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12, 2006

電盈事件中傳媒的角色

和其他國家一樣,本地傳媒常常強調自己以客觀和抽離立場去報道真相,換句說話,就是說自己與其他利益集團相比,擁有著一個較超然的道德高岸。

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在擾攘了三個星期的電盈事件之中,傳媒的道德高岸究竟在那裏‥‥

回顧這三個星期以來,傳媒不斷報道甚麼「盈科600億元資產收購戰」、甚麼「李澤楷擬6.3元私有化電盈」,但稍有涉獵過財經的人,相信一早都會察覺事情很不尋常﹕

‧做慣大交易的財團,如果真的想交易成功,會大鑼大鼓(透過「消息人士」)事先張揚收購的細節嗎?
‧做慣收購合併的財團,會不先和第二大股東(中國網通)打打招呼,便貿然行動嗎?(尤其中國網通是中國國務院旗下的機構﹗)
‧電盈近年固網業務不斷倒退,「買家」真的願意以600億元去收購一間市值300多億公司的資產嗎?
‧「爆料」的人似乎甚有計劃,許多時候,「消息人士」同時向多份報紙爆相同的料。

事實上,儘管傳媒根據「消息人士」的「猛料」,把「收購戰」描繪得繪形繪聲,但實際上事件的主角 ─ 電盈和兩間外資財團麥格理(Macquarie Bank)和新橋(TPG Newbridge) ─ 在正式公告上,大致只是說過以下的說話﹕

‧「商討只是非常初步」(麥格理21/6通告)
‧「(收購意向屬)初步性質‥‥無任何交易事項的詳細條款」(電訊盈科21/6聲明)

可以說,整個所謂「收購戰」的「精彩過程」,其實都是由「小道消息」砌出來的﹗不過,「消息人士」卻似乎很了解傳媒的特性﹕只要「消息」是煽情好看,傳媒通常很少會深究有關消息是否合理的。

事實上,在電盈事件中,本地傳媒絕少以批判的角度,指出整件事的疑點,只是一窩蜂地把事件描繪成電盈主席李澤楷為了小股東利益敢於與中央「企硬」

結果,李澤楷7月10日宣布,原來只是把自己的電盈股權出售 ─ 甚麼600億元資產、6.3元私有化、與中央「企硬」等等,通通都沒有發生 ─ 傳媒之前的報道,現在看來可以說是「得啖笑」(特別是對電盈小股民來說)﹗

Yellowcow並不是要在這裏挖苦傳媒,也不是要批評李澤楷的行動有甚麼不對。(事實上,個人認為,李澤楷在退出電盈的整個部署,以至私人承諾向小股東每股派3毫多股息,至少在擺平民粹輿論上,是高明的一著)

Yellowcow想說的是,電盈事件充份顯示了一個事實﹕在任何公眾事件上,儘管嘴裏常強調要關懷弱勢社群(無論是貧窮人士、婦女、抑或小股民),傳媒本身其實也不過是有關事件牽涉的眾多利益團體的其中一員,其他利益團體如果懂得「善用」傳媒特性,隨時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其所報道的所謂「真相」﹗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呢個世界,邊有咁多食飽飯無野做,成日放料的〔消息人士〕?
所謂〔消息人士〕,無非是大企業,大老闆的公關部阿頭.小記者肯寫好大企業,大老闆,公關阿頭自然會放料,甚至教埋你點寫.
大家關係良好,過時過節,小記者也有一些著數,例如免費手機,演唱會飛等等.
這就是香港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