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1, 2006

蒙古管治30億人?

5月31日蘋果日報國際版一篇自稱引述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標題是「蒙古鐵騎管治30億人」﹔內文指十三世紀蒙古帝國經過多次西征後,「估計當時鯨吞了30個國家 , 管治 超過30億人口」。

Yellowcow的歷史不算好,也找不到《泰晤士報》的原文,但常識告訴我,十三世紀全球人口應該沒有30億了吧?根據基百科的資料,十三世紀的全球人口應介乎二億至三億﹔要等到1961年,全球人口才增至30億。

明報的所謂新聞來源

明報5月31日有篇引述美國《環球報》的專訊報導, 指布殊婚姻瀕破裂。

美國《環球報》? 我知道美國有Boston Globe, 但找不到有關的的報導, 事實是沒有任何主流傳媒有關於布殊婚姻出現問題的報導。

明報的所謂美國《環球報》應該是指Globe, 一份tabloid, 這裡有Globe布殊婚姻報導的scan, 而今天Globe網頁的頭條是:

  • HILLARY ATTACKS BILL'S SECRET LOVER...HE FORCES HILLARY INTO SEX THERAPY (希拉莉攻擊克林頓秘密女友...他強逼希拉莉接受性治療)

Come on! 所謂美國《環球報》根本不是一份正經的報紙, 似乎明報為了攻擊布殊, 甘願降格, 完全不理基本的新聞標準。

Monday, May 29, 2006

美軍死亡人數

自2003年至今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已超過2400人, 傳媒一有機會便提醒大家, 籍此表示美軍在伊拉克傷亡慘重, 但這數字是否真的很高呢? 我們可從以下角度看這事:

美軍在伊戰死亡人數是平均每年800人, 但根據這份美國國會的統計報告, 美軍自1980年至2004年每年的死亡人數平均大約是1500人, 而在這20多年間根本沒有大規模戰爭, 就算在非常和平的克林頓年代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數也達900多人, 原因是美國每年都會有差不多上千的軍人因訓練意外, 傷病和自殺等原因而死亡(第12頁)。

如果和對上兩次較大規模和長期的戰爭韓戰(3.6萬)和越戰(5.8萬)相比, 伊戰美軍的死亡人數更可說是非常非常的低。

至於英軍在伊戰陣亡人數的分析和比較, 可參考這篇文章。愛爾蘭共和軍在1972年一年內便殺了145名英軍和英警, 是英軍在伊戰3年的陣亡人數(54人)的差不多3倍。

8月27日補充: 美軍死亡率和美國國內和越戰死亡率的比較

Sunday, May 28, 2006

蘋果日報全球最誇張

恭喜,蘋果日報5月27日A26版頭條「布殊 貝理雅 為伊戰懺悔」的報道,經初步評選後,已確認獲得「全球最誇張失實報道大獎」,獲獎原因﹕

1.失實﹕
- 報道說﹕「50分鐘的記者會變成懺悔大會‥‥(布殊、貝理雅)不停為伊拉克戰爭認錯」
- 錯﹕50分鐘的記者會中,有關伊戰失誤的問題只有一條(最後一條),布殊回應的時間不超過兩分鐘﹔貝理雅嚴格來說並沒有直接承認過任何失誤,只說有一些挑戰較預期大,一些挑戰則較預期小。

2.誇張﹕
- 報道指布殊、貝理雅「為伊戰懺悔」
- 事實上,翻看過路透社法新社的報道(蘋果報道自稱的消息來源),以及美國主流傳媒有關報道的撮要,都沒有蘋果般誇張 。根據網上辭典『懺悔』是指「請他人容忍、寬恕自己的罪」。布殊在記者會開首致辭時,已斬釘截鐵地說「推翻薩達姆的決定是正確的」(The decision to remove Saddam Hussein was right),顯然並沒有「為伊戰懺悔」之意。

3.誤導
- 報道說﹕「打了三年的伊拉克戰爭陷入泥沼」
- 誤導伊拉克主要戰事(major combat operations)已在03年5月結束(參考維基百科),雖然之後國內仍不斷有恐怖襲擊,但這個蘋果稱為「泥沼」的國家,去年仍舉行了三次全民投票,包括去年12月超過1200萬人投票的國會選舉,而首屆經民主程序產生的政府亦已於上周誕生

- 報道說﹕「布殊和貝理雅的聲望江河日下,無法連任令他們成了跛腳鴨」
- 誤導﹗布殊之所以「無法連任」是因為憲法上他最多只能任職兩屆總統,根本與他現時的民望無關。貝理雅是英國第一個能連任三屆的工黨首相,早在04年接受BBC訪問時,貝理雅已宣布他無意連任第四屆。(詳情可參考基百科)

本網相關評論﹕布殊貝理雅對伊戰義無反顧明報的反美偏見伊拉克3年來真的沒有改善嗎?

Saturday, May 27, 2006

布殊貝理雅對伊戰義無反顧

蘋果5月27日「虐囚最錯 武裝分子對抗大布殊、貝理雅為伊戰懺悔」報導布殊和貝理雅會面後舉行記者會, 指「50分鐘的記者會變成懺悔大會,兩人一洗過往的意氣風發,不停為伊拉克戰爭認錯」

各位可到這白宮的網頁看整個記者會的文字記錄或錄影, 記者會中兩人都對伊戰, 伊拉克的現況和民主作出有力和激情的演講, 只不過在問答環節的最後數分鐘在記者的指問下坦承犯了一些錯誤, 這也是很自然的, 歷史上有過完全沒有錯誤的戰爭嗎?

記者會上兩人都表現出對伊戰義無反顧的堅持, 這絕對不是什麼「懺悔大會」, 兩人更沒有為「伊拉克戰爭認錯。」

蘋果報導的來源是法新社和路透社, 但整個記者會的錄影都可在網上看到, 蘋果為什麼不可靠自己去報導這事呢? 更進一步來說, 現今資訊如此發達, 讀者還需要從報章來得到這些經過多重過濾, 加鹽加醋的所謂國際新聞嗎?

工時和家暴

5月26日各大報章都報導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發表的一項研究,指來自單親家庭的兒童佔總兒童人數上升至7.5%, 同時家庭暴力個案和兒童和青少年受虐人數也大幅增加。

社聯社會發展專責委員會主席羅致光認為工作時間長和壓力不斷增加是家庭暴力個案上升的原因。

但本人讀完明報和蘋果的有關報導都找不到社聯把工時和家暴拉上關係的理據在哪裡, 記者似乎也放羅生一馬, 完全沒有追問。

很懷疑社聯是否有對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的背景作過詳細的研究, 如果真的要解決家庭暴力問題, 隨便找個原因是不成的, 這樣得出來的政策很可能只會令情況更壞。

根據明報的報導: 羅致光說「該會過去認為早期家庭暴力個案較少,與人們不認識家庭暴力、甚少求助有關,後來數字上升,該會認為是經濟不景所致,但2004年本港經濟好轉,同年家暴個案繼續上升,顯示過去的理解站不住腳。」 似乎社聯一向的理解都很求其, 有什麼理由相信最新的理解會對呢?

Friday, May 26, 2006

見義而「不勇為」 法律也幫不了

5月26日明報社評「巴士客粗言辱人犯法 旁觀者啞忍助長歪風」,存在著一些謬誤﹕

‧從網上片段可見,當時巴士車廂內坐滿乘客,但出聲要求「阿叔」降低聲浪的,只有一位見義勇為的青年Elvis。

看過該片段的人,相信都不會認為那個一見「阿叔」發惡便轉軚連聲道歉的Elvis是個「勇為」青年了吧?另外,整個片段只影著阿叔和Elvis,究竟明報社評人是怎樣看到「巴士車廂內坐滿乘客」的呢?還是社評人自己在想當然?

網上短片大受歡迎,可能就是因為這些片段不會像主流傳媒般,經過刪剪或加鹽加醋﹗

另外,社評又鼓勵讀者舉報那些像「巴士阿叔」的人﹕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以粗言穢語冒犯他人,是刑事行為,受害人或旁觀者都可以報警求助

事實上,如果嚴格執行法律的話,不單是公共交通工具,任何在公共場所的喧鬧或擾亂秩序(noisy or disorderly)行為,都是犯法(公安條例17B)。但實際上,我們真的會每次看見人在街上講粗口便報警求助嗎?或許這麼說,我們真的希望活在一個每條法律都「嚴格執行」的社會嗎?

以「巴士阿叔」短片為例,那名青年要求阿叔細聲點當然很合理,但一見阿叔發惡便馬上放下原則,連聲道歉,自己受辱之餘,反而觸發阿叔造成更大聲浪,「涼薄」點說句,實際上就是把事情弄得更糟﹗

當一個人自己也不願為自己的原則作點堅持時,明報的社評人,你認為法律可以幫到他嗎?

Thursday, May 25, 2006

澄清張文光的澄清

5月24日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在明報登出一篇名為《對「手機作弊風波」的澄清》的文章,否認他在事件中只譴責考評局、沒有譴責作弊的學生﹕

‧我並沒有‥‥遺忘了對考生作弊的譴責。我當日同時指出:在試題上刊登可追尋答案的網址,是「懷疑用手機作弊」事件的起因,在手機普及的時代應該避免。

在此,Yellowcow也向張議員作出澄清﹕重要的並不是他有否譴責「作弊的考生」,因為現在事情的發展證明,所謂「作弊的考生」很可能並不存在。

重要的是,一眾傳媒和張議員,當初為甚麼未有查證事件,便大肆喧染有考生集體作弊?這才是「懷疑用手機作弊事件的起因」,也是「在民智普及的時代應該避免的事」﹗

相關評論﹕出貓鬧劇﹕傳媒、政客「永遠不會錯」
傳媒和議員合力「教壞細路」

Wednesday, May 24, 2006

一篇裝傻扮懵的評論

5月24日經濟日報國際版《政經札記》標題「挑動族群衝突 自毀城牆」,原本是評論美國保守派推動的打擊非法移民法案,但文章越說越離題,竟將「打擊非法移民」等同「打壓少數族群」﹕

‧筆者相信,(美國)透過打壓來控制少數族群人口增長,只會令衝突加劇

《政經札記》的作者沒有可能不知道,保守派共和黨員推動的法案,只是針對那些非法入境的移民(可參閱有關最新報道),將之等同「打壓少數族群」,明顯是個誤導。

事實上,近年合法移民美國的人數,每年大約有100萬人,人數近三年甚至有上升趨勢,似乎並未受911事件影響﹔另外,來自非洲、亞洲及南美的所謂「少數族群」合法移民,無論在人數抑或比例上,近三年非但沒有下跌,反而是上升了。(可參閱03年美國國務院通告05年國土安全局報告)。

另外,《政經札記》的作者又引述外國學者,暗示在對待少數族群方面,美國不如中國﹕

‧(學者)Schurmann提出以史為鑑﹕中國是多族群國家,曾經出現由不同族群統治的朝代,但中國始終沒有分崩離析

中國對待少數族群真的好過美國嗎?我想《政經札記》的作者應該心裏有數了吧。

Monday, May 22, 2006

北極熊並非面臨絕種

明報5月2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報告指全球有逾1.6萬種生物面臨絕種威脅,其中因「氣候改變 北極熊最受影響 ...數目在未來45年減少逾三成」

但根據這報導, 北極熊現在的數目比50年前增加了一倍有多。

明報知道什麼是新保守主義嗎?

明報5月22日專訊報導美國保守派人物維格里(Richard Viguerie)因為不滿布殊政府的政策而要求追隨者停止資助共和黨, 各位可看維格里最近在《華盛頓郵報》的反布殊撰文

維格里屬較極端的右派, 反對布殊擴充政府(教育, 醫療), 增長開支, 和特赦非法移民等各方面的政策。

但明報專訊把美國維格里形容為「新保守主義陣營領袖人物」卻是絕對錯誤, 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主要是由一些前自由派人士發起, 和傳統保守派不同的是他們普遍並不怎麼反對大政府, 開支增長甚至福利社會, 在國際事務上neocon更加支持布殊的preemptive strikes 和nation building政策, 主張以武力對抗共產主義和恐怖主義並散佈民主自由, 而Irving Kristol則通常被認為是新保守主義的締造者。

維格里不單不屬新保守主義陣營, 理念更加和新保守主義差不多相反, 把他形容為「新保守主義陣營領袖人物」反映出明報負責國際新聞的編輯和記者們對美國政治缺乏基本認識, 不夠專業。

最後, 維格里對布殊的政策的不滿至少在2003年已經開始, 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7月31日補充: 各位有興趣的這話, 這篇文章有很多有關新保守主義起源, 發展和人物的資料。

Saturday, May 20, 2006

出貓鬧劇﹕傳媒、政客「永遠不會錯」

5月19日考評局公布報告,指出早前各大傳媒和部分立法會議員大肆喧染的會考手機作弊事件,差不多肯定是無中生有。

就是說,傳媒和議員指考評局因疏忽而導致考生出貓,很大可能完全是個錯誤指控。

但考評局可能沒有料到,香港的傳媒和政客就是「永遠不會錯」的。

5月20日蘋果引述了身兼教協會長的議員張文光指,即使沒有人出貓,最錯仍是考評局「 將可追尋答案的網址印於考卷 ‥‥ 考評局應為事件道歉」。

在此,張文光有意無意之間,把「潛在漏洞」和「實際上出錯」兩個不同的概念偷換了,並再次反客為主要求考評局道歉,充份顯示出一幅老練政客的本色。

另外,蘋果又引述一名自稱率先在網上爆料的會考生「正仔」,表示不相信考評局的報告,因為他曾「聽到」許多同學指有人出貓。

事實上,正如本網5月10日的分析,傳媒和議員沒有考慮到,有關考試緊逼的時間,實際上已大大減低考生溜出去利用手機出貓的誘因。考評局報告的結論符合常理。

當然,合理與否,從來都不是傳媒和議員所關心的事 ---特別是當他們要製造事端、各自撈各自油水的時候。

Thursday, May 18, 2006

欺善怕惡的本色

5月18日明報社評「解讀《達文西密碼》 重在商業不在宗教」中,叫批評《達文西》小說和電影的宗教界人士「不必太認真」﹕

‧《達》片的「冒犯性」不算嚴重‥‥(小說稱)耶穌基督曾秘密結婚生子,血裔傳留至今﹔但全書對此著墨不多。
‧(《達文西》)出版目的純是為了賺錢,沒有挑釁或顛覆主流宗教的意圖‥‥值得研究的,其實是它的商業成功方程式。

約三個月之前,在穆罕默德漫畫風波中,明報可說完全是另一幅嘴臉。

2月2日,明報引述中大學者蘇鑰機,指「傳媒應有責任尊重任何宗教」(可參閱本網二月份評論「丹麥報章漫畫辱回教」)。2月13日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在編輯室手記中進一步指,刊登有關漫畫「有違不應挑起宗教和種族矛盾的新聞道德」,又說訪問蘇鑰機是要「指出問題所在」。

《達文西》指耶穌基督和一名被視為妓女的女人抹大拉結婚生子,明報認為對教會的冒犯「不算嚴重」﹔相反,丹麥報章刊登12幅繪畫了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漫畫,明報則認為「不尊重宗教」、「挑起宗教矛盾」。

可能,明報就是知道,很少基督徒會因為《達文西》而上街暴動、殺人放火的。(本網相關評論﹕回教如何對待其他宗教)

Wednesday, May 17, 2006

超市貨品有平有貴

蘋果5月16日頭條指根據消費者委員會調查發現, 超市推高部份貨品售價, 是明搶錢, 賺到盡, 以下是部份節錄:

  • 大型超市的罐頭、米粉及麵包等熱賣貨品紛紛加價
  • 受顧客歡迎的即食麵、可樂等飲品也有減價

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熱賣和受歡迎有什麼不同?

  • 華潤萬家、百佳和惠康3間大型超市,200項貨品於04至05年,整體平均減價1.3%
  • 消委會細分超市貨品為32組,卻發現其中10組,在去年總平均售價其實比04年貴0.2%至5.9%,...其餘22組貨品價格下調,減幅由0.1%至8.5%

調查總結其實就是超市有些貨品比外面貴, 有些則較平, 有些減價, 有些則加價, 這些都是常識, 超市有數以千計的貨品, 任何時候作這樣的調查都會有相似的結果, 事實應該是任何大型的商店都會有這現象。

  • 消委會踢爆超市售賣的牙膏減價達8.5%的原因,是有品牌近年推出全新系列牙膏,迫使其他品牌相繼減價或提供優惠;至於減幅達6.6%的香口膠,也是因去年市場有促銷,如推出新包裝、宣傳防蛀牙等新產品等

難到減價也要有消委會認可的理由? 我當然也不滿報導用「踢爆」這字眼。

調查結果完全沒有令人不滿的地方, 整篇報導可說是無中生有, 作為頭條更是離譜, 本人看完這報導後最不滿的是消委會竟然浪費資源和納稅人的金錢作這無謂的調查。

報導有中大教授解釋因為有藥房競爭, 超市的護理產品有減價, 而副食品等因為辦館和街市買少見少, 超市反而會加價, 這解釋也似乎大過容易, 不需要勞煩教授出手, 作為讀者我想知道的是, 為什麼藥房可以和超市競爭, 而辦館和街市則不能, 現在通街都是麵包店, 但超市麵包仍然加價, 教授又如何解釋呢。

通常這類調查結果一出, 馬上會有政客出來撈本錢, 這次是立法會議員王國興, 說「政府助長大財團氣燄,對辦館、街市商戶卻愛理不理 」, 王議員是否認為任何不能和超市競爭的行業政府都應協助呢? 假設有一天麵包店買少見少, 政府是否也要出手呢?

Tuesday, May 16, 2006

鼓勵商業組織回收舊衣

明報5月16日專訊報導街上很多的舊衣回收籠都是些賣舊衣的商業組織放置的。

  • 地球之友...發現,不少回收鐵籠掛出「環保」、「慈善」等標語,實質卻是沒有註冊登記或虛報聯絡資料者,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無疑商業組織用「慈善」等標語是有欺瞞市民之嫌。但用「環保」有關的標語卻不知道有什麼不對, 商業組織確實是把人們本來不要的舊衣回收再賣出, 達到了循環再用的環保目的, 這和商業組織回收其他廢料如紙張和塑料有什麼分別呢?
  • 該會引述統計處數字,指今年頭3個月,舊衣出口量攀升至5877公噸,相當於1469萬件舊衫,涉及金額1429萬元,對舊衣回收商而言,儼如幾近無本生利的大肥肉。

不知道這「涉及金額」是什麼意思, 專業的記者們可否了解清楚? 一件舊衫才涉及一元不到, 又不是獨市生意, 還要被眼紅的非牟利團體指摘, 實在不是一門容易的生意。

記者們如果是有料的, 便應該比較非牟利團體和商業組織在循環再用舊衣的成績, 似乎商業組織在這方面更有效率, 否則舊衣出口量為何會攀升呢? 無論如何這是好事, 政府不但不應取締, 更要設法鼓勵商業組織參與舊衣回收。

商業組織回收的舊衣幫不到有需要人士這觀念也是錯誤的, 難道那些舊衣最終會穿在有錢人的身上嗎?

時事評論員「改寫事實」的本領

想見識一些本地時事評論員「改寫事實」的本領嗎?這裏有一個例子可供大家參考。

5月15日信報時事專欄《美國透視》砰擊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虐待當地被扣留的犯人,其中引述了「美國民權聯盟」(ACLU)的報告說﹕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有一百二十名在押囚犯死亡,其中至少有二十七名囚犯被酷刑虐待致死。

事實上,ACLU的報告說的是﹕「大約一百名被美國拘留的囚犯,在拘留期間死亡,(美國)政府承認(其中)27名囚犯死於『他殺』」(around one hundred detainees in U.S. custody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have died. The government has acknowledged that 27 deaths in U.S. custody were homicide)

儘管ACLU的報告只說這27名囚犯是死於『他殺』,《美國透視》的作者卻自行超前了報告,一口咬定他們是被美國酷刑虐待致死的﹗

Monday, May 15, 2006

經濟日報損害環保

隨著「環保意識」在香港愈來愈「政治正確」,香港傳媒近年都喜歡用上了一些環保組織的宣傳技巧,將一些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面片地「數量化」,以求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所謂環保問題。
例如,5月15日經濟日報A10版新聞特寫「中行招股書 疊出19幢中銀」一文,便指中國銀行為上市而印製25萬本招股書「恐損環保」﹕

‧本報量度「招股書初本」約650頁‥‥厚2.8cm。假如把25萬本招股書疊起來,高度等如7000米,有如19幢香港中銀大廈。

可惜,經濟日報的記者在怪責人家時,卻忘記了經濟日報自己的「罪孽」﹗

如上圖所示,Yellow cow也量度了5月15日的經濟日報,厚度超過5cm﹔根據該報05年的招股文件(業務部分第76頁),聲稱該報04年日銷超過8萬份,依此計算,單是三天的銷量已約25萬份,疊起來的高度肯定超過20幢中銀大廈﹗

經濟日報「有損環保」的「罪行」還不止於此﹕當多數報章都「環保地」提供免費網上版新聞,令網上讀者無須真金白銀買實物報紙的時候,經濟日報卻堅持網上新聞也要付費,大大降低了讀者減少購買實物報紙的意慾,依照經濟日報記者的標準,簡直就是與「環保」對著幹﹗

Saturday, May 13, 2006

與「竊聽」無關的所謂「竊聽醜聞」

明報5月13日國際版的報道指,「美國國安局被(《美國今日報》)揭秘密蒐集國民的通話紀錄‥‥反映出未獲授權的竊聽情況遠比當局公開承認的嚴重。」


但事實上,就連原來《美國今日報》的報道,本身也清楚指出,有關蒐集電話紀錄的計劃「並不涉及偷聽或錄取通話內容」( This program does not involve the NSA listening to 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計劃的目的,只是要透過分析不同的致電模式(calling patterns),看看有沒有可疑之處。

簡單來說,整件事其實與「竊聽」無關﹔明報夾硬將兩者拉上關係,反映該報的偏見比想像的嚴重‥‥

Wednesday, May 10, 2006

傳媒和議員合力「教壞細路」

各大報章就懷疑有會考考生利用手機上網出貓的事件,猛烈抨擊考評局在英文科試卷,列出部分試題的取材網址的做法,其中包括﹕
‧蘋果日報5月9日引述民主黨議員張文光說「事件擺明係考評局出錯」,又質問考評局「幾時先可以畀考生好好考試?」

事實上,莫說現時尚未知是否真的有考生出貓,就算真的有發生,沒有「好好考試」的應是那些違反考評局規則的出貓考生,身為教協會長的張文光,竟然顛倒是非,反過來指摘考評局,其言論簡直是「教壞細路」。

另外,多份報章無疑也誇大了事件的嚴重性,因為即使列出取材網址會誘使考生利用手機作弊,但整個考試緊迫的時間,實際上已大大減低了考生溜出去作弊的誘因。

據報章報道,有關英文科卷二考試,共有93條問題,總分119分,但考試的時間卻只得90分鐘(詳情可參考今年的會考時間表),亦即考生平均最多只有約45秒來取得一分,而列出取材網址的22條試題,則只佔22分。

亦即是說,出貓考生為了要取得這22分,先要舉手要求去廁所,再走到廁所用手機上網,跟著又要在網站中把全部22條試題的答案找出來,然後再回坐位應考,所花的時間應該起碼10分鐘以上,亦代表該考生需要犧牲在其他題目足以取得13分以上的時間,來換取還未確定可否拿到手的22分,期間還要冒著被人揭發或上網失敗等風險﹗

當然,世界上每天也有人以身犯險,但就算真的有考生這樣兵行險著,就代表考評局「擺明出錯」了嗎?

Sunday, May 07, 2006

搶包山鬧劇﹕傳媒也要負責﹗

5月6日蘋果日報一篇「蘋果批」評論「長洲搶包山官僚介入的鬧劇」,指在政府強制的「安全化」監管之下,長洲昔日的傳統搶包山活動,變成了今天不倫不類的鬧劇。

把傳統的搶包山活動,夾硬改造成參賽者繫滿現代化攀山繩索裝備的體育活動,的確很胡鬧,但「蘋果批」罵這是政府介入的結果,則充其量只對了一半,因為「事事只求安全至上、一有事就找人問責」的文化,正是香港傳媒自己一手做成!

還記得2月的國際馬拉松,近四萬參賽者中有一個跑手身體不適不治之後,香港傳媒是怎樣鼓吹政府加強監管嗎?(可參閱本網當時的評論)需知道,要保留一項傳統,就一定要對該傳統有著一份執著,以及一股近乎非理性的激情。今天事事只求政治正確的香港傳媒,你認為會有這種激情和執著嗎?

如果政府真的放手讓長洲居民保留傳統,你認為本地傳媒 ─ 包括蘋果日報在內 ─ 不會對政府作出「妄顧市民安全」、「妄顧1978年慘劇教訓」等諸如此類的批評嗎?換了「蘋果批」作者自己做政府主事人,相信也不會這樣自找麻煩了吧?

報道外電新聞如同作故仔﹗

5月6日蘋果日報國際版報道「美防長演講被『柴台』」,充份表現了該報國際版記者/編輯「作故事」的能力﹕

‧美國伊拉克戰爭勞民傷財,不得人心,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被人百般嘲諷!一名前中情局分析員怒斥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情報方面「講大話」。拉姆斯菲爾德大動肝火,大喊:「我沒講大話!」。

拉姆斯菲爾德有「大動肝火」和大喊「我沒講大話」嗎?各位如有時間看看當時的片段,或對話紀錄,便會發現實情是,待那人尖銳的批評完畢後,拉姆斯菲爾德從容地說﹕"Well, first of all, I haven't lied. I did not lie then."他從容不逼的表現,隨即博得現場一片掌聲 。

另外,當保安員欲制止那人再發問時(因那人已獨佔很長的答問時間),拉姆斯菲爾德即時的回應是﹕"No, no, wait a minute, wait a minute. Let him stay one second. Just a second."。你可以說這是因為他要在鏡頭前扮大方,但也至少說明他當時並沒有氣得亂了方寸。但蘋果、明報等報道,卻對這方面卻隻字不提﹗

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是,所有華文報紙在報道這事時,都只說那名發問者Ray McGovern是中情局CIA前分析員,但實情是那位McGovern先生言論一向極端,而且是一位反猶太分子,曾指以色列幕後操縱九一一事件,言論極端得連同樣反布殊的民主黨主席Howard Dean也要跟他劃清界線﹗(詳情可參閱此網)

5月19日補充: 此文章有更多有關Ray McGovern的背景。

Saturday, May 06, 2006

明報給旅發局的忠告

明報5月6日社評「黃金周旅客驟減 業界須認真面對」指黃金周訪港旅客比去年減少4%, 主要原因是酒店價格高和旅行社不斷哄旅客購物嚇怕了內地旅客, 而旅發局並沒有正視問題, 反而歸咎於天氣欠佳和內地的考試期。

這些可能都是事實, 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但我認為旅發局可以做的很有限, 因為旅發局的主要任務是宣傳和推廣香港, 酒店價格和旅行社對行程的安排並非旅發局可以和應該管制的。

明報社評人卻把矛頭直指旅發局, 認定應該做得更多, 但又不能給予任何有用的提議:

  • 旅發局高層既然不滿外界批評其為大花筒,便應該努力洗脫只懂花錢搞推廣活動的形象。
  • 最有效的回應方法,便是積極回應業界反映的價格和經營手法問題,敦促業界自律,方能解決問題。

旅發局可能真是大花筒, 但要其做推廣以外的職能, 旅發局有權嗎?

最有效的回應便是回應和敦促, 這是什麼提議? 會有效嗎? 看了只令人摸不著頭腦。

毫不專業的色情專題報道

5月5日蘋果日報A26版全版專題報道旺角大型商場朗豪坊的出現,如何影響了區內紅燈區的生意。

雖然是「專題報道」,但報道手法卻難以稱得上專業﹕主要是記者透過「實地觀察」,發現區內黃色招牌少了、街上的妓女也少了,以及妓女「減少了穿著性感衣服」。

稍為實質一點的,是引述「色情網站」的「統計」,指區內「一樓一鳳」大幅減少。但那些「統計數字」究竟是由那一個(或那一些)色情網站所提供的呢?報道卻沒有進一步說明。

如此粗疏的報道,值得在港聞版全版報道嗎?不如乾脆放在「咸濕」版當作花邊新聞好了﹗

Wednesday, May 03, 2006

中國和蘇丹的互利互惠合作

明報4月30日社評「能源外交抬頭 須訂長遠策略」評胡錦濤訪問非洲推動能源外交, 中國如此做有明顯的戰略和經濟原因, 本無可厚非, 但明報的社評一些用詞令人誤會以為這是中國外交部寫的, 其中部份節錄:

  • 中國推行能源外交的一大特點,是希望通過國與國之間的平等相處、互利互惠,達到雙贏甚至多贏
  • 過去30年來,非洲局勢一直動盪,像尼日利亞,反政府武裝切斷了該國石油出口的一半
  • 中國近30%的石油進口來自非洲,大部分來自蘇丹、安哥拉、剛果和尼日利亞
  • 過去幾年,中國在多國拓展石油貿易機會的努力屢遭挫折,這並不是中國不能待人以誠,而是美國、日本等能源消耗大國從中橫加阻撓

中國能源外交可能真的是「平等相處」, 「互利互惠」和「待人以誠」, 不過對象肯定不是非洲的平民百姓, 而是那些腐敗的政府和獨裁者。 而提到非洲動盪, 竟然不提目前在蘇丹達爾富爾(Darfur)地區發生的種族滅絕, 目前世界各地都要求聯合國制裁蘇丹和派軍隊保護被阿拉伯回教民兵壓迫的非洲人, 偏偏中國和俄羅斯卻堅決反對

根據明報5月3日的報導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公布的全球弱國排行榜, 蘇丹是全世界排名最差, 情況可說是不能更壞, 作為一個產油國竟落得如此下場實在難以想像, 而中國作為蘇丹原油的最大輸入國, 到底蘇丹從中國得到了什麼「互利互惠」和「雙贏」的好處呢?

Tuesday, May 02, 2006

再論切爾諾貝爾事件

讀者lc對4月29日有關核能的文章有以下評論:

  • 核電廠出事的機會並不多,但是一旦出事,至少死幾千人。要記得,這是一次災難引發幾千人一齊死。煤礦意外的數字是一年之中很多礦難加起來,不能以多次災難和一次災難比較。而且切爾諾貝爾當時只是一個反應堆爆炸,已經如此,假若當時火勢不受控制,波及其它反應堆的話,死的就不止四千人。而有很多附近的居民患因癌症去世還沒有計算在內,有報道指附近的居民患上癌症的比率大了幾倍,那樣受影響的其實可能是幾十萬人。
Yellowcow的回應: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 已知因切爾諾貝爾事件死亡的只有60人, 包括50名死於Acute Radiation Syndrome的工作人員和10名死於thyroid cancer的小孩, 四千人死亡是估計最終會因這事件而死亡的人數, 目前為止的死亡人數是遠少於四千, 幾千人一齊死這說法是不對的。

聯合國的報告指出緊急事故人員和受影響居民的死亡率並沒有明顯提高。一場大的煤難可能已立刻有過百人死亡, 加上因在煤礦工作引至的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的人更不計其數, 單在死亡人數方面核電廠出事是可以和礦難比較的。而礦難是每年都會經常發生, 但多年來核電廠出事而引至有人死亡只有切爾諾貝爾事件。事實是正因為如果出事后果可能嚴重, 現代化核電廠在安全和補救措施方面做很足, 大大減少出事的機會。

而根據同一份聯合國報告, 附近的居民患上癌症的比率大了幾倍的說法也是誤導的, 唯一增加的癌症是thyroid cancer, 俄羅斯, 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合共在其後十多年間共有四千多個案, 但這種癌症經治療後復原率高達98.8%。除此之外並沒有不尋常的癌症例子。

最終受影響的是有幾十萬人, 不過並不是如因為核輻射的影響, 而是因為不必要的恐懼和被迫長期撤離家園而做成的心理創傷。

我認為這份聯合國報告是所有對核能有興趣的人都應該一看的, 否則只會繼續被人愚弄誤導。我並非說切爾諾貝爾不是嚴重事件, 人們對核能有陰影我也理解, 但至少我們應對切爾諾貝爾事件的真相有所了解。

最後, 傳媒對所有類似的事件總是大篇幅的用最極端悲觀的角度報導, 這本是無可厚非, 但在塵埃落定後是否也應把真相告知大家呢?

聯合國報告是在2005年9月發表, 本地報章當時似乎完全沒有提到, 往後還繼續報導錯誤的資料, 例子:

  • 蘋果2005年11月26日「切爾諾貝爾廠核洩漏4400死」: 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至少造成四千四百人死亡,二百三十萬人受到核輻射,需留院治療。
  • 明報2005年10月13日「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殺30萬人」: 逾83萬救援人員中,已有30多萬人受輻射影響致死。

5月4日補充: 至今只有信報於4月21日有篇文章「切爾諾貝爾事故的謊言和誤解」很詳細報導了聯合國報告的內容, 很值得一讀。

7月10日補充: 研究切爾諾貝爾事件的科學家認為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過去是被誇大了, 有關的理論會在BBC節目Horizon: Nuclear Nightmares中播出

7月20日補充: 有研究指出住在核電廠附近的人得血癌機會並沒有增加。

2007年4月27日: Chernobyl Incident Had Fewer Long-Term Health Impacts Than Expected (full report)

2007年8月16日: Chernobyl 'not a wildlife haven'

傳媒惡習﹕反布殊反到上晒腦﹗

本地傳媒近幾年「培養」了一個概念,就是「美國總統布殊弄到全球天怒人怨」﹔循著這個古怪的概念,每當看到外國有什麼大型示威抗議發生時,即會「本能地」認定抗議所針對的一定是布殊﹗

例如,5月2日晨早一起床,即聽見無線新聞報道,美國多個城市都有示威,「抗議政府收緊移民法‥‥強烈反對布殊計劃實施臨時外勞計劃‥‥」。

正如本網3月28日踢爆經濟日報時已說過,現在不厭其煩再說一遍﹕示威者主要反對的是眾議院去年12月通過的收緊移民法案﹔而不是布殊所支持的外勞計劃(guest worker program),因布殊的方案贊成將非法勞工合法化,是對非法移民有利的﹗(有興趣者可再參閱路透最新的報道)

無謂而自卑的民族主義



4月30日蘋果日報國際版的A18,報道「adidas辱華鞋全球停售」。

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這個印在波鞋上的公仔(見右圖)是否真的很「辱華」。我只知道,在時下流行的hip-hop文化中,這類公仔經常出現,例如,近年頗流行的虛擬電子組合Gorillaz所用的招牌卡通公仔(見左圖),其造型正與這「辱華公仔」如出一轍﹗

另外,同日蘋果的國際版頭條「日漫畫外交 軟化中國」中又大篇幅地報道,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提議「利用日本漫畫和動畫」展開「漫畫外交」,「俘虜全球各國民眾的心,尤其是中國人的心」。

其實,翻看過日本時報路透社的報道,便知這其實是麻生在東京一所動畫學院演說時,稱讚當地漫畫和動畫界成就時的客套說話,麻生在有關報道中,提及中國的內容只有一句("What you have been doing ... has grabbed the hearts of young people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對待這般的花邊新聞,蘋果竟將它做了當天國際版的頭條,又煞有介事地訪問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者做回應,這不是民族自卑感作祟又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