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9月30日報導伊拉克阿蓋德領袖馬斯里在互聯網發布錄音,號召核子和其他各方面的科學家參加聖戰, 蘋果沒有報導的是根據美聯社的報導, 馬斯里的錄音還承認伊戰至今已有超過4千國外恐怖份子被打死。
推薦閱讀: Fighting Them Over There, Iraq: the world's first Suicide State
10月2日補充: 根據這調查, 絕大部份伊拉克人都反對阿蓋德
Saturday, September 30, 2006
阿蓋德在伊損失4千恐怖份子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1:05 AM 0 comments
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地球氣溫百萬年最高?
蘋果9月27日標題為「百萬年最高溫地球熱爆」的報導內容可說是極度荒謬:
- 地球近年熱爆,平均氣溫是100萬年以來最高,人為的「溫室效應」只消短短45年,就打破全球100萬年氣溫紀錄。
蘋果6月24日才報導了目前地球溫度是400年來最高, 現在竟然一下變成百萬年最高, 是否有點兒戲。
事實上是根據美國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在6月有關地球氣候變化的研究指出現有的証據只能肯定近數十年的氣溫是過去400百年以來最高的, 報告清楚指出由900年至1600年的溫度重組(reconstruction)可靠性較少, 而900年之前的溫度重組的可靠性更是非常的低, 蘋果報導中提到的全球100萬年氣溫紀錄不知是那裡得來。
- 100萬年前,人類文明尚未誕生,冰河正在消退,全球平均氣溫只有15℃。之後冰河時期重臨,氣溫再下降。時至今天,工業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
地球溫度一向都在循環變化, 較近代的1000年至1500年間地球便經歷了一段Medieval Warm Period, 當時的平均溫度可能要比現在的要高, 而1500至1850年側是個Little Ice Age, 近百年地球經歷的0.6-1.0度溫度上升很大可能只不過是自然循環現象。
- 美國太空總署研究員漢森說:「地球現時的氣候,全是人為,變壞或變好,要看人類是否及時醒覺。我們任由氣候變暖,再過十年二十載,一切已經太遲。」
目前並沒有証據肯定目前地球暖化完全是人為造成, 事實上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太陽的熱力, 海底放出的甲烷(methane), 還有空氣中的浮質(aerosols)等, 最近芬蘭的研究便指出太陽放出的能量在過去100百年有明顯的增加, 而有俄羅斯科學家更指出1908發生在西伯利亞Tunguska上空的隕星爆炸可能道至過去百年的暖化。
地球將來是否會繼續暖化目前還是個疑問, 最近有研究指海洋溫度在過去數年有下降, 科學雜誌New Scientist和俄羅斯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最近分別發表報告警告全球在未來數十年可能面臨全球冷化。
推薦閱讀: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emographic Shift
10月1日補充: 原來9月4日左丁山也在蘋果提到俄羅斯科學家有關全球冷化的理論
推薦閱讀: The Skeptic, Southern hemisphere ignores global warming, Cosmic rays linked to global warming, Exploding Stars Influence Climate Of Earth
10月13日補充: Al Gore's movie meets its match in Stockholm
10月26日補充: 落後地區煮食產生的煤灰對全球暖化的影響
Posted by yellowcow at 8:43 PM 7 comments
Monday, September 25, 2006
匪夷所思的浪費
如果有人跟你說﹕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解決方法是給他二千多億元,他便能夠在一百年內,把這問題延遲四天發生,你認為這樣的建議吸引嗎?相信一般人都不會覺得吸引,但在現實世界裏,事情卻往往就是這樣匪夷所思。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最近宣傳他投資那套講述「全球暖化」的紀錄片《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時,不時批評自己的祖國美國拒簽「京都條約」,令到全球暖化問題惡化。
就像許多環保團體以及傳媒一樣,戈爾把旨在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條約」,說成是遏止「全球暖化」的有效方法,但卻沒有提及若要實行有關條約,究竟大家要花多少錢。
根據由經濟學家組成的「哥本哈根共識組織」(Copenhagen Consensus)估計,如果實行「京都條約」的規定,直至本世紀末,全球每年便要花八百億英鎊,亦即超過一萬一千億港紙﹔花這麼多錢,但成效卻原來只是在2100年把「全球暖化」的問題延遲六年。
相比其他全球計劃,「京都條約」的經濟效益奇低。以對抗愛滋病為例,只需一百四十億英鎊,即大約二千億港元,估計在2010年前便能將愛滋病死亡個案減半。但若把同一筆錢投放在「京都條約」,到下世紀也只能把「全球暖化」延遲四天﹗
說到「暖化」,全球過去一百年,平均溫度無疑是四百年以來最高,但這裏所說的「暖化」,其實也只較一百年前上升了攝氏0.6度。
為了這個「暖化」的問題,每年花數以千億計,成效卻只是把問題推遲一丁點,環保份子經常叫人不要浪費,但這不是更大的浪費嗎?
9月29日補充: 2.6 billion people lack basic sanitation, The war on hot air, Focus on climate adaptation urged
10月26日補充: 根據NCAR科學家Tom Wigley在1998年的研究, 假設所有國家都達到京都條約的減排目標, 而條約期滿後側如常排放, 那麼到2100年只可以減少攝氏0.06到0.11度暖化, 和沒有下的暖化比較只是減少了3%, 就算條約期滿後各國家排放可保持在目標內, 也只可以減少暖化攝氏6%。因此以平均暖化速度來算, 京都條約只會把「全球暖化」延遲數年。
但這個奇低的目標都不可能達到, 因為差不多所有京都條約簽約國都不會達到其減排目標。
Posted by yellowcow at 8:51 PM 8 comments
Sunday, September 24, 2006
不清不楚的SK II恐慌報道
傳媒連日大肆報道日本化妝品SK II被中國驗出含重金屬「鉻」(chromium)所引發的恐慌,但始終沒有清楚交待,中國當局發現的是甚麼「鉻」。
事實上,「鉻」這種礦物本身並不有毒,有些人甚至認為服用鉻可以促進身陳代謝(參考此網),即使用於染色的化合物「鉻三」(chromium III),一般亦不認為對人體有害,只有化合物「鉻六」(chromium VI),才是致癌物質(參考維基百科),究竟內地發現的是否「鉻六」呢?但翻查資料,在一般消費者能直接接觸到的產品中,發現「鉻六」的個案似乎卻並不常見。
Posted by yellowcow at 7:04 PM 2 comments
Saturday, September 23, 2006
假理性的賭博調查
9月22日多份報章均有報道東華三院與中文大學進行了一項所謂「病態賭徒特癥」調查,聲稱「發現」大多賭徒是「假理性」賭徒,因為﹕
‧(受訪者)有近半數堅信自己有必贏方程式或賭術高超,亦有四成盲目以為自己可依賴靈感贏錢,提升自我形象;七成人更誤解賭博機會率,以為這是理想的賺錢途徑 ─ 經濟日報
以上差不多窮盡了所有人們常去賭錢的原因,說起來好像有根有據,但其實甚麼也沒有說明,只是藉此指責「常去賭錢的人是假理性的」而已。
報道又引述負責調查的人指「如果賭錢可以贏錢,賭場就不會愈開愈多」。這明顯是錯誤的。任何人都知道,賭錢的確是可以贏錢的﹔對賭場來說,只要輸的人較贏的人多,就有理由開業。亦正是有贏錢的機會,令很多賭徒明知大多數人都輸多贏少,但仍會去繼續嘗試,希望能成為成功的少數。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03 AM 1 comments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哪些才是「不方便的真相」?
9月18日有線新聞引述投資銀行里昂(CLSA)一份報告,指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每年造成的經濟成本達200億元,更可能導致外資公司撤離香港。
可是,為甚麼一間投資銀行會無端端會做一份空氣污染的報告呢?報道並沒有提及。
翻查資料,原來里昂早前贊助了前美國前副總統戈爾(Al Gore)投資的一套電影的首映,同時戈爾亦應邀出席了里昂所舉辦的論壇。而戈爾的那套電影 ─《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 「恰巧」正是講述空氣污染如何導致全球暖化﹗
再看里昂的報告,原來執筆的主要不是該行人才濟濟的研究部,而是「本地薑」思匯政策研究所,另加上保環作家Tim Flannery和里昂行的政總裁Rob Morrison各寫一篇評論式文章,拼湊而成。在文章中,里昂的Morrison先生更不忘替戈爾的同名新書《An Inconvenient Truth》賣賣廣告。
可能是這個關係,報告並沒有 ─ 應該是「不方便」吧 ─ 踢爆戈爾所宣稱的「科學界已有共識全球暖化是人為現象」這句話,其實並不科學。麻省理工氣象學家Richard Lindzen最近便指戈爾的言論錯誤和杞人憂天(shrill alarmism)。
事實上,由於影響氣候的因素太多,加上地球在1900年前才經歷過一次數百年的「小冰河時期」(Little Ice Age),科學界對人類行為是否促成氣候變暖,其實並沒有共識。
至於里昂報告提及香港的污染數據,幾乎全來自致力推銷環保的思匯,故此並不全面。例如,思匯說如果本港空氣污染程度可減至如巴黎、倫敦等地的水平,便可節省200億元經濟損失,但卻沒有提及如因此而嚴厲立法,涉及的政府支出及社會成本估計會是多少。
另外,報告說香港正因空氣污染,在競爭上正輸給空氣良好的新加坡,又指香港需要重點改善的應是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但卻沒有指出,新加坡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其實遠比香港多,那是不是代表即使是多點排放二氧化碳,也可以擁有良好的空氣呢?
以上這些疑問,里昂報告都沒有清楚說明,自然也令到傳媒更「不方便」把更全面的真相報道給觀眾/讀者了﹗
本網相關評論﹕「綠色生活」是信仰,不是科學﹔全球暖化的爭議﹔ 環保份子說你的快樂是假的﹔美國全國科學院對全球暖化的懷疑﹔空氣污染有助對抗全球變暖
10月2日補充: Gore revealed that smoking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global warming
Posted by yellowcow at 9:18 PM 9 comments
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明報的雙重標準
9月18日明報社評批評,教宗本篤十六世最近在一次講學中,提及十四世紀拜占庭國王對聖戰看法的典故,是「製造新的矛盾」﹕
‧本篤十六世的表現,不但不能與若望保祿二世相提並論﹔他甚至在失言後,未能表現出教宗應有的智慧與政治敏感,未能第一時間澄清並致歉
明報社評不去譴責回教極端份子,反而罵教宗冒犯了回教,製造新的矛盾。但當涉及天主教/基督教的信仰時,明報卻完全是另一個面孔。
還記得《達文西密碼》嗎?該小說(和電影)指耶穌基督和被視為妓女的女人抹大拉結婚生子,但明報5月時的社評卻說,其對基督教的「冒犯性不算嚴重」,又說《達文西密碼》「目的純是為了賺錢,沒有挑釁或顛覆主流宗教的意圖‥‥值得研究的,其實是它的商業成功方程式」﹗
其實,這次教宗本篤十六世提及有關典故,正是要說明利用暴力手法去傳播宗教信仰的不合理性,藉此呼籲正以「聖戰」為名進行暴力襲擊的回教極端份子透過對話解決問題(可參考此文)。但教宗的良好意願似乎落空了,一名在索馬尼從事救濟工作的意大利修女,連同她的保鑣,據報因此而被殺害。
可能明報就是知道,很少天主教徒會因為它批評教宗,而上街暴動、殺人放火的﹗
本網相網評論﹕丹麥報章漫畫辱回教, 欺善怕惡的本色, 回教團體散播假消息和照片, 傳媒的雙重標準, 另一更不知所謂的比較, 他們都不是穆罕默德, 意大利穆罕默德漫畫風波 , 恐怖份子感謝香港傳媒
9月28日補充: Mozart falls victim to fear of Muslim rage
10月3日補充: Prophet not perfect, says Islamic scholar, Europeans Have Stopped Defending Their Values
推薦閱讀: The Truth About Muhammad
Posted by yellowcow at 4:11 AM 3 comments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垃圾通函
蘋果9月17 日報導環保團體消費者力量到中環郵政總局請願, 呼籲郵政署不再幫濫發和住戶拒收垃圾通函,更建議政府立法規管濫發垃圾通函, 環保團體估計「全港住戶每年收到約9,700萬封的垃圾通函,相等於1,700噸紙張和砍掉了40,500棵樹」。
但就算垃圾通函完全消失, 對環保其實一點影響也沒有,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 全港2005年全年產生了差不多90萬噸紙料廢物, 1,700噸所謂垃圾通函占整體紙料廢物遠不足百合之一, 只有0.2%。
這又是環保份子慣常運用那種「用小小的方法來解決大大的問題」的宣傳手法, 如果環保份子真是認為社會上用紙太多的話, 請把注意力放在真正「浪費」紙張的傳媒行業, 例如報紙和雜誌。
推薦閱讀: Biotech Forests
10月26日補充: 有讀者說垃圾郵件問題是納稅人補貼商人做生意, 但從郵署溢利的情況看來, 個人對補貼這說法有懷疑。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28 AM 7 comments
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也來為教師們減壓
差不多每一兩個星期,你總會看到有關教師工作壓力的報道。粗略計算過,單是過去一個多月,有關「教師壓力」的調查、報告至少達五個,除了指教師壓力大之外,更指一成半教師企圖自殘,又有兩成多認為他們不受社會尊重。
筆者不是教師, 體驗不到當教師的壓力,卻有一些數據,可能會有助他們減壓。
就以「殺校」為例,其實過去六個學年,教統局已停辦了八十三所學校,但整體來說教師的數目反而上升﹔以中、小學計算,教師數目便由00年四萬八千多人,增至上學年近五萬一千人,壓力顯然未殺到埋身。
況且,任何行業也有盛衰周期,就像一度是天之驕子的IT從業員,在科網泡沬爆破後也曾被大批裁員,但也不見到有過呼天搶地,或企圖「自殘」,教師們實在不必太緊張。
再看語文基準試,由00年開始到今年到期,足有六年時間,結果超過九成英語教師達標,不達標的又可申請再延期一年,或改教其他科目﹔相比起做sales的朋友,每年、甚至每月也有「達標」壓力,不達標的更可能即時被炒,這是教師們應感到慶幸的。
至於教師自殺事件,教師的工會認定和工作壓力有關,這可能是事實。但近年香港每年都有約一千人自殺,比率是十萬人中約有十五人自殺,教師自殺比率並不高於此數,社會「涼薄」,大家也有壓力,教師們也不必因此太過介懷。
筆者看見有很多不是當教師的朋友,也會經常感到疲倦、抑鬱,但卻不曾見過他們整天埋怨,說要「自殘」,或者要政府帶頭尊重他們。或者,他們知道,要得到別人尊重,像小孩子般苦著臉整天埋怨,是於事無補的。
Posted by yellowcow at 3:34 PM 0 comments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垃圾電郵問題真是這麼嚴重?
蘋果9月14日報導了一個由雷克系統有限公司造的調查, 指出「垃圾電郵困擾本港網民日常生活」, 雷克系統更提議政府加快推動《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草案》立法,規管垃圾電郵。
蘋果沒有報導有關雷克系統的背景, 事實是雷克系統是一間經營智能郵件營銷軟件的公司, 它當然希望政府規管所謂非應邀的垃圾電郵, 因此其有關垃圾電郵的調查的獨立性令人懷疑, 蘋果是否應該向讀者說明其公司的背景?
yellowcow本身也有多個公司和個人電郵帳戶, 電郵使用量也算高, 個人經驗從來不覺垃圾電郵情況壞到「困擾日常生活」的地步, 而且現在網絡服務供應商提供的anti-spam功能已令情況大為改善, yellowcow認為現在沒有必要立法規管垃圾電郵, 需要的是向網民宣傳如何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電郵而不致於鬧出「每天平均花費9分鐘清理垃圾」和「願意每月支付11元至50元來解決這些令人煩厭的垃圾電郵」這樣的笑話。
不知道本網讀者這方面的經驗如何, 是否壞到「困擾日常生活」的地步。
Posted by yellowcow at 7:01 PM 0 comments
每棵估值300萬元?
蘋果9月14日報導流浮山村民發起行動, 保護因業主賣地而面臨被斬的兩棵百年榕樹, 並提到樹木專家、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授詹志勇估計每棵樹價值300萬元。
但蘋果完全沒有解釋到這所謂價值是根據什麼計算出來的, 誰會花600萬買兩棵百年榕樹, 而且報導也指「地主早前曾叫價20多萬元,願意將土地售予村民」, 如果榕樹真是這麼值錢村民實在沒有理由不買。
如果根本沒有買家, 任何估價都是沒有意思的。
Posted by yellowcow at 6:31 PM 3 comments
有機菠菜引發大腸桿菌疫情
明報9月16日報導了「美國8個州爆發大腸桿菌疫情,最少1人死亡,50人染病,當局未確定病菌源頭,但相信與袋裝新鮮菠菜有關」, 根據路透社最新消息, 已查出源頭是來自Natural Selection Foods公司的有機菠菜, 由於有機農業主要用動物糞便作肥料, 因此很多人認為是較容易被大腸桿菌E. coli污染。
本網相關評論: 有機農藥, 有機食品並不環保, 有機牛奶不比普通牛奶更有益處
9月23日補充: When Spinach Is Bad For You, Sinister Spinach
10月3日補充: Don't Panic Over Spinach
10月6日補充: The Organic Myth
07年3月5日補充: 有問題菠菜証實源自加州一個有機農場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57 PM 3 comments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經濟日報的陰謀論
9月13日經濟日報《政經札記》題為「拉登和布殊是自己人?」的評論,又再提及類似電影「華氏911」所宣傳的陰謀論﹕
‧911只是布殊向外動武的一個局,拉登一直都是中情局同路人‥‥對於這種陰謀論,筆者只能說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但卻不能完全否定
‧在911之後,布殊立即認定是薩達姆.侯賽因所為,不願相信與拉登有關(詳情見布殊前反恐顧問克拉克的回憶錄)。
讀完文章,Yellowcow一頭霧水,「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但卻不能完全否定」是甚麼意思呢?另外,作者引述克拉克的回憶錄,卻沒有提及此書披露更多的是前任總統克林頓其實早在93年開始,一直知悉拉登的阿爾蓋達不斷在發動恐怖襲擊,但卻沒有採取任何果斷的行動(可參考此文章),難道連民主黨的克林頓也是和拉登是同路人?
最後,根據克拉克的回憶錄,布殊在911之後並沒有如《政經札記》的作者所說般「不願相信與拉登有關」,回憶錄記載布殊和克拉克在911翌日的對話是﹕
"Go back over everything, everything," Bush said, according to Clarke's account. "See if Saddam did this."
"But Mr. President, al Qaeda did this," Clarke replied.
"I know, I know, but . . . see if Saddam was involved. Just look. I want to know any shred."(可參考此報道)
本網相關評論﹕傷殘美軍控告「華氏911」導演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23 AM 1 comments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沒有意義」的明報頭條新聞
9月12日明報社評「政府職能須與時並進」說﹕
‧今天再爭論什麼是「積極不干預」和應否重拾這項政策,已經沒有意義,只要政府維持「小政府」規模(即公共開支佔經濟比重不逾兩成),在若干有利整體經濟發展的環節較積極地介入,是有現實需要的
Yellowcow不明白的是,既然明報都認為再討論「積極不干預」這政策「已經沒有意義」,那為何還花整版頭版去報道這新聞呢?
另外,「小政府」的意思真的只限於「公共開支佔經濟比重不逾兩成」嗎?很多、很多所謂「政策傾斜」的措施,賬面上都不費一分一毫,但對市場的遺害和對公共資源的浪費卻是深遠的﹗
Posted by yellowcow at 5:02 AM 9 comments
「知識份子」的「道德」
9月12日經濟日報《政經札記》題為「悼念911 反恐待反省」的評論,絲毫不見悼念之情,是一貫反布殊的文章,當中許多概念,反映了「知識份子」的所謂「道德觀」﹕
‧美國人曾以為,侯賽因是壞人‥‥但現實殘酷,伊拉克戰場成為了美軍的泥淖,老布殊當年曾擔心推翻侯賽因,伊拉克會四分五裂及令到伊朗壯大,現已一一兌現。
當年為了不讓伊朗坐大,就讓侯賽因這個暴君統治下去,究竟是老布殊的德政還是錯誤呢?
Yellowcow相信,一般正常人都不會視侯賽因為好人。我亦不知作者說的「四分五裂」是甚麼意思,卻知道伊拉克去年舉行了三次全民投票,首屆民主政府也在六月誕生了。
再無知的人也會知道,實行民主從來知易行難﹔事實上,儘管傳媒都只集中報道當地的恐怖襲擊事件,但其實,現在伊拉克的難題,更多是實行民主的過程中所必要經歷的震盪。
例如,伊拉克剛誕生的民主政府,幾乎在每一項改革,都要先擺平國會內「四分五裂」的反對聲音﹔為要杜絕黑市燃油,新政府便須等國會通過法例,容許私人公司入口燃油﹔要引入外資加快現代化石油設施,又要先通過所謂hydrocarbon law。
可能,《政經札記》的作者,就是認為民主可以垂手可得,否則就是一個「泥淖」﹔又或者,根本就只是一味反布殊,從沒有想過伊拉克人應否也有實行民主的機會﹗
另外,《政經札記》的作者又說﹕
‧希魔當年以反共為名進行濫殺,布殊今天以反恐名義行惡,都是對民主自由人權的挑戰
作者將布殊比作希特勒,譁眾取寵之處與回教極端份子竟如出一轍﹔另外,作者說希特勒反共,但希特勒在展開了二次大戰前結盟的,正是共產黨的斯太林,此例正好說明,像希特勒、侯賽因一類沒有民主機制制衡的暴君,只要利益所在,你永遠無法知道他將會與誰結盟﹗
本網相關評論﹕誤導的蘋果反恐戰報道 ﹔布殊沒有承認什麼「秘密監獄」﹔ 反恐戰爭的「溫故知新」﹔ 「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消息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54 AM 3 comments
Tuesday, September 12, 2006
香港是「熱爆」的熔爐?
蘋果9月12日報導綠色和平成員和議員余若薇昨日遊行, 指「市民正活在「熱爆」的熔爐中...又促請特首順應民意,在第二份施政報告內訂定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與計劃,並立即管制電廠二氧化碳的排放。」
環保份子又在作大, 其實香港近年氣溫並沒有上升趨勢, 溫室氣體減排完全沒有必要, 只會勞民傷財。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1:01 PM 5 comments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誤導的蘋果反恐戰報導
蘋果9月11日報導了一連串所謂反恐戰代價:
- 美國911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起的反恐戰...製造了450萬個難民
就看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地的難民情況,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 自2002推翻塔里班後, 已有超過450萬難民離開巴基斯坦難民營重返家園, 事實是阿富汗超過6百萬難民是反恐戰前蘇聯入侵和塔里班統治造成, 單在2002年底推翻塔里班後不到一年已經有2百萬難民重返家園, 而伊拉克的情況也相似, 20萬難民為因侯賽因的統治而逃避到伊朗的難民營, 侯賽因被推翻後一年已有約一半難民重返伊拉克。
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難民經多年的逃避而終於可以回國, 證明了現在情況無論多壞也是比反恐戰前好。
- 阿富汗反恐戰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有4,541至5,308人;伊拉克則死了50,100名平民
平民死亡無疑是悲劇, 但沒有反恐戰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平民就會安全嗎? 根據紐約時報的資料, 88至91年間便有18萬伊拉克人死於暴力之下, 這並沒有把兩伊戰爭的數字計算在內, 而多年的阿富汗內戰死亡人數更高達1百萬人。
- 全球死於恐怖襲擊的更多達4,081人
但恐怖襲擊年年都有, 並不是所有911之後發生的恐怖襲擊都和反恐戰有關。
- 反恐戰傷亡重大,軍費一樣大。今年7月,美國國會就給反恐戰撥款4,370億美元(34,086億港元),這比起韓戰和越戰加起來的開支都要多,也比全球所有窮國加起來總共3,750億美元(29,250億港元)的欠債多。
今年7月美國國會並沒有就給反恐戰撥款4,370億美元, 國會在7月發表報告指反恐戰由911至今已用了4,370億美元, 美國國防部的數據是是反恐戰至2005底共用了2,507億美元, 事實美國明年整年的軍費也只是4,680億美元, 並已經包括了500億美元的反恐戰經費。
事實上是如果以GDP來算, 反恐戰的軍費並不比韓戰和越戰加起來多, 而美軍傷亡和韓戰越戰比較更是非常少。
- 伊拉克戰爭又成外國激進武裝分子訓練場,可能回國大展拳腳
把各地恐怖份子引到伊拉克是反恐戰的成效, 恐怖份子難應付因其通常是混在平民當中, 而其襲擊對象也主要是平民, 這正是恐怖份子要打的不對等戰爭, 美國的優勢是其強大的軍力, 把恐怖份子引到戰場上由軍隊來對付有戰略上的合理性, 相信很多國家如沙地等會樂見其成, 伊拉克更似是美軍的訓練場。
- 美國國土安全和國防開支像天文數字,財政赤字不斷升高,「拉登就是想陰美國到破產」
美國這麼大的國家什麼開支都是天文數字, 事實是根據國防部的資料, 國防開支目前只是GDP的3.9%, 越戰時是8.9%, 而冷戰期間更長期在5%之上。
美國財政赤字無疑很高, ,不過近年已有改善, 2003年的赤字是3,770億美元, 04年是4,130億, 05年是3,180億, 而今年的赤字預測是會進一步下降至2,600億美元, 因此絕對不是「財政赤字不斷升高。」
9月30日補充: 伊拉克阿蓋德領袖承認伊戰至今已有超過4千國外恐怖份子被美軍打死。
10月22日補充: Our small defense budget is no way to fund a war
10月25日補充: Exodus of Iraqi Spilling Into Europe
2007年4月28日: Afghan infant deaths fall by 40,000 a year since ousting of Taleban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0:29 PM 3 comments
向911死難者致敬
The 2996 Project: 超過3千博客分別向一位911死難者致敬
9月12日補充: 911當年的報導和從未發表過的片段
Posted by yellowcow at 6:44 PM 7 comments
Sunday, September 10, 2006
911陰謀論
Popular Mechanics揭穿有關911的陰謀論。
2006年9月11日: 穆薩維(Zacarias Moussaoui)審訊時有關911事件上千份呈堂證據。
2007年8月22日: 踢爆911陰謀論的網頁
推薦閱讀:
這篇有關陰謀論的文章絕對值得一看再看
South Park Slams 9/11 Truthers
Why 9/11 Conspiracy Theories Linger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2:53 PM 3 comments
Saturday, September 09, 2006
布殊沒有承認什麼「秘密監獄」
蘋果9月8日報導美國總統布殊「首次承認CIA在全球確有秘密監獄,拷問恐怖組織阿蓋德14名高層,以套取重要情報,粉碎恐怖襲擊陰謀。」
這是布殊講話的原文節錄:
- Many are al Qaeda operatives or Taliban fighters...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move these individuals to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y can be held secretly [sic], questioned by experts, and -- when appropriate -- prosecuted for terrorist acts.
- a small number of suspected terrorist leaders and operatives captured during the war have been held and questioned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in a separate program operated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 But I can say the (questioning) procedures were tough, and they were safe, and lawful, and necessary.
- I want to be absolutely clear with our people, and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torture. It's against our laws, and it's against our values. I have not authorized it -- and I will not authorize it.
布殊根本沒有承認什麼「秘密監獄」和「拷問」, 傳媒可以對其講話有自己的推測, 但不應該把說話塞進布殊嘴裏。
9月11日: 阿布哈里卜(Abu Ghraib)監獄最近由伊拉克政府接管, 囚犯的意願是"we want the Americans to come back"
10月4日補充: No Evidence for Prize-Winning Story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54 PM 5 comments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美國窮人學歷奇高
蘋果9月5日報導芝加哥清貧家庭火警6孩被燒死, 另加資料指出美國窮人的苦況, 其中一項是:
- 墨西哥《改革報》前年指,來自低收入家庭的美國學生,只有68%能上4年的大學,學歷不足,令他們難以擺脫貧困,一代傳一代。
只有68%能上4年的大學? yellowcow懷疑就算是高收入家庭的美國學生也沒有這麼高的入大學比率。
墨西哥《改革報》前年指? 美國人入大學的數據其實無需靠一份墨西哥報, 網上應該不難找到吧。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45 AM 2 comments
手機私隱同手袋私隱
明報9月6日社評指一宗手機勒索案,被告檢獲手提電話,內有某女藝人更衣裸露的短片,向女藝人勒索結果被判囚, 明報社評人認為:
- 現行法例中禁止不誠實使用電腦的罪行,應該適用於手提電話﹔拾獲他人手機的人,如果濫用機內個人資料,例如在網上公開資料,蓄意令當事人受傷害,或者將資料賣給別人圖利,就算不涉及勒索或盜竊,都應該按不誠實使用電腦罪名提出檢控,以阻遏侵犯手機私隱的惡行。
如果有人檢獲內有裸照的手袋向人勒索, 或將手袋內的個人資料網上公開, 難道現行法律是不禁止的嗎? 為什麼對手機私隱和手袋私隱要有不用的法律保護? 明報社評人是否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Yellowcow並非法律專家, 是否有讀者可以解答這問題。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52 AM 1 comments
Wednesday, September 06, 2006
香港戲院二氧化碳含量安全
9月4日經濟日報A20版頭條新聞「11戲院二氧化碳超標 恐播菌」中,引述「地球之友」的測量數據指
‧意外發現最少11間戲院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於政府建議的標準
‧醫生警告,這意味這類戲院的室內污濁、鮮風不足,有機會成為散播傳染病的溫床
首先,量度二氧化碳含量要用專門儀器,實在叫人難以想像「地球之友」究竟怎樣能「意外發現」這事。
另外,「地球之友」所謂的「超標」,是指在政府那個自願性質的「室內空氣質素管理計劃」之下,超出了「良好級」的指標,即1000ppm。
其實,就算根據「地球之友」的量度結果,那11間戲院的二氧化碳含量儘管不算「良好」,但卻很安全,因含量最高的PALACE apm和百老匯荃灣(3265ppm及3188ppm),都遠比美國的職業安全標準(5000ppm/8小時平均)為低。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05 AM 4 comments
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香港使用能源效率高
蘋果9月5日報導提到本港因空氣污染而令對海外專才的吸引力不及新加坡, 新加坡無疑空氣比香港好, 但這主要是地理的關係, 事實上是新加坡在能源使用方面比香港浪費得多, 新加坡人口比香港少, 但二氧化碳排放比香港多, 這代表人均能源消耗較多。
如果把GDP除以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得出GDP per Emissions指數, 這大約可以代表一個地區在能源使用方面的效率, 大家會發現香港這方面的表現非常好, 全世界排第9, 亞洲第一, 新加坡世界只排第40, 香港的指數是新加坡兩倍。
現在大家都認為二氧化碳排放會造成全球暖化危機, 雖然yellowcow不認同, 但本港應該向海外專才宣傳本港在能源效益方面的成績, 可能會令有心挽救地球的海外專才選擇香港。
Posted by yellowcow at 5:51 PM 8 comments
信報的姑息主義
9月4日信報評論《美國透視》作者趙景倫指,美國總統布殊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稱激進伊斯蘭份子是一種伊斯蘭法西斯,是「荒謬絕倫地誤解歷史」,因為「法西斯指的是獨裁國家領導人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今時今日我們用「法西斯」一詞時,已不再局限於希特勒或墨索里尼。
根據American Heritage英語網上辭典,「法西斯」(Fascism)可以指一種政治性運動(a political movement),追求「實施恐怖、審查手段鎮壓反對人士」(suppression of the opposition through terror and censorship)的獨裁統治﹔另外,又可泛指「壓逼和獨裁的控制手段」(oppressive, dictatorial control)。
如果真的要嚴格的話,《美國透視》作者(和信報的編輯)把拉姆斯菲爾德所說的「appeasement」譯作「綏靖主義」,亦不見得沒有問題,因為「綏靖主義」是指「反對暴力與戰爭,鼓吹國際和平」(參考此網上辭典)。
可是,拉姆斯菲爾德所指的,卻明顯叫人不要縱容恐怖份子,以免重蹈二次大戰前的姑息政策
根據同一網上辭典,姑息政策是指「利用姑息、讓步的方法以求取和平的外交政策。如二次大戰前英、法對德、義侵略的縱容」。
本網的相關評論﹕反恐戰的真正問題
Posted by yellowcow at 2:03 AM 2 comments
Monday, September 04, 2006
25.5度不是個絕對標準
蘋果和明報9月4日報導了地球之友的調查指戲院溫度全港戲院有「38間低於政府提倡的攝氏25.5度,整體平均只有22.5度。」
大家都當攝氏25.5度是個絕對標準, 但這標準哪裡來, 定義是什麼好像沒有人提過, 25.5度應該是根據美國供暖製冷及空調工程師學會ASHRAE的Standard-55-2004定出來的, 但這標準其實定出了一個thermal comfort範圍, 就是攝氏23至25.5, 如果按這標準平均22.5度其實不是太低。
而且ASHRAE的室溫標準是按不同條件訂立的, 23至25.5度便是在濕度60%條件下的標準, 如果濕度高, 標準室溫也會下調。
不同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標準, 加拿大的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便提議辦公室室溫調到21-23度。
這些標準的作用是幫大家達到thermal comfort, 和省電環保完全沒有關係, 因此最終大家是否感覺舒適才最重要, 有趣的是ASHRAE知道要同一室內的所有人都感覺舒適是不可能的, 因此把thermal comfort目標定為當8成或以上的人對室溫感到滿意。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0:13 PM 8 comments
有機牛奶不比普通牛奶更有益處
蘋果8月31日報導指14名科學家聯署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要求當局確定有機牛奶的益處。
美國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最近發表文章指有機牛奶並不比普通牛奶更有益處。
9月7日補充: Spiked反駁確定有機牛奶益處的要求
10月6日補充: Organic Milk Industry Reveals Hypocrisy
Posted by yellowcow at 6:39 PM 1 comments
Sunday, September 03, 2006
Saturday, September 02, 2006
外地偷拍都可以禁制?
藝人鍾欣桐被偷拍事件後, 很多人認為應該立法保障個人私隱, Yellowcow也認為便利的作為過份, 但立法可以保障這事的發生嗎? 提倡立法是否已超越了這事件本身的實際情況?
似乎大家都忘記了偷拍發生在馬來西亞, 本港應該已有法律禁止這種行為, 如果要連在外地偷拍也可以立法禁制的話, 是否表示要連刊登外國明星在外國被偷拍的照片也要被禁制呢? 如果是的話便會引進很多問題。
Yellowcow並非法律專家, 是否有讀者可以解答這問題。
Posted by yellowcow at 1:59 AM 3 comments