論」不科學的謬誤視而不見,卻「無厘頭」地將物業稅與「全球暖化」混為一談,建議內地匆匆開徵新稅,卻忘記了自己以前曾說過,內地體制複雜混亂的根本問題﹕

‧ 由於內地的體制特殊,財富和權力往住合二為一,錢權勾結,令暴富者容易漏出稅網,而地方政府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製造出不少稅網漏洞 05年8月24日信報社評
‧ 內地對界定個人收入和個人財產的制度和法律仍然相當含糊,要準確計算可徵稅的財產並不容易 05年11月15日信報社評


中國剛剛才通過了界定私有產權的「物權法」,兼且內地現時稅制繁複混亂、區區不同,減稅或簡化稅制才是正道,信報卻反而認為要「刻不容緩」開徵新稅來支持環保?另外,在一個「財富和權力合二為一」的體制裏,信報鼓吹要為發展商的「環保住宅」提供優惠,豈不是為發展商及其他利益團體提供了更多上下其手的機會?

看過這樣一個三十多年的老牌市場經濟信徒,最終也要融入「政治正確」的主流大家庭,那些擔心區區筆者《政治不正確》言論會「妖言惑眾」的朋友,應該大可不必再杞人憂天了吧﹗

Thursday, April 05, 2007

一個「可持續」的環保陷阱

自從環保信仰興起之後,我們的政府在推行政策時,都喜愛搬出一個相關的排減目標﹔去年的「空調25.5度」,政府估計可以令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3%﹔最近,環保署推出「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又指可以令電廠減少排放10.5萬公噸二氧化碳。

這些減排目標,看上去好像很科學化,實質是將「提高能源效益」與「減排」兩者混淆,理據荒謬,誤導市民之餘,更可能是一個「可持續」的陷阱,為日後環保分子因為未能達標而要求引入更激進的立法埋下伏線。

以「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為例,建議把家居耗電量最高的冷氣機、雪櫃和慳電膽,必需附有清晰的「能源效益標籤」﹔傳媒便引述政府指建議可以令 「全港每年可節省1.5億度電,相當於1.35億元電費, 並間接令電廠減少排放10.5萬公噸二氧化碳,紓緩溫室效應」。

貼上標籤,讓市民易於識別產品的耗電量,本來沒有甚麼好反對(只要最終不演變至立法禁止出售「低效益」的產品)。不過,說這樣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紓緩溫室效應」,則顯然是以偏蓋全。因為它假定了市民節省下來的1.35億元,全部都只會放在枕頭底,不會作出其他形式的消費。

事實上,現今不少環保人士都有一個壞習慣,只喜歡講解故事的上半部,卻不肯把故事的下半部「持續地」說完。他們會叫大家節省能源、減少浪費,因為不但能令電廠減少排放,又可以節省金錢﹔可是,跟著大家又會怎樣運用節省下來的錢呢?環保分子從來提都沒有提過。

就以冷氣為例,假設筆者決定響應「空調25.5度」,全年都不開冷氣機,每年可能因此而節省了數千元。有了這數千元,筆者可以有很多別的消費選擇﹕可以多去一次旅行、多乘坐幾趟的士上班、又或者購買大量的書籍。這些「多出來」的消費,難道就不需要花費能源和資源了嗎?如果到頭來,資源的花費都是一樣的話,那環保分子又憑甚麼認為我們特別需要減少某一類型消費呢?

事實上,每個人努力賺錢,之後應當如何消費,純粹是他個人的自由。某些消費行為 ─ 例如把冷氣開得涼快點 ─ 在環保信徒眼中可能是無意義,甚至是「浪費」,但卻可能是另一些人辛勞工作後的最大享受,此中和環保其實沒有任何關連。環保分子經常自以為是地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教導」別人應如何消費,實際上是一種對個人自由的不尊重。

其實,將「提高能源效益」和「減排」兩者混淆,從來都是環保信徒強加於我們的謬誤。因為無論有沒有現時的所謂「環保運動」,人類過去數百年來,從木、炭、煤,到之後的石油及核能,應用能源的效益根本上就一直越來越高﹔就算目前那些被認為是「能源效益不足」的冷氣機、雪櫃,其實已經比數十年前最有效益的還要好。在市場經濟裏,提高效益是自然不過的事,因為所有資源都是有成本的。提高效益的結果,往往就是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則代表大家更加富裕,最終對資源和能源的需求更大。

讀到這裏,相信不少讀者都開始明白,為何現今的環保運動,總是有意、無意間將「提高能源效益」和「減排」兩者混為一談。試想想,假如經濟不斷增長、市民不斷富裕起來,單靠「提高能源效益」有可能達致「減排目標」嗎?到不達標時,環保分子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要求政府立法,透過環保稅、環保配額等更激進的措施,強制地把省下來錢從市民的手上拿走,從而達致真正的「減少消費」嗎?

可以預見,如果不對現今全球環保運動提高警覺,這種情況在不久的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事實。要知道,現今的環保運動,背後的支持者很多是過去迷信大政府的左翼人士﹔雖然換上了「環保」這套外衣,但其反資本主義和個人自由的本質,卻跟過去一樣,一直都在「持續發展」當中。

2007年11月5日: UK Energy Research Centre: Energy-saving moves could add to emissions

推薦閱讀:
捷克總統Václav Klaus: Communism was replaced by the threat of ambitious environmentalism
A Convenient (and Excellent) Truth
Defending Economic Growth Against Green Bigotry
Why So Glo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